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大單元教學】9.3 大氣壓強課件(共32張PPT)+教學設計+八下第九章《壓強》大單元整體設計(人教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大單元教學】9.3 大氣壓強課件(共32張PPT)+教學設計+八下第九章《壓強》大單元整體設計(人教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大單元整體教學】物理學科人教版八年級下冊
第九章 分課時設計
課題 大氣壓強
課型 新授課 √ 復習課 試卷講評課 其他課
1.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是在學習了壓強和液體壓強知識后對壓強知識的延伸,也為后面學習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及氣體浮力奠定堅實基礎。知識結構上起承前啟后的作用,因此在本章中乃至力學部分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節的特點是:理論聯系實踐,是一節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好課程。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本節內容主要包括大氣壓強的存在證明、大氣壓強的測量、大氣壓強的應用。本節課要求學生運用受力分析的方法,認識大氣壓的存在,運用前一節《液體的壓強》的知識來測量大氣壓強的大小, 對大氣壓的大小形成具體、形象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多方面能力。
2.學習者分析 學生已學過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對壓強知識有所了解。但由于氣體看不見、摸不著,氣體的壓強也容易被人們忽視。大氣壓強更為抽象,雖然我們生活在大氣中,但卻很難感受大氣的存在,學生對大氣壓的認識不深甚至不正確,因此需要通過實驗和生活實例讓學生體驗到大氣壓的存在。用大氣壓解釋生產、生活中的現象,對學生來說難度也比較大。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聯系學生身邊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和訓練,以強化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規范表達的能力。
3.學習目標確定與教學重難點 (1)通過實驗或事例,體驗大氣壓強的存在,會用大氣壓強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現象;(2)了解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和估測方法,知道標準大氣壓的數值,認識氣壓計;(3)能說出大氣壓隨高度變化的規律,能說出液體沸點跟氣壓的關系。本節教學的重點是體驗大氣壓強的存在,知道大氣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教學難點設計多種方法證明大氣壓的存在,測量大氣壓大小的方法。
4.評價量表 《壓強》的評價量表任務列表任務要求(滿分:20分)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評價任務一:大氣壓強的存在觀察思考、舉例、動手參與和交流討論得出結果(10分)任務二:大氣壓的測量能夠理解托里拆利實驗測量大氣壓值的原理,能設計實驗測量大氣壓的值,知道大氣壓與高度的關系,沸點與氣壓的關系(10分)
5.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學習評價
任務一:引入新課
演示實驗:1.將紙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提醒學生注意觀察),放手后,可看到什么現象?(硬紙片掉下。)2.將玻璃杯裝滿水,仍用硬紙片蓋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暫不放手)。問:如果放手,會出現什么現象?放手后,可看到什么現象?3.將掛物鉤的吸盤壓在光滑的墻壁上,再將重物掛在鉤上,吸盤依然不會脫落。 觀察現象,針對問題積極思考、踴躍回答。 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用直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生活中與大氣壓有關的現象產生濃厚的興趣。
任務二:大氣壓強的存在
思考:地球周圍被厚厚的空氣層包圍著,這層空氣又叫大氣層。大氣是否受重力?大氣是否具有流動性?大氣對浸入其中的物體是否也有壓強?指出大氣對浸入其中的物體具有壓強,這個壓強就叫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與液體壓強一樣,大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指導學生做好以下小實驗:(1)“被吸住”的乒乓球:將礦泉水瓶裝滿水后把一個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過來后,松開按乒乓球的手,你看到的現象是什么?想一想為什么?(2)“瓶吞蛋”:將比瓶口直徑略大的雞蛋放在瓶口,觀察現象;再將點燃的棉花放入瓶中,迅速把雞蛋放在瓶口,觀察現象。(3)“吸盤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用兩個吸盤相對用力擠壓,再往外側拉,你的感受怎樣?這是什么原因? 學生回答:液體受重力作用且有流動性,因而對浸入其中的物體有壓強。大氣與液體一樣,也受重力作用且有流動性,因而對浸入其中的物體有壓強。學生做實驗,描述實驗現象,并回答問題。 運用類比進行思考,學生易于接受新知識。有意識地設計實驗,讓學生親自參與,進一步拉近物理與學生的距離。 【評價標準】觀察思考、舉例、動手參與和交流討論得出結果(10分)對于觀察到的現象不能完整地描述(8分)不愿意參與到小組活動(6分)
