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專題學案:9植物生命活動調節(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專題學案:9植物生命活動調節(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專題學案
9 植物生命活動調節
// 高頻易錯 考前清零 //
1.判斷有關生長素說法的正誤
(1)溫特實驗中生長素從胚芽鞘尖端基部進入瓊脂塊的方式是主動運輸。 ( )
(2)生長素可以調節植物體內某些基因的表達從而影響植物生長。 ( )
(3)產生頂端優勢的主要原因是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側芽附近的生長素濃度過高,其生長受到抑制。 ( )
(4)植物也有專門的內分泌腺,這是植物激素與動物激素在合成部位上的相同點。 ( )
(5)橫向運輸發生在胚芽鞘尖端,產生效應的部位也在胚芽鞘尖端。 ( )
(6)幼嫩細胞和成熟細胞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 )
(7)頂端優勢現象、根的向地生長、莖的背地生長都說明了生長素在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在濃度過高時抑制生長。 ( )
(8)成熟莖輸導組織中的生長素可以進行非極性運輸。 ( )
(9)用適宜濃度的IAA處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大量正常的番茄種子。 ( )
2.判斷有關其他植物激素說法的正誤
(1)高濃度的生長素能通過促進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長。 ( )
(2)用矮壯素處理后,小麥植株矮小、節間短,說明矮壯素的生理效應與赤霉素的相同。 ( )
(3)果實生長發育和成熟受多種激素調節,其中脫落酸在果實成熟中起促進細胞分裂和果實脫落的作用。 ( )
(4)田間噴灑萘乙酸可殺死雜草,這說明生長素在競爭中發揮重要作用。 ( )
(5)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促進植物生長的物質。 ( )
(6)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化學結構和生理效應與植物激素相同。 ( )
(7)對植物來說,光只是提供能量,溫度的變化可影響植物體內基因組的表達。 ( )
(8)用生長素類調節劑處理插條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 ( )
(9)在黑暗條件下,細胞分裂素可延緩成熟綠葉中葉綠素的降解,表明細胞分裂素能延緩葉片變黃。( )
(10)生產上可采取直接噴灑生長素的方法獲得無子西瓜。 ( )
// ??奸L句 考前規范 //
(1)頂端優勢的原理:     。
(2)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植物比用天然的植物激素更有效,其原因是              。
(3)研究發現,脫落的葉片中乙烯的含量升高,乙烯能促進纖維素酶基因和果膠酶基因的表達,試分析乙烯能促進葉片脫落的原因是                              。
(4)植物根、莖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物質和細胞,可以           ,從而調節植物的生長方向。
(5)如何驗證水稻的惡苗病是赤霉菌產生的物質引起的   。
(6)為什么說環境中的紅光、藍光對于植物的生長發育是非常關鍵的   。
考點一 生長素
1.明確生長素發現過程中的3個部位、2個原因、1個作用
2.理解生長素的三類“運輸”
3.明確生長素的作用及特點
[典型圖例]
1.[2023·全國甲卷] 植物激素是一類由植物體產生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在植物幼嫩的芽中色氨酸可以轉變成生長素
B.生長素可以從產生部位運輸到其他部位發揮作用
C.生長素和乙烯可通過相互作用共同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
D.植物體內生長素可以作為催化劑直接參與細胞代謝過程
2.[2023·山東卷] 擬南芥的向光性是由生長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以其幼苗為實驗材料進行向光性實驗,處理方式及處理后4組幼苗的生長、向光彎曲情況如圖表所示。由該實驗結果不能得出的是 ( )
分組 處理 生長 情況 彎曲 情況
