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聲音的傳播》教學設計【教材分析】《聲音的傳播》是青島版小學科學(六·三學制)四年級下冊《聲音的秘密》單元的第二課時。本節課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聲音的傳播介質和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為主線,探究聲音以什么形式在什么物質中傳播。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經歷觀察、實驗、搜集整理信息等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到探究的樂趣。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用文字呈現了“為什么我們在學校的任何地方都能聽到鈴聲 ”,材料包提示學生需準備材料:石塊、紙杯、塑料線、毛線、細鐵絲、銅絲等。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現象提出問題,為課上探究活動準備相應的材料。第二部分活動過程:活動一:聲音可以在哪些物體中傳播?用圖文呈現了學生聽收音機、貼著水槽聽石塊在水中相互碰撞的聲音、伏在桌面不同位置聽敲擊桌面的聲音及學生在教學樓外聽到上課鈴聲返回教室的漫畫場景圖。引導學生探究聲音能在哪些物體中進行傳播及聲音傳播的方向。活動二:玩一玩“土電話”,比一比用哪種材料傳播聲音的效果更好。用圖片呈現了學生制作“土電話”和玩“土電話”的場景。讓學生在制作“土電話”、玩“土電話”的過程中體會到不同材料傳播聲音的能力不同,深刻理解聲音可以在多種物體中傳播的道理。第三部分拓展活動:查閱資料,了解回聲產生的原因。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回聲是怎樣產生的,加深其對聲音傳播的理解。本課遵循歸納總結出認知規律,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觀察現象,并通過歸納了解聲音傳播的秘密,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學生分析】四年級學生對聲音傳播的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能初步的了解聲音能傳播,對聲音傳播的介質有感性的理解。但對聲音是以什么形式傳播的,聲音在介質中傳播的效果的還不熟悉,需要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理解和掌握。【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知道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向各個方向傳播。科學探究目標:1.在教師引導下,能應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對聲音的傳播提出自己的猜想。2.能運用感官和選擇恰當的工具,對聲音的傳播進行探究。科學態度目標:1.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樣方法完成對聲音傳播的探究,體會創新樂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了解聲音傳播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重 難 點】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器材準備】學生準備:石塊、紙杯、塑料線、毛線、細鐵絲、細銅絲、回形針、記錄單等教師準備:課件、水槽等【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讓學生觀看視頻并思考: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聲音?你有什么問題?學生根據問題思考,老鷹離我們那么遠,它們的叫聲是怎樣傳進我們的耳朵中來的?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交流。提示學生準備相關材料為上課做好準備。二、探究活動(一)聲音可以在哪些物體中傳播?1.出示隔著固體聽聲音的場景圖。2.出示敲鼓的場景圖。3.出示在水中用聲納誘捕魚的場景圖。4.出示“猜一猜:聲音在哪些物體中傳播?”和“設計方案,探究聲音在哪些物體中傳播。”5.提出問題:聲音可以在哪些物體中傳播?6.猜想假設:鼓勵學生大膽猜想。7.設計實驗方案。小組討論,制定實驗方案。8.出示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嗎?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在一張桌子的兩端,一個學生在桌子的一端輕輕地敲,另一個學生耳朵緊貼桌面的另一端傾聽聲音。通過實驗使學生認識到固體可以傳播聲音。注意:聽聲音時,要將另一個耳朵用棉花塞住。9. 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嗎?聲音能在氣體中傳播。可用多種方法.播放音頻(聽收音機,MP3等)或者視頻之類的,我們怎樣聽到聲音的,就是靠空氣傳播的。10.還可以在一個密封的玻璃種罩內放進一只電子鈴,用抽氣筒抽玻璃罩里的氣體直至真空,觀察現象。電子鈴的聲音越來越小,電子鈴在近似真空狀態下,幾乎聽不到聲音。通過抽空氣前后對比實驗,是學生認識到氣體能傳播聲音。(把玻璃罩換成拔罐,把電子鈴換成音樂賀卡的那個音樂發聲器也可。)11. 聲音能在液體中傳播嗎?潛水員能在海洋中聽到鯨魚和海豚的叫聲,將裝在防水套里的手機放入水槽,我們依舊能聽到鈴聲,這說明,聲音能夠在液體中傳播。通過研究認識液體能傳播聲音。12.學生交流匯報。小結:聲音能在固體、氣體、液體中傳播。13.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聲音能在固體、氣體、液體中傳播。那么聲音能向哪個方向傳播呢?我們可以在學校的各個角落聽到鈴聲,由此可見,聲音可以向各個方向傳播。當我叫一個同學時,其他在不同方向的同學也能聽到,這也說明聲音可以向各個方向傳播。……14.出示結論: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向各個方向傳播。(二)玩一玩“土電話”。1. 出示制作“土電話”所需材料。2.出示制作“土電話”的視頻。3.學生討論制作方法,然后分組制作。(把全班同學分為四大組,分別用棉線、銅絲、細鐵絲、塑料線做“簡易電話”)。4.出示玩“土電話”5.比較用棉線和銅絲做的“土電話”,哪種材料做的“土電話”聽到的聲音大些?發現:銅絲傳播聲音效果好些。6.把棉線做的“土電話”的棉線放松,與拉緊時聽到的聲音對比發現:拉緊的時候聲音大,放松時候幾乎聽不到聲音。鞏固練習我會填1.通過動手操作,我知道聲音能在( )中傳播。(傳播效果由好到差:固體>液體>氣體)傳播的方向是向著( )的,聲音不能在( )中傳播。2.物體( )發聲時,會引起周圍的空氣也跟著振動,形成了聲音的波浪",像水波可以向遠處傳播一樣,聲波也可以向遠方傳播。3.上課時,即使老師背對著你講課,你也能聽到聲音,這是因為聲音的傳播方向是向著( )。4.制作“土電話”時,用銅絲、鐵絲傳播聲音的比棉線、毛線更好些,棉線繃緊時聽到的聲音比放松時聲音( )。5.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的( )不同。(二)單選題1.聲音是以( )的形式傳播的。A.波 B.直線 C.氣流2.聲音傳播的特點有( )A.不能在液體中傳播 B.能在各種物體中傳播 C.只能在空氣中傳播3.利用棉線和紙杯制作的“土電話”,聲音主要是通過( )傳播到耳朵的。A.空氣 B.紙 C.棉線4.用擊打后的音叉輕輕觸及水面( )。A.水面產生水波 B.水面沒有任何變化 C.無法判斷5.上課鈴聲響,不同方位的同學都能聽到,這說明聲音向著( )傳播。A.四面八方 B.前后方向 C.左右方向(三)判斷題1.在月球上敲擊音叉,我們能夠聽到聲音。( )2.雨滴打在雨傘上,我們會聽到嗒嗒”的聲音,是因為聲音可以在水中傳播。( )3.隔墻有耳”說明固體能傳播聲音。( )4.聲音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本領不一樣。( )(四)簡答題為什么我們在學校的不同地方都能聽到鈴聲呢 五、拓展活動查閱資料,了解回聲產生的原因。【板書設計】誰能傳播聲音聲音能在固體、氣體、液體中傳播。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各個方向傳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