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4.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教學目標 核心素養 【物理觀念】樹立相互作用觀念,通過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和質量的定量關系;【科學思維】讓學生感悟控制變量法、圖象法等科學研究方法的應用;【科學探究】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看一下實驗結果能驗證什么問題;【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 1.控制變量法的使用2.如何提出實驗方案并使實驗方案合理可行.3.實驗數據的分析與處理.教學難點 1.如何提出實驗方案并使實驗方案合理可行.2.實驗數據的分析與處理.課 型 新授教 法 預習法、實驗探究、討論法教 學 過 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課前復習:1.力的概念:物體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如何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呢?引入:牛頓第一定律定性揭示了力與運動的實質關系,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產生加速度的原因,并指出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質量M 是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a與F M有什么樣的關系?生活中能不能找到答案?請看圖片結合生活中實例可以定性得出:請猜想加速度與力、質量的定量關系并利用提供的實驗器材證明自己的猜想觀察下圖 觀看圖片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控制變量法可引導學生得出來。 F相同時,m越小,物體啟動越快,反之越慢。m相同時,F越大,物體啟動越快,反之越慢。一、設計實驗 1.方法:控制變量法2.探究m一定,a與F的關系保持小車質量不變,通過改變懸掛的重物質量,改變小車所受的拉力,測的不同拉力下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與拉力的定量關系。2.探究F一定,a與m的關系保持小車所受的拉力不變,通過在小車上增加砝碼(或其它質量一定的重物)改變小車的質量,測的不同質量對應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與質量的定量關系。二、物理量的測量與改變1.小車質量的測量與改變天平測量,在小車上增加砝碼(或其它質量一定的重物)改變小車的質量。2.加速度的測量方法1.讓小車拖動紙帶做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用刻度尺測量位移x,根據紙帶測出發生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t,然后用 求出a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方法2. 通過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利用逐差法求出a.方法3.實驗驗證的是a與F、m的比例關系,并非是定量關系,所以不一定要測出a的具體值。論證:由于小車做的是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由 得: 所以可以采用對照組實驗,讓兩輛小車同時運動,同時停止,由可得,所發生的位移之比即是a之比。即: 拉力的測量①怎樣能保證在物體的運動方向只受恒力作用?平衡摩擦力。(此處重點利用力的分解法講清平衡摩擦力的原理)。②沙和沙桶的重力是否就是對小車的拉力?分析:當物體保持平衡時,這兩個力相等。可是這里小車是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托盤與砝碼的重力大于繩子的拉力。如果加速度很小,我們可以近似認為它們相等。所以該實驗需要滿足一個條件:砝碼和托盤的質量m遠小于小車的質量M。這樣就確保加速度很小(一般要小于1m/s2)。三、實驗方案1.原理圖2.實驗器材小車、砝碼、沙和沙桶(天平)、細繩、紙帶、打點計時器(交流電源)、墊木、一段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毫米刻度尺。3.實驗步驟①用天平測出小車質量m,記錄下來②按照原理圖把實驗器材安裝好。(小車拖著紙帶,但不掛重物)③平衡摩擦力(補償阻力)④細繩繞過定滑輪,保持小車質量不變,測量a與F的關系記錄下各項數據。⑤保持拉力不變,改變小車質量,測量a與M的關系,記錄下各項數據。四、數據處理1. a與F的定量關系用逐差法分別求出不同拉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以a為縱坐標,F為橫坐標在坐標紙上建立直角坐標系,然后做出a-F圖像,若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則說明a與F成正比。2.a與M的定量關系用逐差法分別求出不同拉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以a為縱坐標,M為橫坐標在坐標紙上建立直角坐標系,然后做出a-M圖像,發現圖線是曲線,不易確定兩者關系,可以改成畫 圖像,如果圖線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這說明a與M成反比。如右圖所示:五、實驗結論1.保持物體質量不變時,物體的加速度a與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2.保持拉力F不變時,物體的加速度a與物體的質量M成反比。綜合以上分析得出: m一定時,a∝F F一定時, 六、誤差分析:1.測量誤差: (1)質量的測量. (2)打點間隔距離的測量2.操作誤差: (1)拉線或紙帶不與木板平行. (2)傾斜角度不當,平衡摩擦力不準原理誤差:本實驗中用小桶和砝碼的總重力代替小車受到的拉力(實際上小車受到的拉力要小于小盤和砝碼的總重力),存在系統誤差總結提升:為減小實驗誤差,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用氣墊導軌替代長木板利用光電門測量加速度小結:一、實驗方法1、控制變量法2、平衡摩檫力的方法3、利用圖像處理數據法二、探究得到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m一定時,a∝F F一定時, 作業:請利用氣墊導軌、光電門、力的傳感器等器材設計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形成實驗報告。要求:1、明確實驗方法。2、明確需要測量哪幾個物理量?如何測量?3、制定詳細實驗步驟。 注意強調:平衡摩擦力時不需要掛小桶,但需要拉著紙帶一起運動。證明過程可以不介紹,直接給出結論:M》m時,T≈m0g,學習牛頓第二定律后再回過頭來證明。改進方法,可以從誤差產生的原因方面分析,由學生得出來較好些。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ba0a0cM1/M第 5 頁 共 5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