甲 不切斷 正常 彎曲
乙 在①處切斷 慢 彎曲
丙 在②處切斷 不生長 不彎曲
丁 在③處切斷 不生長 不彎曲
A.結構Ⅰ中有產生生長素的部位
B.①②之間有感受單側光刺激的部位
C.甲組的①②之間有生長素分布不均的部位
D.②③之間無感受單側光刺激的部位
1.[2023·北京東城區模擬] 生長素能夠被細胞一極吸收并從相反極外排,從而導致了極性運輸,細胞膜上的生長素外排蛋白PIN在此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NPA可以與生長素競爭性結合PIN蛋白上的結合位點,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 ( )
A.PIN蛋白定位于細胞膜上需內質網、高爾基體等參與
B.PIN蛋白在細胞膜上分布不均,集中于形態學下方一側
C.NPA通過阻礙生長素的運輸影響植物的生長
D.PIN基因缺失突變體植株比野生型植株高大
2.[2023·海南海口一模] 棉花是主根植物,莖和根均具有明顯的頂端優勢現象,其植株的結構如圖甲所示;不同濃度生長素對棉花植株生長的影響如圖乙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棉花植株內多處可以合成生長素,生長素的化學本質都是吲哚乙酸
B.摘取該棉花植株的①處,則②處的生長素濃度會下降,抑制②的生長
C.當生長素濃度為c和d時,前者棉花植株能生長,后者棉花植株不能生長
D.棉花幼苗進行拔苗移栽時,可能會破壞主根的根尖而利于④的生長
考點二 其他植物激素及激素間的相互作用
1.牢記四種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
注:在植物生長發育和適應環境過程中各種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多種激素共同調控。
2.植物激素間的相互關系
(1)明確植物激素的兩大作用
(2)生長素與乙烯的相互作用機理
(3)生長素與赤霉素的相互作用機理
3.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歸納
1.[2023·北京卷] 水稻種子萌發后不久,主根生長速率開始下降直至停止。此過程中乙烯含量逐漸升高,赤霉素含量逐漸下降。外源乙烯和赤霉素對主根生長的影響如圖。以下關于乙烯和赤霉素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乙烯抑制主根生長
B.赤霉素促進主根生長
C.赤霉素和乙烯可能通過不同途徑調節主根生長
D.乙烯增強赤霉素對主根生長的促進作用
2.[2023·湖北卷] 多年生植物甲為一種重要經濟作物,果實采收期一般在10月,在生長過程中常受到寄生植物乙的危害(植物乙的果實成熟期為當年10月到次年2月)。為阻斷植物乙的傳播和蔓延,科研人員選用不同稀釋濃度的植物生長調節劑M噴施處理,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曲線1:稀釋濃度為1/100;曲線2:稀釋濃度為1/200;曲線3:稀釋濃度為1/400;曲線4:對照組。
A.據圖綜合分析,為防治乙的危害,M的稀釋濃度應選用1/400
B.植物乙對照組的曲線逐漸下降,說明其生長逐漸減弱
C.噴施M時間選擇甲果實采收后,乙果實未大量成熟前
D.植物生長調節劑M與植物激素脫落酸的作用相似
3.[2023·湖南卷] 番茄果實發育歷時約53天達到完熟期,該過程受脫落酸和乙烯的調控,且果實發育過程中種子的脫落酸和乙烯含量達到峰值時間均早于果肉?;騈CED1和ACO1分別是脫落酸和乙烯合成的關鍵基因。NDGA抑制NCED1酶活性,1-MCP抑制乙烯合成?;ê?0天果實經不同處理后果實中脫落酸和乙烯含量的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番茄種子的成熟期早于果肉,這種發育模式有利于種群的繁衍
B.果實發育過程中脫落酸生成時,果實中必須有NCED1酶的合成
C.NCED1酶失活,ACO1基因的表達可能延遲
D.脫落酸誘導了乙烯的合成,其誘導效應可被1-MCP消除
考查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
1.[2023·北京東城區質檢] 植物激素是影響馬鈴薯塊莖休眠和芽萌發的重要因素,下表是馬鈴薯塊莖休眠過程中主要內源激素的含量變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休眠時期 含量
IAA GA CTK ABA ETH
休眠初期 低水平 低水平 低水平 低水平 高水平
休眠深期 高水平 低水平 低水平 高水平 低水平
休眠釋放期 (萌發前) 低水平 高水平 高水平 低水平 低水平
IAA:植物生長素;GA:赤霉素;CTK:細胞分裂素;ABA:脫落酸;ETH:乙烯。
