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偉大的悲劇 同步學案 學習目標 1.快速閱讀課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理清故事情節,體會“偉大的悲劇”的深刻含義。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著強烈抒彩、意味深長的語句,把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質,培養團結合作、勇于犧牲的精神,樹立正確面對失敗的人生態度。 學習重點 把握文中帶有強烈抒彩的語句,體會作者的感情。 學習難點 理解“偉大的悲劇”的深刻含義。樹立正確看待成敗的人生觀。 課前準備 1.充分預習課文,預習生字詞,盡量能在10分鐘內讀完課文。 2.收集有關南極的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習資料 1. 作者簡介 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作家。代表作有《象棋的故事》《三大師》等。1911年底,挪威科考隊和英國科考隊在南極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比賽。本文是作者依據斯科特探險隊遺留下來的一些底片、電影膠卷、書信、遺書創作的。 2.南極探險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帶領探險隊離開英國,前往南極。此時,挪威人阿蒙森率領另一支探險隊也正向南極進發。經過一番激烈的競爭,結果是阿蒙森隊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達南極,而斯科特隊則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達,比阿蒙森隊晚了近五個星期。最后,阿蒙森隊勝利而歸,成功的旗幟永遠飄揚在南極點上,而斯科特等五位沖擊南極的英雄,因為南極寒冷天氣提前到來,饑寒交迫,體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與嚴寒搏斗了兩個多月,最后長眠在茫茫冰雪中。茨威格發揮想象,根據斯科特遺留下來的一些底片、電影膠卷、書信和遺書,寫下了這篇文章,表達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壯的精神。本文節選了斯科特一行從南極絕望而歸至悲壯覆滅的部分。 3.斯科特一行探險隊員 斯科特,英國海軍上校、極地探險家。1868年6月6日出生于英國德文波特。斯科特上校帶領他的團隊踏上了特拉諾瓦遠征之旅。于1912年1月18日到達南極點。 埃德加·埃文斯,英國海軍軍士、探險家,曾與亨利·鮑爾斯、斯科特和勞倫斯·奧茨到達南極點,最后他在由南極點回程時因摔跤而受傷,痛苦不堪而發瘋,最后死于體力不支。 勞倫斯·奧茨,英國皇家禁衛軍騎兵上尉,南極探險家。 愛德華·威爾遜,1829年生于美國亞拉巴馬州伯明翰,1849年畢業于亞拉巴馬大學,1855年獲哈佛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 亨利·鮑爾斯,與四位同伴到達南極點,最后在離他們的宿營基地幾千米處凍死。 4.阿蒙森—斯科特站 世界最南的站——美國阿蒙森-斯科特站:1957年1月23日建于南極點,海拔原為2900米。以最早到達南極點的兩位著名探險家阿蒙森、斯科特的姓氏命名。 阿蒙森-斯科特站也是南極內陸最大的考察站。可以容納150名科學家和后勤人員。它花了12個夏天才建成。考察站形狀像一個機翼,由36根“高蹺”支撐,距離地面約3米(10英尺),風在考察站底下加速,可以防止雪的堆積。當雪堆積得太厚,液壓千斤頂可以再把建筑抬高兩層樓。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 1.讀準字音,注意字形。 拽( )住 癲( )狂 吞噬( ) 憂心忡( )忡 毋( )寧 羸( )弱 凜( )冽 怏( )怏不樂 告罄( ) 遺孀( ) 毛骨悚( )然 2.解釋下列詞語 (1)姍姍來遲: (2)海市蜃樓: (3)語無倫次: (4)怏怏不樂: (5)毛骨悚然: 3.文學常識。 本文作者是 (國名)作家 ,代表作品有《 》 《 》等。 4.文中“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揚揚得意地在這被人類沖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這句話使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5.請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初讀感知 1.根據預習,請快速瀏覽課文內容,用簡明的語言來概括文章的故事情節。 學法指導:這篇文章篇幅長、容量大,我們如何才能迅速把握全文大意呢?可以按時間順序,尋找文中關鍵的時間點,圈點勾畫,篩選各時間段發生的重大事件,明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在此基礎上,用幾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請用四字短語概括文章的故事情節。 —→ —→ —→ —→ 3.茨威格為何不給勝利者阿蒙森作傳,卻充滿激情地為失敗者斯科特書寫這悲壯的一幕? 4.斯科特和他的探險隊員們表現出人類怎樣的優秀品質 具體表現在課文的哪些地方? 5.斯科特一行探險的意義何在? 三、合作探究 1.第2段主要運用了對比手法,請舉一例分析。 2.第2段中引用斯科特的日記有什么作用? 3. 指出第5段這段文字運用的描寫手法,并分析其表達效果。 4.第6段中威爾遜博士的所作所為表現了他怎樣的精神? 5.第9段中,探險隊員們為什么“驚慌到了極點”? 6.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這里要表達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7.