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離騷》節選導學稿(學生版)一、課時安排:2課時二、學習目標:1、通過查閱資料掌握有關屈原和楚辭的文學知識。2、自主把握字音(侘傺、攬茝等)、解釋字詞(忳郁、圜等及詞類活用)、判斷句式(賓語前置、狀語后置等)、翻譯句子。3、品味、鑒賞本詩以比興為主的表現手法,概括詩人的形象,體會詩人追求美政、憂國憂民的高尚品德。4、研讀本詩的語言特色(節奏、韻律),在朗誦、品悟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三、課時安排:4課時四、學習過程:【自主學習】一、走近屈原屈原(約公元前339 —約278 ),我國最早的大詩人。名 ,字 。戰國楚人。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改革政治,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其政治理想的內容是“美政”。后遭讒去職,兩次被流放,因無力挽救楚國滅亡,政治理想無法實現,投 而死。其主要作品有 、 等。二、關于《楚辭》與《離騷》“楚辭”是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因其“ 書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 ”故可謂之楚辭,這種詩體具有鮮明的楚文化的色彩,《楚辭·離騷》是中國詩歌史上 詩歌的源頭。《離騷》代表了“楚辭”的最高成就。它不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時也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偉大的長篇抒情詩。“離”,通“罹”即“ ”;“騷”即“ ”。“離騷”,即“ ”的意思。三、查找資料,把握基本知識。1、給畫線字注音修姱( ) 侘傺( ) 攬茝( ) 謇朝( )誶( ) 蕙纕( ) 攬茝( ) 謠諑( )偭規矩( ) 侘傺( ) 溘死( ) 鷙鳥( )攘詬( ) 蘭皋( ) 芰荷( ) 雜糅( )2、文言知識A、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偭規矩而改錯:忳郁邑余侘傺兮:何方圜之能周兮:進不入以離尤兮:芳菲菲其彌章:3、一詞多義雖余雖好修姱 ( ) 雖九死其猶未悔( )以長太息以掩涕 ( )謠諑謂余以善淫 ( )競周容以為度 ( )之 哀民生之多艱 ( )高余冠之岌岌兮 ( )4、詞類活用:解釋粗體字的意思(課堂上教師跟學生解釋詞類活用的概念,最好是結合現代漢語的詞性來解說)(1)步余馬于蘭皋兮:(2) 固前圣之所厚:(3)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5、特殊句式:判斷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課堂上教師結合現代漢語語法成分與結構解釋各句式)不吾知其亦已矣 ( ) 長余佩之陸離 (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6、翻譯下列句子(1)、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翻譯: (2)、背繩墨以追曲,競周容以為度 翻譯:(3)、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賓語前置句)翻譯:(4)、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翻譯:【合作探究】探究一:(1)本文塑造了一個怎樣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由此看出屈原怎樣的高尚品質?﹝結合文本分析﹞(5分)外部特征:內在思想:(2)節選的這部分里第一節先說“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第二節接著卻又說“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其未遠”,前后是否有矛盾? (4分)比興手法,即“移情法”,不直接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這種方法在古典詩詞中廣泛運用,借用“移情”,可言難言之語,抒難抒之情。找出本文運用比興手法的句子并分析。(5分)探究二:賞析《離騷》的語言特色:這首詩運用了哪些手段來增強韻律感、音樂性?(5分) 探究點三:立足現實,屈原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后抱石沉江,你贊成這一舉動嗎?(4分)【鞏固練習】朗讀屈原《離騷》結尾“亂曰”部分并回答下列幾個問題。離騷(節選)亂曰: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注解:彭咸:傳說是殷代賢臣,因為諷諫君主不被聽從,投水自盡。(1)解釋下列詞語已: 故都: 美政:(2)翻譯①國無人莫我知兮②既莫足與為美政兮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怎樣的思想?附加《離騷》第三段翻譯《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豈余心之可懲)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kuā以革幾 jī羈jī兮,謇jiǎn朝zhāo誶suì而夕替。