A.在促進馬鈴薯芽萌發方面IAA和CTK具有相同作用
B.GA具有解除馬鈴薯休眠的作用
C.馬鈴薯芽萌發只是GA和CTK共同作用的結果
D.ETH對馬鈴薯的休眠幾乎無作用
2.[2023·山東德州二模] 植物的頂端優勢受多種植物激素的共同調控。研究發現,蔗糖也能作為信號分子調控植物的頂端優勢,其作用機制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
A.蔗糖和獨腳金內酯在調控側芽生長過程中相抗衡
B.可通過對休眠的側芽施加細胞分裂素來解除頂端優勢
C.可以推測,休眠的側芽中蔗糖的含量可能較低
D.生長素含量與細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較高時有利于側芽的生長
植物激素對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響
3.[2023·北京東城區模擬] 6-BA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蒲腥藛T以貯藏的青棒豆種子為材料,研究一定濃度的6-BA處理對其呼吸速率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
A.青棒豆細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
B.對照組與6-BA組的呼吸速率變化趨勢不一致
C.6-BA可以應用于青棒豆采摘后的貯藏保鮮
D.貯藏時間越久,6-BA抑制呼吸速率效果越強
4.[2023·山東日照一中模擬] 麥冬的小塊根是一種藥材,有生津解渴、潤肺止咳之效。麥冬在北方種植時,冬季往往不能生長,發育受到抑制。蕓苔素(BR)可以延緩植物葉片衰老,提高光合作用強度,為探究某化工廠生產的BR對麥冬在北方某地越冬中的作用,某研究小組進行了探究實驗,下表為相關實驗結果。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處理措施 凈光合速率/ (mg CO2·m-2·h-1)
正常溫度 噴蒸餾水 12.35
噴BR溶液 23.60
低溫凍害 噴蒸餾水 6.46
噴BR溶液 17.50
A.實驗使用的BR是一種植物激素
B.BR不能為麥冬的生長發育提供能量
C.BR可能通過促進葉綠素的合成進而提高光合作用強度
D.一定濃度的BR能夠提高麥冬的抗寒性,促進麥冬的生長
考點三 環境因素對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1.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
2.植物生命活動中多個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
注: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由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調節共同完成的。
1.[2023·廣東卷] 種植和欣賞水仙是廣東的春節習俗。當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內后,其體內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導致徒長甚至倒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水仙光敏色素感受的光信號發生改變
B.水仙葉綠素傳遞的光信號發生改變
C.水仙轉入室內后不能發生向光性彎曲
D.強光促進了水仙花莖及葉的伸長生長
2.[2023·浙江6月選考] 為研究紅光、遠紅光及赤霉素對萵苣種子萌發的影響,研究小組進行黑暗條件下萵苣種子萌發的實驗。其中紅光和遠紅光對萵苣種子赤霉素含量的影響如圖甲所示,紅光、遠紅光及外施赤霉素對萵苣種子萌發的影響如圖乙所示。
甲乙
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遠紅光處理萵苣種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促進種子萌發
B.紅光能激活光敏色素,促進合成赤霉素相關基因的表達
C.紅光與赤霉素處理相比,萵苣種子萌發的響應時間相同
D.若紅光處理結合外施脫落酸,萵苣種子萌發率比單獨紅光處理高
1.[2023·山東泰安二模] 某植物成花誘導的基因調控機制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FLC基因屬于開花抑制因子基因,春化作用通過抑制FLC基因的表達抑制開花
B.植物細胞內的CO蛋白含量可能會出現晝夜節律性變化
C.光質途徑可能通過改變光敏色素結構間接影響核基因表達
