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章力知識點整理第一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可以用符號F表示。2、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3、力的分類:①按是否接觸分類:接觸力(彈力、摩擦力等)和非接觸力(重力、磁鐵的吸引力)。②按性質分類:重力、彈力、摩擦力等。4、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單位符號用N表示。(所有力的單位都是牛頓)5、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改變物體形狀或體積,也叫做形變。)說明:①速度大小和運動方向任意一個改變都是運動狀態改變。②運動狀態不變的運動有兩種: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6、力的性質:(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線,作用在不同物體上)。(2)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8、力的示意圖:在物理學中通常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9.力的示意圖作圖步驟(1)明確題目要求畫什么力;(2)明確作用點(一個力以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時,作用點全部畫在重心);(3)明確這個力的方向;(4)根據作用點和方向畫出作用點和線段,并在末端畫箭頭;(5)標符號(若給出多少力,則要再寫上等號、數值和單位)。(6)若需要畫另外的力重復步驟2到步驟510.力的作圖要求基礎要求:尺規作圖,線段用實線,輔助線、延長線等用虛線;作用點要求:描出作用點,一個力以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時,作用點全部畫在重心。方向要求:箭頭要求:在末端用箭頭表示方向;角度要求:沒有給出角度不用標,有角度的要標出角度。大小要求:符號要求:標出力的符號,若給出多少力,則要再寫上等號、數值和單位。長度要求:一個力時長度無要求,多個力作用在同一個圖時,越長的代表力越大。11.常見力的示意圖和解析(1)常見的力力的名稱 重力 支持力、壓力 摩擦力 浮力符號 G F F摩 F浮作用點 重心 重心或接觸面 重心或接觸面 重心方向 豎直向下 垂直于接觸面 沿著接觸面 豎直向上(2)常見的力的示意圖:(3)常見的力的解析:重力G的方向豎直向下,即與紙張的右側邊界平行向下,作用點畫在重心;支持力F支的方向垂直斜面,并遠離斜面的方向,作用點畫在重心。摩擦力F摩的方向沿著斜面方向,即與斜面方向平行,并阻礙物體的向下運動,因此沿斜面向上(要求斜面不光滑),作用點畫在重心。壓力F壓的方向垂直斜面,由于屬于斜面不能畫在物體重心,只能畫在斜面(有別與其他力,因為這個力屬于被壓的物體)。浮力F浮的方向豎直向上,即與紙張的右側邊界平行向上,畫在重心;第二節彈力1、彈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失去力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叫彈性。 2、塑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失去力時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叫塑性。3、彈力: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4、彈力的產生條件:接觸、發生彈性形變。5、彈力的影響因素: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在彈性限度內,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的彈力成正比。6、常見的彈力:壓力和支持力(如桌面對書本的支持力和書本對桌面的壓力)、拉力(如橡皮筋、彈簧等)。7、彈簧測力計用途:測量力的大小。構造:彈簧、指針、刻度盤等。使用前:估測所測力的大小,選擇合適的彈簧測力計。觀察量程、分度值(便于讀數)。觀察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調零)。輕輕來回拉動掛鉤幾次,防止彈簧卡殼。使用中:測力時,要使彈簧中心的軸線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針和外殼無摩擦,彈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板面垂直。第三節重力1.萬有引力: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這就是萬有引力。2.重力: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符號是G,單位是牛頓,簡稱牛,單位的符號是N;3.重力區別于其他力的基本特征是:⑴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無論固體、液體、氣體都受地球的吸引。⑵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物體。⑶重力特指地球對物體的吸引,由萬有引力產生,但與萬有引力并不完全相同。4.重力的大小: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重量。(1)重力大小的計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粗略計算的時候g=10N/kg(2)表示:質量為1kg 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5.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1)豎直向下:與水平面垂直,并且向下的方向。對試卷而言,也是指平行紙面的左右邊界,并向下的方向。(2)重力的方向的應用:重垂線是根據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原理制成。(3)水平方向:水平面所在的方向,對試卷而言,也是指平行紙面上下邊界的方向。6.重力的作用點(1)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做重心。(2)重心的位置不一定總在物體上,如圓環的重心在圓心,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3)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7.穩度穩度:物體的穩定程度,穩度越大,物體就越不容易傾倒。提高穩度的方法:一是增大支持面,二是降低重心。8.重心的應用:支撐在物體的重心所在直線上時,物體穩定,不傾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