既替余以蕙huì纕xiāng(“纕”字左邊是絞絲旁)兮,又申之以攬茝chǎi。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zhuó謂余以善淫。固時俗之工巧兮,偭miǎn規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kè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鷙zhì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yuán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gòu。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步余馬于蘭皋gāo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制芰jì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jí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芳與澤其雜糅róu兮,唯昭質其猶未虧。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翻譯:深深地嘆息著擦拭眼淚啊,我哀傷自己活得是如此艱難。我只因為熱愛美德并以之約束自己啊,卻早晨受到責罵,晚上又被罷官。這既是因為我以蕙草為佩飾啊,又加上我采了白芷精心編連。只要是我衷心喜愛的事啊,縱然為它死上多次也不后悔半點。恨只恨君王你太放蕩啊,始終不能體察賤妾的衷腸。眾女子們嫉妒我的美麗的風姿啊,造謠誣蔑我善於淫亂。世俗的人本會投機取巧啊,違背了規矩把措施改變。背棄正道而追求邪曲啊,爭著茍合求容反以為符合常規。煩悶苦惱,我深深地惆悵啊,獨有我在此時遭受窮困命運多舛。寧肯即刻死亡魂離魄散啊,我也不能把小人的丑態來現!雄鷹猛雕不與燕雀為伍啊,自古以來就是這樣。方和圓怎能包容在一起啊?哪有志趣各異的人能彼此相安 心靈受屈精神壓抑啊,強忍指責把侮辱承擔。堅守清白為直道而死啊,這本為前代的圣賢稱贊嘉許。后悔選擇道路未曾細察啊,徘徊不進我將要回還。我掉轉車子回到原來的道路啊,趁著在迷途上還沒走遠。我讓我的馬漫步在生有蘭草的水邊啊,又奔向長著椒樹的小山休息留連。接近君王不成反遭責難啊,只好退回去重修德行以償宿愿。用菱葉與荷葉制成上衣啊,又采集荷花瓣做成了下衣。不了解我也就算了啊,只要我的內心真正芳潔高尚。把我的花冠做得高高啊,使我的佩帶變得長長。芳香與污垢混雜一起啊,唯有我潔白的品質還未受影向。忽然回首縱目遠望啊,我將游觀遙遠的四方。服飾佩帶豐富多彩啊,香氣勃勃愈來愈芬芳。人們生來各有所好啊,只有我愛好美德習以為常。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改變自己的初衷啊,難道我會因受到教訓而放棄早有的志向?《離騷》節選導學稿(教師版)一、課時安排:2課時二、學習目標:1、學習掌握有關屈原和楚辭的文學知識。2、自主把握字音(侘傺、攬茝等)、解釋字詞(忳郁、圜等及詞類活用)、判斷句式(賓語前置、狀語后置等)、翻譯句子。3、品味、鑒賞本詩以比興為主的表現手法,概括詩人的形象,體會詩人追求美政、憂國憂民的高尚品德。4、研讀本詩的語言特色(節奏、韻律),在朗誦、品悟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三、課時安排:4課時四、學習過程:【自主學習】一、走近屈原屈原(約公元前339 —約278 ),我國最早的大詩人。名 平 ,字原。戰國楚人。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改革政治,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其政治理想的內容是“美政”。后遭讒去職,兩次被流放,因無力挽救楚國滅亡,政治理想無法實現,投汨羅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章》等。二、關于《楚辭》與《離騷》“楚辭”是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因其“ 書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 ”故可謂之楚辭,這種詩體具有鮮明的楚文化的色彩,《楚辭·離騷》是中國詩歌史上 浪漫主義 詩歌的源頭。《離騷》代表了“楚辭”的最高成就。它不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時也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偉大的長篇抒情詩。“離”,通“罹”即“遭遇、遭受”;“騷”即“憂愁”。“離騷”,即“遭遇憂愁”的意思。三、查找資料,把握基本知識。