D.該植物開花與否受自身基因、環境因素等影響
2.植物根的向地生長與向重力性密切相關,下圖為根的向重力性機制示意圖。據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
A.淀粉體沿著重力方向沉降到內質網上,從而誘發Ca2+釋放
B.生長素泵可將生長素運出細胞,從而促進近地側根細胞生長
C.如施用鈣調蛋白抑制劑,則根可能喪失向重力性
D.除了重力,光、溫度也參與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專題學案
9 植物生命活動調節(參考答案)
【高頻易錯·考前清零】
1.(1)× (2)√ (3)√ (4)× (5)× (6)× (7)× (8)√ (9)×
[解析] (1)溫特實驗中生長素從胚芽鞘尖端基部進入瓊脂塊的方式是擴散。
(4)植物沒有專門的內分泌腺。
(5)橫向運輸發生在胚芽鞘尖端,產生效應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6)幼嫩細胞對生長素更敏感。
(7)莖的背地生長不能說明生長素在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在濃度過高時抑制生長。
(9)用適宜濃度的IAA處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無子番茄。
2.(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2)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植株增高,而用矮壯素處理后,小麥植株矮小、節間短,說明矮壯素的生理效應與赤霉素的生理效應相反。
(3)脫落酸抑制細胞分裂。
(4)田間噴灑萘乙酸可殺死雜草是因為高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能抑制雜草的生長甚至殺死雜草,與競爭作用無關。
(5)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調節作用,不一定是促進植物生長。
(6)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分子結構不一定與植物激素相同,但生理效應與植物激素類似。
(7)對植物來說,光不僅僅起提供能量的作用,還能作為一種信號,影響、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全過程。
(10)生產上若要采用噴灑生長素的方法獲得無子西瓜,應在開花前先進行套袋處理,待花成熟后再噴灑生長素,若不進行套袋處理而直接噴灑生長素,會發生自然受粉,結出的西瓜仍有子。
【??奸L句·考前規范】
(1)植物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逐漸向下運輸,導致枝條上部的側芽處生長素濃度較高,側芽的發育受到抑制,植株因而表現出頂端優勢
(2)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植物激素的作用,但植物體內沒有分解它的酶,能長時間發揮作用
(3)乙烯通過促進纖維素酶和果膠酶的合成,使離層細胞的細胞壁分解,導致葉片脫落
(4)將重力信號轉換為運輸生長素的信號,造成生長素分布不均衡
(5)將培養過赤霉菌的培養基濾液噴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與對照組相比,觀察實驗組幼苗是否出現惡苗病
(6)光合色素吸收利用的主要是紅光和藍紫光,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紅光和遠紅光。植物體內除了光敏色素,還有感受藍光的受體
考點一
【高考曾經這樣考】
1.D [解析] 生長素的產生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葉和發育中的種子,色氨酸是合成生長素的原料,A正確;植物激素都可以從產生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并發揮作用,B正確;生長素含量達到一定值時,促進乙烯合成,乙烯含量升高反過來會抑制生長素的作用,生長素和乙烯可通過相互作用共同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C正確;生長素是植物激素,只有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的作用,沒有催化作用,D錯誤。
