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基本信息單元(或主題)名稱 中國的位置和疆域學科 地理 學段 七年級 年級其他相關領域或學科主要教材 書名:七上地理教材出版社: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6月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初中地理教學強化國家版圖意識教育的意義1.響應國家號召近年來,關于“問題地圖”的新聞事件層出不窮,對待“問題地圖”,不僅需要法律法規的規范和相關部門的嚴格查處,公民亦需要認識到“問題地圖”的危害性,具備基本的國家版圖知識,有辨別“問題地圖”的“火眼金睛”。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強化國家版圖意識教育是對國家宣傳號召的積極響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2.體現地理學科的德育價值??地理學科的德育價值主要體現在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等。國家版圖意識教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強學生的國家版圖意識,進一步增強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進一步增強學生正確的政治認同感,是地理教育所承擔的德育職責。??教學背景分析一、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課程目標部分要求“運用地圖,描述中國地理位置與疆域特征”“說明南海諸島是中國領土的組成部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的位置和疆域”一節是初中學生系統學習“中國地理”的起點,也是認識中國領土和疆域最直接的學習內容。本節內容與國家版圖知識直接相關,上好本節課,是學生打好國家版圖知識的基礎并增強學生的國家版圖意識與海洋權益意識。??二、學生情況分析學習本節課以“識記”為主,學生并不會對學習內容產生思維上的理解困難,但是學習本節課更重要的意義在于激發學生學習“中國地理”的興趣,為國家版圖意識的培養打下堅實基礎。部分學生對“遼闊的國土”較為熟悉,但對“海洋國土"“版圖意識"缺乏基本認知,需要教師補充素材。因此教學本課,教師要從維護國家主權的角度,強化學生的國家版圖意識。教學實踐后反思本節課為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中國的位置和疆域。主要是要求學生能夠運用地圖,描述中國地理位置與疆域特征并能說明南海諸島是中國領土的組成部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在這節課的新課中,我基本上能完成教學任務,但還有以下地方做的不好:1.板書問題。板書是微型的教案,這節課下來,我發現自己在板書這一塊做得很不夠,在實踐中經常忽略。不夠詳細有條理性。主板書放一邊,副板書放另一邊。2.在中國地理位置方面講解得不夠細不夠透,需加強對于學生的引導,提問更加具有層次性。3.師生的交流的互動性應加強。在提出問題時,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出發,而不是一味把學生的思路往自己設計的路上引,問題的設計不宜太大,應站在學生的認知角度剖析。這節課由于備課較匆忙,在板書和講課思路方面有點混亂。以后,上課一定要更熟悉課件。教學特色分析本節課以“中國的國家版圖”為主線,貫穿始終,教師引領學生參與一系列活動,講強化學生版圖意識,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貫徹始終,并在本節課的最后通過宣誓使情感得到升華。并以看看、找找、說說等方式,了解我國的國土概況,進行基本國情、國家領土和主權教育。某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知識與技能能夠描述中國的半球位置、海陸位置、經緯度位置,理解中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并知道領土的含義、國家版圖的基本要素和國家管轄海域。能夠在地圖上指出中國瀕臨的海洋;能夠辨別問題地圖,理解“中國一點也不能少,地圖一點也不能錯”。?過程與方法1、通過分析中國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掌握分析一個國家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的方法2、通過中國釣魚島史料證據分析,了解史料證據分析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宣誓等一系列活動,提高國家版圖意識,增強家國情懷。?教學重點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記住我國的四大臨海,了解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了解國家版圖知識,說明南海諸島是中國領土的組成部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教學難點理解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某一課時的教學過程教學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并意識到現在市面上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地圖,要有能力去識別問題地圖,應更加深入了解我們國家的版圖地圖。體現了國家的主權,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都很珍貴。新課講授 中國的位置【教師】:我們應該如何描述中國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呢?并根據學生所說的簡單的名詞,寫在黑板上。【教師】對于中國的地理位置從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進行概括說明半球位置:北半球、東半球經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小部分位于熱帶海陸位置: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師生共同總結】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從半球位置、海陸位置、經緯度位置描述并總結描述一個區域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二、中國的疆域(領土)【教師】展示領土,領陸相關概【教師】展示我國領土與其他國家領土數據【活動】用彩筆勾畫中國陸上邊界【教師】展示中國政區圖【教師】展示五步法來識別問題地區,并出示相關問題地圖【教師】出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我國固有領土的史料證據,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播放《中國海監編隊巡航釣魚島五十次》新聞短片【教師】介紹中國的領水,并安排學生上講臺畫出我國的臨海,并對于南海問題進行知識拓展,播放《中國外交部:堅定維護南海主權》相關新聞片段 【活動】安排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中國的地理位置。【學生】根據已知說出相對你簡單的形容地理位置的名詞【學生】通過中國地理位置的學習可以在學習中國的地理位置的基礎上,延申學習其他國家地理位置的方法【學生】理解相關概念【學生】比較我國領土與其他國家領土的大小,了解我國的領土面積是960萬平方千米,約占全球陸地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個歐洲的面積差不多。【學生】用彩筆勾畫陸上邊界,感受國家版圖繪制的嚴謹性,一點都不能少【學生】都中國政區圖,在圖上找出臺灣島;海南島;釣魚島;赤尾嶼;黃巖島;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島【學生】快速運用五步法來辨別問題地圖【學生】閱讀史料證據,思考:為什么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體會國家維護領土主權的決心和意志是堅不可摧的【學生】讀中國政區圖,在圖中找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太平洋,并對南海問題以及我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態度有明確了解 【設計意圖】利用讀圖識圖和小組討論等學生參與性強的學習形式,有利于培養并提高學生讀圖識圖的基本地理技能;在學習過程中有給予學生總結并掌握了解一個國家或地區地理位置的基本思路與方法【設計意圖】通過理解領土等相關概念,增強學生的版圖知識,提高學生的版圖意識【設計意圖】通過動手畫一畫、填一填、找一找,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其中,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和學生能力的培養【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到“問題地圖”的危害性的同時具備基本的國家版圖知識,有辨別“問題地圖”的“火眼金睛”。【設計意圖】學生明白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的同時增強學生的民族責任感、維護國家主權意識。【設計意圖】通過新聞,體會國家維護南海主權的決心是堅不可摧的,深入體會地圖一點也不能少,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都彌足珍貴。作為一名社會主義接班人,我愛祖國的每一縷陽光,我愛祖國的每一座山峰,我愛祖國的每一寸土地。我會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的義務,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我會努力學習,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為完成國家統一、民族復興 努力奮斗!感受中國有960多萬平方千米的陸國土,還有大片遼闊的海洋國土,熟悉國家版圖,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每一個人要凝聚起中華民族的最強力,共同守護好我們的美麗家園!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