1、給畫線字注音修姱( kuā ) 侘傺( chà chì ) 攬茝( chǎi ) 謇朝(jiǎnzhāo)誶(suì) 蕙纕( xāing ) 攬茝(chǎi) 謠諑(zhuó)偭規矩(miǎn) 侘傺(chàchì) 溘死(kè) 鷙鳥(zhì)攘詬(gòu) 蘭皋(gāo) 芰荷(jì hé) 雜糅(róu)2、文言知識A、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偭規矩而改錯(“錯”通“措”,措施)忳郁邑余侘傺兮(“邑”通“悒”,憂愁苦悶)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圓”)進不入以離尤兮(“離”通“罹”,遭受)芳菲菲其彌章(“章”通“彰”,明顯,顯著)3、一詞多義雖余雖好修姱 (雖然 ) 雖九死其猶未悔( 即使)以長太息以掩涕 (連詞而,表并列)謠諑謂余以善淫 (介詞,用 )競周容以為度 以(之)為,把……作為之 哀民生之多艱 ( 之:主謂之間,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高余冠之岌岌兮 (之:定語后置的標志詞。)4、詞類活用:解釋粗體字的意思(課堂上教師跟學生解釋詞類活用的概念,最好是結合現代漢語的詞性來解說)(1)步余馬于蘭皋兮 步---使動,使馬步(2) 固前圣之所厚 厚—形容詞活用動詞 推重(3)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高,長---形容詞活用使動 使……加高 使……加長5、特殊句式:判斷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課堂上教師結合現代漢語語法成分與結構解釋各句式)不吾知其亦已矣: 不吾知 (賓語前置) 長余佩之陸離: 佩之陸離 (定語后置)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狀語后置)6、翻譯下列句子(1)、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翻譯:世俗本來善于投機取巧啊,違背規矩而任意改變措施。 (2)、背繩墨以追曲,競周容以為度 翻譯:違背準繩而隨意歪曲啊,競相把茍合取悅于人奉作法度。(3)、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賓語前置句)翻譯:不了解我也罷了啊,只要我本心確實是好的。(4)、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翻譯:即使被肢解我還是不會改變,難道我的志向是可以因受挫而改變的嗎?合作探究探究一:(1)本文塑造了一個怎樣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由此看出屈原怎樣的高尚品質?﹝結合文本分析﹞(5分)參考答案:外部特征:寬服,廣袖,高冠,長帶,芳香,高潔,脫俗﹝衣著服飾﹞憂郁,苦悶﹝神情﹞內在思想:“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追求美德,至死不改。)“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疾惡如仇,不同流合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剛正不阿,愿獻身正道)。表現了屈原實施“美政”,振興楚國的政治理想和愛國熱情,以及修身潔行的高尚節操和嫉惡如仇的斗爭精神,并對楚國的腐敗政治和黑暗勢力做了無情的揭露和斥責。(2)節選的這部分里第一節先說“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第二節接著卻又說“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其未遠”,前后是否有矛盾? (4分)參考答案:第一節寫的是詩人因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而遭小人誣陷,君王是非不分,疏遠了他。雖遭多方沉重打擊,但他心志彌堅,毫不退縮。第二節里寫詩人打算全身而退,高潔自守,不再在政治活動中積極進取,謀求變革。遠離政壇,并不意味著放棄操守,因此并不矛盾。(3)比興手法,即“移情法”,不直接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這種方法在古典詩詞中廣泛運用,借用“移情”,可言難言之語,抒難抒之情。找出本文運用比興手法的句子并分析。(5分)參考答案:a、“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以佩帶香草來象征詩人的品德修養,用香草比喻內在的美好品德。b、“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靈修本指仙人,本文中比喻為楚懷王。c、“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眾女比喻為許多小人,而蛾眉比喻為自己的高尚德行。d、“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鷙喻指自己,而鳥喻指周圍的群小。從這些比喻中,可以看出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探究二:賞析《離騷》的語言特色:這首詩運用了哪些手段來增強韻律感、音樂性?(5分)參考答案:①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兮”字是語助詞,沒有實在意義。用在上下句中間,增加了停頓,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②大量使用對偶句。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③多用雙聲疊韻聯綿詞及疊音詞。如“郁邑”“ 侘 傺”“陸離”是雙聲詞,“岌岌”“菲菲”是疊音詞。 