2.D [解析] 據表格和題圖可知,不切斷任何部位,該幼苗正常彎曲生長,但在①處切斷,即去除結構Ⅰ,生長變慢,推測結構Ⅰ中有產生生長素的部位,A不符合題意;據表格可知,在①處切斷,該幼苗緩慢生長且彎曲,而在②處切斷后,該幼苗不能生長,推測①②之間含有生長素,且具有感光部位,推測可能是受到單側光照射后,①②之間生長素分布不均,最終導致彎曲生長,B、C不符合題意;在②處切斷和在③處切斷,兩組實驗結果相同:幼苗都不生長、不彎曲,說明②③之間不能產生生長素,無法判斷②③之間有無感受單側光刺激的部位,D符合題意。
【重點熱點題組練】
1.D [解析] PIN蛋白定位于細胞膜上,其合成過程需內質網、高爾基體的加工,A正確;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是從形態學上端到形態學下端,生長素外排蛋白PIN在極性運輸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可推測PIN蛋白在細胞膜上分布不均,集中于形態學下方一側,B正確;NPA可以與生長素競爭性結合PIN蛋白上的結合位點,導致生長素不能和PIN蛋白上的結合位點結合,阻礙生長素的運輸,進而影響植物的生長,C正確;PIN基因缺失突變體植株不能正常合成PIN蛋白,導致生長素極性運輸受阻,所以PIN基因缺失突變體植株應該比野生型植株矮小,D錯誤。
2.D [解析] 植物體內的生長素是一類物質的總稱,其化學本質有多種,如吲哚乙酸、苯乙酸、吲哚丁酸等,A錯誤;摘取該棉花植株的①處,②處的生長素濃度會下降,解除對②的抑制,B錯誤;當生長素濃度為c時,棉花植株能生長,當生長素濃度為d時,棉花植株的生長受到抑制,生長速度變慢,但不一定停止生長,C錯誤;棉花幼苗進行拔苗移栽時,可能會破壞主根的根尖,解除頂端優勢,利于④的生長,D正確。
考點二
【高考曾經這樣考】
1.D [解析] 與對照組相比,外源施加乙烯組主根長度減小,說明乙烯可以抑制主根生長,A正確;與對照組相比,外源施加赤霉素組主根長度增加,說明赤霉素可以促進主根生長,B正確;乙烯可以抑制主根生長,赤霉素可以促進主根生長,赤霉素和乙烯可能通過不同途徑調節主根生長,C正確;同時施加赤霉素和乙烯,主根長度與對照組相比減小,與單獨施加赤霉素組相比也是減小,說明乙烯抑制赤霉素對主根生長的促進作用,D錯誤。
2.B [解析] 根據不同濃度植物生長調節劑M對甲的影響,和對照組4比較,3的落葉率低,是較適宜濃度;落葉率高更有利于阻斷乙的危害,結合植物生長調節劑M對乙的影響,可知3曲線對應的濃度最好,因此M的稀釋濃度應選用1/400,A正確。植物乙對照組的曲線逐漸下降,說明落葉率下降,其生長逐漸增強,B錯誤。噴施M時應該減弱對甲果實的影響,避免影響產量,而對于乙應該防止其果實成熟,時間選擇甲果實采收后,乙果實未大量成熟前,防止乙種子傳播,C正確。植物生長調節劑M可提高落葉率,和脫落酸的作用相似,D正確。
3.B [解析] 種子的成熟期早于果肉,能確保果實成熟后被傳播時的種子也是成熟的,有利于種群的繁衍,A正確;由題干信息可知,基因NCED1是脫落酸合成的關鍵基因,且由左圖分析可知,NCED1酶活性被抑制時脫落酸含量極低,所以只能說明脫落酸的生成必須有NCED1酶的作用,但不能說明脫落酸合成的同時就必須有NCED1酶的合成,B錯誤;基因ACO1是乙烯合成的關鍵基因,由右圖分析可知,NDGA組(抑制NCED1酶活性)前10天乙烯含量都很少,第10~12天乙烯含量有所增加,因此NCED1酶失活,ACO1基因的表達可能延遲,C正確;由右圖分析可知,脫落酸組乙烯含量更多,所以推測脫落酸誘導了乙烯合成,但脫落酸+1-MCP組乙烯含量極少,說明脫落酸的誘導效應可被1-MCP消除,D正確。
【重點熱點題組練】
1.B [解析] 由表可知,休眠釋放期(萌發前)IAA處于低水平、CTK處于高水平,所以在促進馬鈴薯芽萌發方面IAA和CTK作用不同,A錯誤;休眠初期和休眠深期GA處于低水平,休眠釋放期(萌發前)GA處于高水平,說明GA具有解除馬鈴薯休眠的作用,B正確;馬鈴薯芽萌發是IAA、ABA、ETH、GA和CTK等共同作用的結果,C錯誤;休眠初期ETH處于高水平,休眠深期及釋放期ETH處于低水平,推測其對馬鈴薯的休眠起作用,D錯誤。
2.D [解析] 蔗糖抑制BRCl的作用,獨腳金內酯促進BRCl的作用,所以在調控側芽生長過程中蔗糖和獨腳金內酯相抗衡,A正確;細胞分裂素可抑制BRCl的作用,從而促進側芽生長,所以可通過對休眠的側芽施加細胞分裂素來解除頂端優勢,B正確;蔗糖促進側芽生長,所以可以推測,休眠的側芽中蔗糖的含量可能較低,C正確;生長素含量與細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較低時有利于側芽的生長,D錯誤。
3.D [解析] 植物細胞有氧呼吸第二、三階段的場所是線粒體,因此青棒豆細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A正確。對照組隨著貯藏時間延長,其呼吸速率逐漸升高再略有降低;6-BA組隨著貯藏時間延長,其呼吸速率先降低再升高后再略有降低,因此兩組呼吸速率變化趨勢不一致,B正確。在同一貯藏時間下,6-BA組呼吸速率都低于對照組呼吸速率,因此6-BA可以應用于青棒豆采摘后的貯藏保鮮,C正確。與對照組同一時間相比,第5天時,兩組呼吸速率差值最大,說明6-BA抑制呼吸速率效果在第5天時最強,并不是貯藏時間越久,抑制效果越好,D錯誤。
