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地理七下6.2.2《自然環境》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一)區域認知目標1.會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歸納出亞洲的地形、水系、氣候特點,初步學會簡要分析各自然要素之間的關系。2.掌握歸納一個地區自然環境特征的方法。(二)綜合思維目標1.培養學生讀圖、析圖能力,觀察判斷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2.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歸納某大洲地形、氣候、水系的特點,簡要分析其相互關系。(三)地理實踐目標通過案例學習,掌握歸納地形、氣候、水系特點的一般方法,以及分析各自然要素之間關系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四)人地觀念目標通過對亞洲自然環境特點的認識,更加熱愛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二、重點和難點1.會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歸納亞洲地形、水系、氣候的特點。2.掌握歸案一個地區自然環境特征的方法。3.分析各自然要素之間的關系。 三、教材設計思路在上一節學習認識大洲的位置和范圍的基礎上,本節深入學習認識大洲的自然環境。任何一個大洲,由于范圍廣大,自然環境較為復雜;自然環境又包括多種自然要素。按照課程標準要求,教材設計并沒有全面的講述大洲的自然環境,而是突出了地形、水系和氣候三大自然要素;延續本章的編寫思路,敘述式課文分析亞洲,活動式課文研究北美洲;內容選擇和組織突出歸納大洲自然環境特點,以及分析大洲各自然要素之間關系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地圖和其他圖像資料是認識大洲自然環境的主要工具,因此,教材還注意了學生識圖能力的培養,以及從各種資料中提取相關地理信息的能力。為了更好的歸納亞洲地形、水系、氣候的特點,體現三要素的相互關系,本節內容分為“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和“復雜的氣候”兩部分。 四、教學過程設計【講授新課】憶一憶:世界總共有多少種氣候,熱帶、溫帶、寒帶各有幾種?小組討論回答:11種,熱帶4種、溫帶5種、寒帶1種,還有高原山地氣候。教師歸納和承轉:了解世界的氣候類型后,還需要知道世界氣候的空間分布。找一找:找出下列序號代表的氣候類型。 小組討論回答:......教師歸納和承轉:了解世界氣候的名稱和空間分布,為認識亞洲的氣候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活動一:探究亞洲的氣候特征。方法指引:閱讀課本P10-11、讀亞洲氣候分布圖。問題引領:1.亞洲共有幾種氣候,少了哪幾種。學生討論回答:亞洲有9種氣候類型,少了溫帶海洋性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教師歸納和承轉:在這9種氣候中,有一類氣候是亞洲最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引領:2.亞洲哪類氣候最有代表性。學生討論回答:季風氣候。教師歸納和承轉:亞洲是七大洲中唯一同時具備三種季風氣候的大洲。季風氣候最具代表性,但并不是分布最廣的。問題引領:3.亞洲哪種氣候分布最廣。學生討論回答:溫帶大陸性氣候。 教師歸納和承轉:亞洲內陸面積廣闊,所以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通過對亞洲氣候的分布了解后,我們可以歸納出亞洲的氣候特征。問題引領:4.總結亞洲的氣候特征。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綜合亞洲的氣候種類、代表性氣候、分布最廣氣候,總結出亞洲的氣候特征: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季風氣候顯著。(承轉)影響氣候主要有三大因素,你知道亞洲氣候為什么復雜多樣嗎?議一議:從影響氣候的三大因素方面,分析亞洲氣候“復雜多樣”的原因。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和承轉:緯度跨度最廣,緯度因素影響大;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起伏巨大,地形因素影響明顯;三面臨海,內陸面積廣闊,海陸因素影響巨大。其中海陸因素也是亞洲季風氣候顯著的重要原因。填一填:亞洲的季風氣候。小組討論回答:......教師歸納和承轉:亞洲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風氣候分布面積最廣、特點最為典型的地區。季風氣候主要包括: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那你知道這三種季風氣候有哪些共同點嗎?想一想:讀下面三種季風氣候圖,找出季風氣候的特征,歸納季風氣候的利和弊。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利: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農業生產;弊:降水不穩定,容易發生旱澇災害。補充資料:亞洲氣候類型景觀圖。(承轉)通過對亞洲氣候的學習和分析,我們初步掌握了分析一個地區氣候的基本方法,接下來我們用這種方法來探究學習北美洲的氣候特征。學生活動二:探究北美洲的氣候特征。方法指引:閱讀課本P12、讀北美洲氣候分布圖。問題引領:1. 找出北美洲共有多少種氣候類型;指出北美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說出它的分布范圍。2.找出北緯40°緯線,說出它自西向東依次穿過的氣候類型。3.找出西經80°經線,說出它自南向北依次穿過的氣候類型。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和承轉:共9種氣候類型,分布最廣的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在大陸內部;北美洲的氣候分布和亞洲很相似,南北方向和東西方向變化都很明顯。接下來我們把亞洲氣候和北美洲氣候進行對比分析。 議一議:1.對比北美洲氣候和亞洲的氣候的相同點。2.亞洲和北美洲的氣候特征都有“大陸性氣候分布廣”這一特點,造成的原因一樣嗎?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相同點:氣候復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亞洲和北美洲大陸性氣候分布廣,但原因不完全相同:亞洲地域遼闊,面積廣大,中部距海遙遠(海陸因素),外加山脈的阻擋濕潤氣流難以到達內部(地形因素)。北美洲的地勢特點是東西高中部低,東部和西部的山脈阻擋了濕潤氣候的深入(地形因素)。 五、教學反思本節課的教學不是以識記亞洲的地理特征為目的,而是以亞洲為案例學會分析一個區域的地形、水系、氣候等自然特征的認知思路,掌握研究區域地理的方法,并能遷移到其他區域的學習上,形成地理學習能力。在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方面,采用讀圖探究、歸納總結、遷移應用等方法進行學習和探究,力求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讓學生“會學”而不只是“學會”。這節課提現課程標準中學習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