探究點三:立足現實,屈原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后抱石沉江,你贊成這一舉動嗎?(4分)①觀點:可以理解——作為那個時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貴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關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賞識并支持下才能實現,他的高潔的節操只有君王幫他力排眾議時才能保持,當君王不賞識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撐他的柱石,若不想改節,不想改變自己,那么,他只有走這一條路。我想屈原走向這條不歸路是無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②觀點:不贊同——屈原雖遭楚王放逐但楚國人民并沒有拋棄他,他自感面君無望,心中的理想無法實現,便抱石沉江,這其實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現。他應堅強地活下來,活著便有希望。鞏固練習朗讀屈原《離騷》結尾“亂曰”部分并回答下列幾個問題。離騷(節選)亂曰: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注解:彭咸:傳說是殷代賢臣,因為諷諫君主不被聽從,投水自盡。(1)解釋下列詞語已:停止 故都:故國 美政:理想中的美好政治(圣君賢臣的政治)(2)翻譯①國無人莫我知兮 楚國沒有賢人,不能理解我②既莫足與為美政兮 既然不值得與他們從事美好的政治啊(4)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怎樣的思想? 明確:學習彭咸,為理想獻身。附加《離騷》第三段翻譯《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豈余心之可懲)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kuā以革幾 jī羈jī兮,謇jiǎn朝zhāo誶suì而夕替。既替余以蕙huì纕xiāng(“纕”字左邊是絞絲旁)兮,又申之以攬茝chǎi。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zhuó謂余以善淫。固時俗之工巧兮,偭miǎn規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kè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鷙zhì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yuán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gòu。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步余馬于蘭皋gāo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制芰jì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jí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芳與澤其雜糅róu兮,唯昭質其猶未虧。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翻譯:深深地嘆息著擦拭眼淚啊,我哀傷自己活得是如此艱難。我只因為熱愛美德并以之約束自己啊,卻早晨受到責罵,晚上又被罷官。這既是因為我以蕙草為佩飾啊,又加上我采了白芷精心編連。只要是我衷心喜愛的事啊,縱然為它死上多次也不后悔半點。恨只恨君王你太放蕩啊,始終不能體察賤妾的衷腸。眾女子們嫉妒我的美麗的風姿啊,造謠誣蔑我善於淫亂。世俗的人本會投機取巧啊,違背了規矩把措施改變。背棄正道而追求邪曲啊,爭著茍合求容反以為符合常規。煩悶苦惱,我深深地惆悵啊,獨有我在此時遭受窮困命運多舛。寧肯即刻死亡魂離魄散啊,我也不能把小人的丑態來現!雄鷹猛雕不與燕雀為伍啊,自古以來就是這樣。方和圓怎能包容在一起啊?哪有志趣各異的人能彼此相安 心靈受屈精神壓抑啊,強忍指責把侮辱承擔。堅守清白為直道而死啊,這本為前代的圣賢稱贊嘉許。后悔選擇道路未曾細察啊,徘徊不進我將要回還。我掉轉車子回到原來的道路啊,趁著在迷途上還沒走遠。我讓我的馬漫步在生有蘭草的水邊啊,又奔向長著椒樹的小山休息留連。接近君王不成反遭責難啊,只好退回去重修德行以償宿愿。用菱葉與荷葉制成上衣啊,又采集荷花瓣做成了下衣。不了解我也就算了啊,只要我的內心真正芳潔高尚。把我的花冠做得高高啊,使我的佩帶變得長長。芳香與污垢混雜一起啊,唯有我潔白的品質還未受影向。忽然回首縱目遠望啊,我將游觀遙遠的四方。服飾佩帶豐富多彩啊,香氣勃勃愈來愈芬芳。人們生來各有所好啊,只有我愛好美德習以為常。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改變自己的初衷啊,難道我會因受到教訓而放棄早有的志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離騷》學生版1.docx 《離騷》教師版1.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