4.A [解析] 實驗中使用的BR是某化工廠生產的,不是植物激素,A錯誤;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長調節劑是植物生長的調節物質,既不是植物細胞的結構物質,也不能為植物的生長發育提供能量,B正確;BR可以延緩葉片衰老,結合題表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兩種溫度條件下噴BR溶液都能明顯提高麥冬的凈光合速率,推測BR可能通過促進葉綠素的合成進而提高光合作用強度,C正確;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噴BR溶液組麥冬的凈光合速率均大于噴蒸餾水組的,說明BR能提高麥冬的凈光合速率、減輕低溫凍害對麥冬的影響,即一定濃度的BR能夠提高麥冬的抗寒性,促進麥冬的生長,D正確。
考點三
【高考曾經這樣考】
1.A [解析] 當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內后,光信號發生變化,光敏色素作為光信號的受體會發生相應改變,影響相關基因的表達,進而導致水仙徒長甚至倒伏,A正確;葉綠素可以吸收、傳遞和轉化光能,葉綠素本身不傳遞光信號,B錯誤;植物的向光性是指在單側光的作用下,向光側生長素濃度低于背光側,導致背光側生長快,向光側生長慢,植物向光彎曲生長,水仙轉入室內后,若給予單側光,植物仍可以發生向光性彎曲,C錯誤;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內后,光照強度減弱,D錯誤。
2.B [解析] 圖甲顯示遠紅光使種子赤霉素含量下降,進而抑制種子萌發,A錯誤;圖甲顯示紅光能使種子赤霉素含量增加,其機理為紅光將光敏色素激活,進而調節相關基因表達,B正確;圖乙顯示紅光處理6天左右萵苣種子開始萌發,赤霉素處理10天時萵苣種子開始萌發,兩種處理方式下萵苣種子萌發的響應時間不同,C錯誤;紅光處理促進種子萌發,脫落酸會抑制種子萌發,二者作用相反,所以若紅光處理結合外施脫落酸,萵苣種子萌發率比單獨紅光處理低,D錯誤。
【重點熱點題組練】
1.A [解析] 分析題圖可知,FLC基因抑制開花,FLC基因屬于開花抑制因子基因,春化作用抑制FLC蛋白合成,從而減弱FLC蛋白的抑制作用,以解除開花抑制,A錯誤;光周期具有晝夜節律性變化,從而影響CO基因的表達,所以植物細胞內的CO蛋白含量可能出現晝夜節律性變化,B正確;在受到光照射時,光敏色素的結構改變,通過信息傳遞系統將信號傳導到細胞核內,影響核基因表達,C正確;由題圖可知,該植物開花與否受自身FLC基因、CO基因等表達調控,同時還與光周期、光質等環境因素有關,D正確。
2.B [解析] 據圖所示,在重力的影響下,淀粉體沿著重力方向沉降到內質網上,從而誘發Ca2+釋放,Ca2+與無活性的鈣調蛋白結合,激活鈣調蛋白,被激活的鈣調蛋白會促進生長素泵將細胞內的生長素轉運到細胞外,A正確;生長素泵可將生長素運出細胞,從而使生長素運向重力方向上的下一個細胞,越靠近地面的細胞,所積累的生長素越多,根對生長素比較敏感,所以近地側根細胞因為積累了較多生長素,生長會被抑制,B錯誤;圖中顯示,鈣調蛋白被激活后會促使生長素泵將生長素運出細胞,從而導致近地側根細胞積累的生長素更多而被抑制生長,遠地側細胞所含生長素更少而被促進生長,所以使根向地生長,如施用鈣調蛋白抑制劑,則根可能沒有向地生長的現象,即喪失向重力性,C正確;除了重力,光、溫度也參與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光照、溫度等環境因子的變化,會引起植物體內產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內的多種變化,進而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節,D正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游县| 乌拉特后旗| 桓仁| 宣恩县| 重庆市| 大英县| 沙河市| 仪征市| 丹阳市| 汨罗市| 黄平县| 德钦县| 原阳县| 宁明县| 晋江市| 华亭县| 汉源县| 开远市| 闵行区| 金阳县| 农安县| 光山县| 石棉县| 屏东县| 宝清县| 宜春市| 资阳市| 尚志市| 广宁县| 京山县| 建始县| 莆田市| 绥棱县| 平泉县| 静宁县| 桐乡市| 桃源县| 三亚市| 冀州市| 浙江省| 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