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中國現代史混剪中國現代史導言課歷史睡了你們醒著世界睡了時間醒著目錄壹2023年經歷了那些歷史?貳叁什么是中國現代史?什么是歷史核心素養?壹:2022年經歷那些歷史北京冬奧會開幕俄羅斯烏克蘭開戰中共二十大安倍晉三遇刺身亡佩洛西竄訪問臺灣你還知道2023年那些歷史?貳 什么是中國現代史?中國現代史知識框架構建:社會性質歷史時期標志事件1966年中國現代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也是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歷史。新中國成立是中國現代史的開端。一條主線:中國人民建立政權、鞏固政權,使中國走向富強民主的發展史,探索與發展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探索史、奮斗史。貳 什么是中國現代史?中國現代史知識的總體認知1949年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濟:國民經濟全面崩潰政權:軍事獨裁社會矛盾:民族矛盾、階級矛盾社會:新民主主義社會經濟:新民主主義經濟(多種經濟并存)政權:人民民主專政社會矛盾:階級矛盾1956年▲社會性質:從政權組織形式和經濟基礎而言,是新民主主義國家,但從實質和發展方向而言,是社會主義國家。▲多種經濟并存成分:固有經濟、個體經濟(農業手工業)、國家資本主義、合作社經濟和私人資本主義等經濟成分。貳 什么是中國現代史?中國現代史知識的總體認知1956年社會:新民主主義社會政治制度:政協代行職權,《共同綱領》(1954年)經濟:多種經濟成分并存(不發達市場經濟)階級:多種階級成分社會矛盾:階級矛盾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經濟:單一公有制(計劃經濟)階級: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矛盾:先進的社會制度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1978年▲經濟體制:1984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所有制形式/管理體制/分配制度)——混合型經濟體制;1992年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1世紀初基本建立。2017年中共十九大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貳 什么是中國現代史?對中國現代政治建設的總體認識:1.兩種社會形態:新民主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2.兩個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3.兩部憲法:《共同綱領》和1954年憲法。4.三大制度:(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本政治制度,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的基礎。(2)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是指導思想,政治協商是主要形式,政治協商會議是基本組織形式。(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平等互助,團結在祖國大家庭內,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的制度。貳 什么是中國現代史?對中國現代政治建設的總體認識:三 什么是歷史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的定義核心素養是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間的關聯三 什么是歷史核心素養?概念:2022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指出:“時空觀念是在特定的時間聯系和空間聯系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意識和思維方式。”1、了解歷史發展的時間順序和空間要素,初步掌握計算歷史時間和識別歷史地圖的方法,并能夠在歷史敘述中運用這些方法;2、能夠將事件、人物、現象等置于歷史發展的特定或總體進程及具體的地理空間中加以考察,并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認識其地位和作用。學生學會在具體的時空條件下考察歷史01 時空觀念探究三 什么是歷史核心素養?概念:2022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指出:史料實證是指對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并運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現歷史真實的態度與方法。史料是認識歷史的主要依據。(1)了解史料的主要類型,初步學會從多種渠道獲取歷史信息,提高對史料的識讀能力;(史料識讀)(2)能夠嘗試運用史料說明歷史問題,學會根據可信史料對歷史進行論述;(史料運用)(3)初步形成重證據的意識和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意識和能力)初步學會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認識歷史02 史料實證探究三 什么是歷史核心素養?02 史料實證探究史料的類別史料是指能夠記錄或反映過去發生、存在過的事情的文字記載和一切物品,或者說,過去遺留下來的所有文字記載和物品都可以作為了解、認識歷史的資料。史料的類別劃分有多種,大體可以分為四類:文獻、實物、口述和圖像。(1)文獻史料主要是指保存下來的文字記錄、文字材料。(2)實物史料是指那些可以明確反應和傳遞歷史信息的物體,如歷史的遺跡、遺址、物品等。(3)口述史料是指人們口頭講述的對過去的回憶,主要通過筆錄、錄音、錄像等形式把口述材料記錄下來。(4)圖像史料是指適用于歷史教學與研究的視覺圖像,如繪畫、雕刻、照片、古地圖等。三 什么是歷史核心素養?02 史料實證探究史料實證的重要原則1、論從史出2、孤證不立,堅持多種類型史料互證3、擺事實,講道理4、提高全面運用史料的能力5、注意挖掘史料背后的社會背景含義和特定的微觀情境,切忌望文生義、斷章取義。實證是研究歷史的主要方法。其途徑一般是:三 什么是歷史核心素養?03 唯物史觀探究概念:史觀:人們對社會歷史的根本觀點和總的看法,是世界觀的組成部分。對社會歷史的認識和解釋有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唯物主義歷史觀和唯心主義歷史觀。唯物史觀是揭示人類社會歷史客觀基礎及發展規律的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基本理論1、能夠認識勞動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知道物質生產是人類生存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2、知道人民群眾是物質生產的主要承擔者和歷史的創造者;3、知道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性,知道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4、知道在階級社會中存在著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階級斗爭是推動歷史發展的直接動力;5、初步了解人類社會形態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趨勢。6、能夠將唯物史觀運用于歷史學習,結合史實進行闡述和說明。三 什么是歷史核心素養?03 唯物史觀探究初步學會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看待歷史 如何做?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審視社會現象唯物史觀認為對歷史的評價應該放在具體的歷史環境中,歷史不具有重復性,任何歷史事物都是具體的和唯-的,不應以現在的標準苛求古人。.2、一分為二辯證看待——評判人物、事件在能力要求上,無論是新課程標準還是考試題都要求學生運用辯證法分析歷史事件,學會一分為二地分析歷史問題,掌握唯物史觀的立場、觀點和方法。3、基本觀點靈活運用——闡釋歷史進程(1)唯物史觀在多年來一直占據重要地位,滲透在中考命題之中。要注意以下幾種基本的唯物史觀:如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問題,辯證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問題, 一定時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時期政治、經濟反映的問題。(2)政治、經濟狀況與文化的關系: 一定時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時期政治、 經濟的反映。如儒家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沒有占據統治地位是因為它不符合當時諸侯國爭霸戰爭,富國強兵的需要;而經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學就迎合了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成為正統思想。三 什么是歷史核心素養?04 歷史解釋探究概念:2022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指出: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度和方法。初步學會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對歷史的看法(1)初步學會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對歷史的看法,能夠初步區分歷史敘述中的史實與解釋;(2)能夠客觀敘述和分析歷史,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3)在理解和辨析相關史料的基礎上,嘗試發現和提出新的問題,加以論證,形成自己的歷史認識。三 什么是歷史核心素養?05 家國情懷探究概念:2022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指出:家國情懷是學習和探究歷史應具有的人文追求與社會責任。形成對國家和中華民族的認同,具有國際視野,有理想、有擔當(1)能夠從歷史的角度認識中國國情,認識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發展趨勢,增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了解并認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識中華文明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3)了解中國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崇尚英雄氣概,傳承民族氣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開學第一課 贈語歷史早已經成為了過去,仿佛睡著了一樣;但時間依舊流逝,給予歷史前行的定義;世界不會為你作出改變,仿佛睡著了一樣但是……你們醒著,你們清醒,理智你們將會創造新的歷史新的高中三年,努力奮斗吧!歷史睡了你們醒著世界睡了時間醒著新學期 新課標 新中考歡迎步入中國現代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國現代史混剪.mp4 八年級下冊導言課.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