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知識點整理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學期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知識點整理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學期

資源簡介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第一節 透鏡
凸透鏡和凹透鏡
透鏡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學元件,由透明物質制成。
透鏡的分類:凸透鏡和凹透鏡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
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
5、判斷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方法:
(1)摸厚度:中間厚、邊緣薄是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是凹透鏡。
(2)正對太陽光:能得到最小最亮的點的是凸透鏡;出現暗圈的是凹透鏡。
(3)通過透鏡看字:若放大是凸透鏡,若縮小是凹透鏡;
6.透鏡的兩個表面至少一個是球面的一部分。
7.薄透鏡:透鏡厚度遠小于球面的半徑,叫做薄透鏡,現在所學的凸透鏡和凹透鏡都是薄透鏡。
透鏡的四個概念
1.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叫主光軸,每個透鏡都有一條主光軸,如圖所示。
2.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這個點叫做透鏡的光心,如圖所示,用字母“O”表示,可以認為薄透鏡的光心就在透鏡的中心。
3.焦點:
(1)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一點叫凸透鏡的焦點。
(2)凹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通過凹透鏡后變得發散,且這些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叫在主光軸上一點,叫作凹透鏡的焦點,這一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也叫凹透鏡的虛焦點。
(3)透鏡兩側各有一個焦點,且對稱,用字母“F”表示。
4.焦距:焦點到透鏡光心的距離叫焦距,透鏡兩側焦距相等,用字母“f”表示。
5.厚度與焦距:同種透鏡,透鏡越厚,透鏡的焦距越小,透鏡對光的會聚(發散)作用越強。
6.經過透鏡的光是折射光,是光的折射現象,光經過透鏡發生兩次折射。
透鏡對光的作用
1.凸透鏡: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凸透鏡又叫做會聚透鏡。
2.會聚作用:折射光比原入射光的延長線更靠近主光軸。
3.凹透鏡: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凹透鏡又叫做發散透鏡。
4.發散作用:折射光比原入射光的延長線更遠離主光軸。
判斷透鏡“會聚”“發散”作用的簡單方法是將原光線延長,若通過透鏡后的光線相對于原光線的延長線向主光軸偏折,即會聚;向外偏折,即發散。
6.拓展:(1)會聚作用與會聚光線是不同的,會聚光線指的是能夠會聚成一點的光線,凸透鏡對所有光都起會聚作用,但會聚后的光線不一定相交。而且會聚作用是作用,會聚光線是光線也不同。
(2)發散作用與發散光線是不同的,發散光線指的是反向延長線能夠相交與一點的光線,凹透鏡對所有光都起發散作用,但發散后的光線不一定都散開。而且發散作用是作用,發散光線是光線也不同。
透鏡的三條特殊光(記)
凸透鏡 凹透鏡
1.過心不變 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2.平行過焦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過透鏡后過焦點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過透鏡后反向延長線過焦點
3.過焦平行 過焦點的光線過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 延長線過焦點的光線經過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
第二節 生活中的透鏡
照相機
1、主要構造
(1)鏡頭:相當于凸透鏡。
(2)膠片:相當于光屏。
(3)調節控制系統:
①取景窗:觀察所拍景物;
②光圈環:控制進入鏡頭的光的多少;
③快門:控制曝光時間。
④調焦環:調節鏡頭到膠片間的距離,即像距。
2、照相機成像特點
①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②像距小于物距。
③像與物位于凸透鏡的異側。
3、照相機成像原理
原理:照相機是利用凸透鏡能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工作的。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膠卷相當于光屏。
4、照相機的使用:若想使拍攝景物的像大一些,應使相機靠近物體,同時使鏡頭遠離膠片。
投影儀
1、主要構造
投影儀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屏幕相當于光屏。
(1)鏡頭:凸透鏡,起成像作用。
(2)投影片:投影片上有文字或圖案,相當于用來成像的物體。
(3)螺紋透鏡:相當于凸透鏡,其作用是會聚光,用來增加投影片的亮度。
(4)光源:一般采用碘鎢燈,用來照亮投影片。
(5)凹面鏡:利用其對光的會聚作用,光源位于凹面鏡焦點,光線經凹面鏡反射,使照在投影片上的光增強。
(6)平面鏡:改變光路(改變光的傳播方向),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2、投影儀成像特點及原理
(1)投影儀成像特點:
①投影儀(或幻燈機)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②像距大于物距。
③像與物位于凸透鏡的異側。
原理:投影儀、幻燈機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鏡能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放大鏡
1、放大鏡成像特點及原理
(1)放大鏡成像特點:
①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②像與物體位于凸透鏡的同側。
(2)原理:放大鏡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鏡能使物體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2、放大鏡的使用:讓放大鏡與物體之間的距離適當增大些,觀察到像變大一些;
3、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的成像比較
第三節 凸透鏡成像規律
