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古詩三首》導學案 一、學習目標1. 認識“晝、耘”等生字,會寫“晝、耘”等字,正確讀寫“晝夜、耕耘”等詞語。2.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3.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二、學習重難點 1. 重點:理解詩意,想象畫面,體會情感。2. 難點:感悟古詩表達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三、學習方法 1. 誦讀法:通過反復誦讀,體會古詩的韻律和意境。2. 想象法:結合詩句內容,發揮想象,理解詩意。3. 合作探究法: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深入理解古詩。 四、學習過程 自主學習- 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詞。- 熟讀三首古詩,初步理解詩意。- 查閱資料,了解詩人的生平及寫作背景。合作探究- 小組內交流自主學習的成果,互相糾正字音、字形。- 討論三首古詩的詩意,提出不懂的問題,共同解決。- 分析古詩中運用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體會詩人的情感。達標檢測(一)默寫《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二)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1. 晝( )2. 耘田( )3. 稚子( )4. 弄冰( )5. 陂( )6. 浸寒漪( ) (三)填空 1.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的作者是( )代詩人( )。這首詩描寫了( )時節鄉村的勞動場面。2. 《稚子弄冰》的作者是( )代詩人( )。詩中的稚子在( )的天氣里玩( )的游戲,表現了孩子的( )。3. 《村晚》的作者是( )代詩人( )。這首詩描寫了( )的晚景,表現了詩人對( )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四)選擇題 1. 下列對《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晝出耘田夜績麻”一句體現了農民的勤勞。B. 村莊兒女都不會當家。C. 詩中描寫了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D. 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農村生活的熱愛。 2. 對《稚子弄冰》一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詩中孩子弄冰的場景,充滿了樂趣。B. “敲成玉磬穿林響”表現出聲音的高亢、清亮。C. 孩子“脫冰作戲”的場景表現出孩子的天真爛漫。D. 全詩通過“稚子”的種種動作和心理描寫,描繪了一幅童趣滿滿的畫面。 3. 下列對《村晚》一詩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 前兩句描繪了一幅寧靜的鄉村晚景圖。B. 后兩句表現了牧童的悠閑自在。C. 全詩表達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喜愛。D. 詩人通過寫景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和愁苦。 (五)根據詩意,寫出相應的詩句 1.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2.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六)簡答題 1. 《稚子弄冰》一詩中,“稚子”是如何弄冰的?請簡要描述。2. 《村晚》一詩中,詩人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用自己的話描述。 (七)拓展題 1.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生活的古詩?請列舉一兩首。2. 嘗試將《村晚》改寫成一篇短文。 答案 (一)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二) 1. 白天2. 除草3. 幼小的孩子4. 玩冰5. 陂塘6. 水的波紋 (三) 1. 宋 范成大 初夏2. 宋 楊萬里 寒冷 弄冰 天真無邪3. 宋 雷震 鄉村 鄉村晚景 (四) 1. B 2. B 3. D (五) 略 (六) 1. 孩子們在清晨將冰塊從金屬盆中取出來,用彩線穿過,當作銀鉦來敲。2. 詩人描繪了一幅寧靜的鄉村晚景圖:綠油油的水草長滿了池塘邊緣,池水漫上了塘岸。夕陽西下,牧童橫坐在牛背上,手拿短笛,隨意地吹著。 (七) 1. 例如:白居易的《池上·小娃撐小艇》、高鼎的《村居》等。2. 略拓展延伸- 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其他描寫兒童生活的古詩。- 嘗試仿照古詩的形式,創作一首描寫自己生活的小詩。課堂總結- 回顧三首古詩的內容和表達的情感。- 總結學習古詩的方法和收獲。布置作業- 背誦并默寫三首古詩。- 將自己創作的小詩修改完善后與同學分享。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