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章質量與密度知識點整理第一節質量1、物體是由物質組成的。2、質量定義: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用m表示。3、質量的特點: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態、狀態、位置、溫度而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質量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憑空產生。4、質量的單位:千克(kg),常用單位:噸(t)、克(g)、毫克(mg)。5、質量的單位換算:1t=1000kg; 1g=10-3kg ;6、質量的單位換算圖:7、常見的質量:A4紙4g;雞蛋50g;蘋果150g;初中生50kg;8、實驗室測質量的常用工具:天平。天平的量程也叫稱量,分度值也叫感量。9、常見的量程和分度值:100g、0.1g;200g、0.2g;500g、0.5g。10、托盤天平的結構:底座、游碼、標尺、平衡螺母、橫梁、托盤、分度盤、指針。11、選擇合適的天平:使用前,先估算物體質量,選擇合適的量程和分度值的天平。12、注意事項:①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稱量(天平所能稱的最大質量);②向盤中加減砝碼和移動游碼時要用鑷子,不能用手接觸砝碼,不能把砝碼弄濕、弄臟;③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盤中。應使用燒杯或者白紙間接稱量。④游碼示數:以游碼左側對齊的刻度為準。⑤天平平衡標志: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或左右擺動幅度相等)13、使用步驟:①放平——天平應水平放置。②調零——把游碼放在標尺的“0”刻度處。③調平——調節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④稱量——稱量時應把被測物體放天平的左盤(左物右碼),把砝碼放右盤(先大后小)。游碼能夠分辨更小的質量,在標尺上向右移動游碼,就等于在右盤中增加一個更小的砝碼。14、天平平衡螺母的調節:①看指針:左偏左調,右偏右調;②看托盤:左高右調,右高左調。③平衡螺母只能測量前調節。15、天平的讀數:當天平平衡后,被測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加上游碼刻度值代表的質量。即m物=m砝+m游;16、誤差分析:使用磨損的砝碼,需要加更多的砝碼才能平衡,因此讀數偏大。第二節密度1、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一般不同,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它的體積成正比,即一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質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這反映了不同物質的不同特性,物理學中用密度表示這種特性。2、密度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3、密度的公式: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m——質量——千克(kg)V——體積——立方米(m3)4、密度的常用單位:g/cm3。g/cm3單位大,1g/cm3=1.0×103kg/m3。5、水的密度:水的密度為1.0×103kg/m3,讀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義是: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1.0×103千克。6、密度的理解(1)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密度跟物質的種類、狀態和溫度有關,但是跟物體的質量以及體積無關,所以不能說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2)同種物質,ρ一定,m與V成正比。(3)不同種物質,①m一定時,ρ與V成反比(m=ρV),即質量相同的不同種物質,密度越大,體積越小:②V一定時,ρ與m成正比(),即體積相同的不同種物質,密度越大,質量越大。(4)氣體密度可以變化,氣體體積一般為容器的體積,當質量發生變化時,密度也會跟著變化。7、密度表規律總結:(1)一般:ρ物>ρ液>ρ氣;(2)不同種物質,密度一般不相同。不同種物質,密度也可能相同:如冰和蠟,酒精和煤油:(3)同種物質物態不同,密度可能不同:如冰和水:(4)固體和液體密度用國際單位,數值都表示為“×103”的形式,如ρ水=1.0×103kg/m3;氣體密度用國際單位,數值沒有“×103”,如ρ空氣=1.29kg/m3。(5)固體和液體的密度都是在常溫常壓下測得,氣體的密度是在0℃、標準大氣壓下測得。3、密度的應用:①鑒別物質:②測量不易直接測量的體積:③測量不易直接測量的質量:m=ρV。第三節測量物質的密度1、體積單位換算圖:2、量筒的使用:液體物質的體積可以用量筒測出。3、選用量筒要求:在測量范圍內,應選擇分度值較小的量筒,一般選擇量程略大于待測液體體積的量筒。目的是提高精確度,減小測量誤差。4、量筒的使用方法:①觀察量筒標度的單位。②觀察量筒的量程(最大測量值)和分度值(最小刻度)。③讀數時,視線與量筒中凹液面的最低點相平(或與量筒中凸液面的頂部相平)。5、注意事項:①被測液體的體積不能超過量程。②不能用量筒測量對玻璃有腐蝕性的液體。③不能加熱(會影響量筒的精確度)6.量筒常見的量程:5mL、10mL、25mL、50mL、100mL、250mL等7、誤差分析:①測量體積時,俯視讀數偏大,仰視讀數偏小。②量取體積時,俯視量取的體積偏小,仰視量取的體積偏大。8、測量固體密度實驗:(1)先用天平測量固體質量,再放入含有V1體積水的量筒中,讀出放入物體后的體積V2,則固體的體積為V物=V2-V1。固體密度為。(2)注意事項:先測質量,再測體積,是要防止沾水后測量的質量偏大。(3)不吸水的固體可以用排水法測量體積。如果密度比水小,可以用針壓法和配重法讓物體下沉。9、測量液體密度實驗:先測量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總,再倒入一部分液體到量筒中測量出體積V,最后在測量燒杯內剩余液體的質量m余,則量筒內液體的質量m液=m總-m余,液體密度為這種操作比全部倒入量筒中更好,是因為全部倒入量筒中時,燒杯會有殘留,造成測量體積偏小,計算出來的密度偏大。第四節密度與社會生活1、熱脹冷縮:一般物體都是在溫度升高時,質量不變,體積膨脹,密度變小。2、水的反常膨脹:水在4℃以下時是熱縮冷漲。即水在4℃以下且溫度升高時,質量不變,體積變小,密度變大。3、水在4℃時密度最大,是1×103kg/m3。4、密度與物質鑒別: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通過測量物質的密度可以初步鑒別物質。5、空心問題:方法一:(體積法,最常用的方法)假設用密度為ρ的物質做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則求出來的體積V為實心體積。即用題目給出的物體體積V物和V實比較,若相等,則物體實心;若V物>V實,則V空=V物-V實。方法二:(質量法)假設假設用密度為ρ的物質做一個體積為V物的物體,則可以求出實心的物體質量m實,m實=ρV物用題目給出的質量m物與m實比較,若相等,則則物體實心;若m物方法三:(密度法)求出物體的平均密度,題目給出的ρ,若ρ物=ρ則物體實心,若ρ物<ρ,則物體空心。6、等體積問題:常見求解思路分析:(理解思路即可,不用記)(1)求容器體積:一般通過空瓶的質量m瓶和裝了水的瓶子的總質量m瓶水,求容器體積。則水的質量m水=m瓶水-m瓶,因此;(2)求物體的質量m物::題目直接給出m物或者通過空瓶的質量m瓶和裝了物體的瓶子的總質量m物瓶。則物體的質量m物=m物瓶-m瓶。(3)求水的體積:一般知道裝了物體和水的瓶子的質量m總,以及只裝了物體的瓶子的質量m物瓶,則水的質量m水2=m總-m物瓶,則此時水的體積。(4)求物體的密度:由上述知,物體的質量m物=m物瓶-m瓶;物體的體積V物=V水-V水2,因此物體的密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