焦距、物距、像距
1.物距u:物體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
2.像距v:像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
3.焦距 f: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
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實驗器材:蠟燭、凸透鏡、光屏、火柴、光具座
2、凸透鏡成像規律表格
凸透鏡成像規律(靜態)(三個區間和兩個特殊點)
類型 物距u 像的性質 應用舉例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縮小 實像或虛像 同側或異側 像距v與焦距f的關系 像距v與物距u的關系
區間 u>2f 倒立 縮小 實像 異側 f特殊點 u=2f 倒立 等大 實像 異側 u=2f v=u 測焦距
區間 f2f v>u 投影儀
特殊點 u=f 不成像,光經過凸透鏡成平行光源 測焦距
區間 uu 放大鏡
3.凸透鏡成像特點口訣:
①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
②物近焦點像遠大;或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虛像時,物遠像遠像變大。
③實像倒立并異側,虛像正立且同側。
說明:(1)一倍焦距分虛實:u=f是成實像和虛像、正立像和倒立像以及像物同側和異側的分界點。
(2) 二倍焦距分大小:u=2f是像放大和縮小的分界點。成像特點:倒立、等大的實像。
(3)“物近焦點像遠大”:物體越靠近焦點,像距越大,同時像也越大。
①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 物體離凸透鏡由遠移近時,成的像逐漸變大,像離凸透鏡的距離也變大。
② 凸透鏡成虛像時,“物遠像遠像變大。”物體離凸透鏡由近移遠時,成的像逐漸變大,像離凸透鏡的距離也變大。
(5)“實像異側并倒立,虛像同側且正立”:對于一步成像的光現象,包括小孔成像、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凸透鏡成像,都滿足實像必然倒立和異側,虛像必然是正立并且同側的。
(4)物距和像距關系: 像距大于物距時,成放大的實像(或虛像);像距小于物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6)物像移動同向:如果只考慮物體移動和像的移動,物體左移,像就左移;物體右移,像就右移。
5.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考點:
(1)實驗前,應把燭焰中心、光心、光屏中心調到同一高度,目的使像呈在光屏中心。(否則找不到像)
(2)找不到像的另一原因:
①物距小于或等于一倍焦距。
②像距過遠,像在光具座外,光屏移動不到。
③燭焰中心、光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成像在光屏的上方或者下方。
(3)實驗環境要求:為了使實驗現象更明顯,應在較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
(4)測凸透鏡焦距的方法:①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調節凸透鏡位置,使鏡后出現最小最亮的光斑,此時光斑到光心的距離即為焦距;
②調節蠟燭和光屏,呈倒立、等大的實像,且像距等于物距,此時蠟燭到光心的距離為二倍焦距。
(5)遮住凸透鏡一部分后,依然在光屏上成完整的像,只是會變暗些。
(6)光屏成清晰的像時,蠟燭與光屏位置對調,依然能成清晰的像;依據是:光路可逆。
(7)蠟燭變短后,像在光屏位置變高,此時應①將光屏上移;②將蠟燭上移;③將凸透鏡和光屏下移
(8)用LED燈替代蠟燭的好處:①成像更清晰、更穩定;②準確比較物與像的大小(換成帶方格的光屏)。
(9)凸透鏡有會聚作用,可使像變近;凹透鏡有發散作用,可使像變遠。
舉例:
光屏上成實像時,換一個焦距小的凸透鏡或者加一個凸透鏡,則像變近,光屏靠近凸透鏡移動,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光屏上成實像時,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加一個凹透鏡,則像變遠,光屏遠離凸透鏡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保持透鏡和光屏位置不變,將蠟燭右移,應在透鏡和蠟燭之間凸透鏡,才能在光屏上呈清晰的像。
6.凸透鏡成像規律作圖:(記)
① 大于二倍焦距(u>2f)
② 等于二倍焦距(u=2f)
③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f④ 等于一倍焦距(u=f)
⑤ 小于一倍焦距(u像距v和物距u圖像:這類圖像解題思路是找像距等于物距的點,該點即是特殊點u=2f的點。
第四節 眼睛和眼鏡
眼睛
1. 眼球的結構
2. 眼睛的視物原理
(1)視物原理:眼睛觀察物體時,物距大于2倍焦距,從而形成物體倒立、縮小的實像(同照相機)。
(2)正常眼睛的調節
看遠處物體:睫狀體放松,晶狀體變薄,對光的折射能力弱(焦距變遠)。
看近處物體:睫狀體收縮,晶狀體變厚,對光的折射能力強(焦距變近)。
遠處 近處
晶狀體變化特點:正常眼睛看近的物體晶狀體比較厚,看遠處的物體晶狀體比較薄
3. 遠點、近點和明視距離
①遠點:正常眼睛能看清的最遠地方叫遠點,正常眼睛能看清的最遠地方是無限遠。
②近點:正常眼睛能看清的最近地方叫近點,正常眼睛能看清的最近地方在大約10cm處。
③明視距離:正常眼睛觀察近處物體最清晰而又不疲勞的距離是大約25cm,這個距離叫做明視距離。
近視眼及其矯正
癥狀: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
成因:晶狀體太厚導致折光能力太強,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長。
矯正:凹透鏡
看遠處時:
遠視眼及其矯正
癥狀: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
成因:晶狀體太薄導致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
矯正:凸透鏡
看近處時:
眼鏡的度數
(1)透鏡的焦距f,單位為米;
(2)透鏡焦度:焦距的倒數,Φ=1/f,單位:m-1;
(3)鏡片的度數:透鏡焦度乘以角度,D=100Φ,單位:度;
(4)公式:透鏡的度數D=100Φ=100/f
(5)眼鏡度數的正負:遠視眼鏡(凸透鏡)的度數用正數表示,近視眼鏡(凹透鏡)的度數用負數表示。(填“正數”、“負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拖县| 图们市| 三门峡市| 大姚县| 安仁县| 云南省| 搜索| 桐梓县| 汨罗市| 鄂伦春自治旗| 溧水县| 阿勒泰市| 铜梁县| 岱山县| 屯昌县| 平乡县| 汪清县| 东宁县| 湘阴县| 九寨沟县| 肥乡县| 池州市| 肇东市| 义乌市| 汕头市| 抚州市| 广灵县| 那曲县| 涿鹿县| 周至县| 武城县| 门源| 惠水县| 万盛区| 乌拉特后旗| 楚雄市| 日土县| 施甸县| 宝鸡市| 云龙县| 珠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