怎樣理解埃文斯發瘋后斯科特的內心活動? 8.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他要忠實地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做證,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斯科特為什么要接受這項為他人業績做證的任務?他不接受不行嗎?) 9.在這白雪皚皚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樓,它召來那些由于愛情、忠誠和友誼曾經同他有過聯系的各種人的形象,他給所有這些人留下了話。(聯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樓”是指什么?作者為什么要這樣比喻?) 10.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這兩句話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拓展延伸 1.請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并聯系課文,說說:一個真正的探險者應具備怎樣的精神和品質? 2.關于南極。 南極,被人們稱為第七大陸,是地球上最后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人員定居的大陸。南極大陸的總面積為1390萬平方千米,相當于中國和印巴次大陸面積的總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整個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平均海拔為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陸。南極洲蘊藏的礦物有220余種。南極洲存在豐富的煤炭資源,煤是古植物經過地質作用形成的,由于南極洲冰天雪地的寒冷氣候環境不可能生長大量的植物,所以我們可以判斷在地質時期南極洲不在現在的位置。 關于南極洲的來源,我國地質學者江發世在《論地球起源與演化》一文中進行了解釋,江氏的觀點是地球的外球轉動使地極位置發生改變,才使在地質時期位于低緯度的南極洲移動到了現在的位置。 五、達標檢測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厄運(è) 告罄(qìnɡ) 堅持不懈(xiè) B.毋寧(wú) 貯藏(zhù) 憂心忡忡(chónɡ) C.膽怯(qiè) 凜冽(lǐn) 風餐露宿(lù) D.吞噬(shì) 羸弱(léi) 毛骨悚然(sǒnɡ) 2.下列詞語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消蝕 拖拽 耀武揚威 畏縮不前 B.呼嘯 癲狂 跚跚來遲 魯莽大膽 C.煩惱 步履 怏怏不樂 念念有詞 D.帳蓬 遺孀 精疲力竭 千辛萬苦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如果一年有300個工作日,那么他們就有240天過著風餐露宿的日子。 B.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并非易事,下定決心、堅持不懈,才能啃下這塊硬骨頭。 C.他這人太摳門兒了,辦什么事都精打細算,一點兒都不大方。 D.在沉船救援現場連續奮戰近30個小時之后,疲憊不堪的官兵在換崗間隙就地進行簡短休息。 4.下面是對課文寫作特色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課文按時間順序和地點轉移來組織材料。其中任務的行蹤是“漸近極點—到達極點—返回”。 B.本文是一篇文學味濃、抒情性強、描寫生動形象、議論直截了當的傳記。 C.傳記向來是為成功者書寫功績的,而茨威格卻不給勝利者阿蒙森作傳,偏偏充滿激情地為“英國的遲到者”斯科特等人書寫這悲壯的一幕,這是作者的疏忽之處。 D.作者在文中向我們講述了一連串令人難忘、撼人心魄的細節,使我們不得不對探險家們的精神肅然起敬。 5.課內閱讀。 閱讀“現在只有三個疲憊、羸弱的人”至“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完成(1)~(3)題。 (1)“兇猛的暴風雪像狂人似的襲擊著薄薄的帳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來”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是在這白雪皚皚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樓……”句中“心中的海市蜃樓”指什么?為什么說是“海市蜃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選段中可以看出斯科特及其隊員身上具備哪些人類的優秀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布置作業 學習本課后,以“我心中的英雄”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寫出對斯科特等五位英雄壯舉的真實感受。 附達標檢測答案 學后反思 學后反思 學后反思 學后反思 學后反思1. B 2. C 3. C4. C 5. (1)比喻、擬人。形象地表現出暴風雪之兇猛,暗示了斯科特一行悲劇性的結局。(2) “心中的海市蜃樓”是指斯科特在離世前心中回憶的美好往事和他對遙遠祖國、親人和朋友的懷想。稱“海市蜃樓”,是因為他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見到他的祖國、親人和朋友了。(3)無私博愛、勇敢堅定、為科學獻身、誠實守信、堅毅執著、團隊精神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