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教材分析】我們耳朵中的鼓膜就是接收聲音振動的“探測器”。鼓膜是一個很薄且具有彈性的組織即使很輕微的聲音都可以讓它產生振動。在本課,學生要用一塊很薄的氣球皮,包住一個塑料杯口制作一個鼓膜模型,通過觀察氣球皮的振動,來模擬鼓膜的作用,了解人的耳朵是如何工作的。【學情分析】本課為四年級上冊的內容,但因本校四年級所有學生已經學過了該內容,因此,借用三年級的學生來上本課,學生對于聲音是如何產生的一無所知,對人耳的認識也是只停留在它的外部特征。【學習目標】1.科學觀念:通過觀察耳的結構,知道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內耳構成的。認識到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聲音通過耳道傳到鼓膜,鼓膜的振動傳遞給耳蝸,再經聽覺神經傳遞給大腦。2.科學思維:用觀察比較的方法,認識耳郭和鼓膜的作用3.探究實踐:在模擬實驗中,能細致觀察和描述實驗現象,用簡單的表格來記錄和整理實驗結果。4. 態度責任:在探索實驗中,能認識到身體器官的重要性,增強保護身體器官的意識。【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模擬自制的鼓膜在遠近、強弱不同聲音作用下振動的狀態,解釋人耳鼓膜的作用。難點:知道耳的結構及各部分的功能。【教學準備】教學課件、“耳的結構”的掛圖及拼圖、鼓、綠豆、聽診器、自制耳郭模型、自制鼓膜模型。【教學過程】課前活動學生進行打鼓游戲,從中探索鼓面振動能產生鼓聲,撒上綠豆能夠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看到鼓面的振動情況。聚焦:導入新課引導:在剛才的活動中,我們聽到了哪些聲音?(預設:鼓聲、人說話聲等)提問:為什么我們能聽到這些聲音呢 這主要和我們身體的哪個器官有關 (預設:和耳朵有關。)2.提問:那我們的耳朵又是怎樣聽到聲音的呢 揭示課題。3.想要知道我們的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就必須要了解耳朵的結構。三、探索:耳朵的結構及作用(一)耳朵的結構1.提問:有沒有同學知道耳朵的結構?老師這里有一份拼圖,是由耳朵的各個結構組成的,但是已經被打亂了,你能幫助老師把這個拼圖拼起來嗎?學生活動:玩耳朵拼圖游戲。玩了這個拼圖游戲之后,現在老師來考考同學們,你覺得老師黑板上的耳朵結構圖它的各部分的名稱嗎?(二)耳郭的作用認識了耳朵的結構之后,我想問同學們,我們的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呢?那你覺得耳郭在聽到聲音的過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預設沒有什么用處)你能做一個人造耳郭來研究它的作用嗎?放上耳郭,或者去掉耳郭,我們聽到的聲音有什么分別?交流匯報:耳郭有收集聲音的作用。鼓膜的作用當我們的耳郭收集到聲音后,我們的聲音會通過外耳道把它傳遞到鼓膜。那鼓膜在聽到聲音后會有什么反應呢?請同學們來說說看。鼓膜在聽到聲音后到底會不會振動呢?我們同學能不能也人造一個鼓膜來研究它的作用呢?鼓膜薄而且非常有彈性,我們可以用氣球皮來模擬鼓膜,在一個瓶口用橡皮筋把它扎緊,人造鼓膜就做好了。我們接下來該怎么去研究呢?(預設:用手去彈,朝它說話,朝它敲鼓……)嘗試孩子們的方法后現象不是很明顯。教師出示實驗材料,鼓膜的結構自制模型,并把耳郭裝到鼓膜模型上,組成耳朵模型。讓其中一位同學上來邊演示邊講解如何去操作該實驗。并對學生提出要求完成實驗記錄表“怎樣讓小球跳得更高?”學生小組活動探究鼓膜的作用。交流匯報鼓膜的作用:越響,越近的鼓聲會讓小球跳得更高。掌握了方法后,我們讓各組派一個實力最強的同學對著人造耳朵大聲說話,讓鼓膜上的小球跳得更高。延伸:在生活中我們不能對著別人的耳朵大喊大叫,不然耳朵會受到傷害。10.我們了解了鼓膜的作用后,那聽小骨、耳蝸和聽覺神經又有什么作用呢?學生觀看視頻:人耳是怎樣聽到聲音的。四、拓展聽診器上有哪些結構和我們的鼓膜比較相似。【板書設計】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