任務三:大氣壓的測量
演示:用玻璃杯裝滿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離開水面,下同),觀察杯中水是否充滿?接著換用量筒和細長玻璃管,重復上述過程。學生討論:你觀察到了什么現象?是什么原因使水能隨著容器上升?如果容器足夠長,水能否升高到任意高度?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測量大氣壓的思路:可以利用液體壓強間接測量大氣壓。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長,所以,人們就選擇了密度大的液體──水銀,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實驗。多媒體展示:托里拆利實驗的過程,讓學生思考:開始時,水銀為什么會下降?什么時候停止下降?如何計算大氣壓的值?引導學生討論:托里拆利實驗中水銀柱的高度與玻璃管的粗細、傾斜與否、上提、下壓是否有關?如果玻璃管上端敲破一個洞,管內的水銀將會向上噴出還是向下落回水銀槽?提問:還有其他的方法粗略測量大氣壓嗎?學生閱讀:氣壓計并了解其作用。了解大氣壓與高度的關系。演示:液體沸點與氣壓的關系。通過實驗,讓學生知道:液體液面上方的氣壓越大,液體的沸點就越高;氣壓越小,沸點越低。了解高壓鍋的道理。利用視頻展示活塞式抽水機的工作過程和原理。 經過討論之后,使學生認識到:水能隨著容器上升的原因是由于大氣壓大于管中的水壓。當管內水壓等于外界大氣壓時,管內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滿整個管子了。通過測量大氣壓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可以間接地測量大氣壓的大小。 剛開始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大于大氣壓,所以水銀會下降。當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等于大氣壓時,水銀會停止下降。所以大氣壓就等于760mm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學生討論得出:因為,液體壓強與水銀柱的高度有關,而水銀柱的高度與玻璃管的粗細、傾斜與否、上提、下壓無關。破洞后的玻璃管與水銀槽成了連通器,管內的水銀將向下落回水銀槽。動手做實驗,估測大氣壓。學生討論可用哪些方法?(1) 器材:吸盤、彈簧測力計; 原理:p=F/S思路:(由學生交流討論,再整理)(2) 器材:注射器、彈簧測力計、刻度尺; 原理:p=F/S思路:(由學生交流討論,再整理) 托里拆利實驗的巧妙之處在于利用大氣壓托起液體,通過測量大氣壓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間接地測量大氣壓的大小。為了降低學生認識的難度,有必要增加幾個過渡性的實驗。讓學生合作討論,設計測量大氣壓的實驗,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驹u價標準】能夠理解托里拆利實驗測量大氣壓值的原理,能設計實驗測量大氣壓的值,知道大氣壓與高度的關系,沸點與氣壓的關系(10分)不能理解托里拆利實驗測量大氣壓值的原理,能設計實驗測量大氣壓的值,知道大氣壓與高度的關系,沸點與氣壓的關系(8分)不能理解托里拆利實驗測量大氣壓值的原理,不能設計實驗測量大氣壓的值,知道大氣壓與高度的關系,沸點與氣壓的關系(6分)
6.板書設計一、大氣壓的存在1.證明大氣壓存在的例子:覆杯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2.大氣壓的方向3.大氣壓產生原因二、大氣壓的測量1.測量實驗:托里拆利實驗2.標準大氣壓:p0=1.013×105 Pa3.大氣壓與高度的關系:大氣壓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小4.對沸點的影響:液體的沸點隨著液體上方大氣壓的增大而升高
7.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1.為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小明將塑料杯裝滿水做紙片覆杯實驗,如圖甲,如果用圓規的針尖在紙片上戳了很多小孔,水 流下來;如圖乙,如果杯底有一個小孔,輕輕移開手指,水 流下。(選填“會”或“不會”) 【答案】 不會 會【詳解】[1]當用圓規的針尖在紙片上戳了很多小孔,由于塑料杯內部與塑料杯外隔絕,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水不會流下來。[2]當塑料杯頂端被扎破一個小孔時,塑料杯中水上方的大氣壓與紙片下方的大氣壓相等,塑料杯中的水和紙片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會下落。2.如圖,小明在做“瓶吞雞蛋”實驗,他先在瓶里鋪一層沙子,然后在瓶中放入少許點燃的酒精棉,瓶內棉團停止燃燒后,瓶內壓強變 (選填“大”或“小”),雞蛋在 的作用下進入瓶中。 【答案】 小 大氣壓【詳解】[1][2]在瓶里鋪一層沙子,然后在瓶中放入少許點燃的酒精棉,再用剝了殼的雞蛋堵住瓶口,過一會兒瓶內的酒精棉熄滅,瓶內溫度降低,瓶內氣壓減小,瓶外大氣壓強大于瓶內氣壓,雞蛋被大氣壓壓入瓶內,實驗表明大氣壓的存在。3.如圖所示是托里拆利實驗操作流程,在將玻璃管倒立在水銀槽中后,玻璃管中的水銀柱下降一段就不再下降,此時玻璃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約76cm,這是 支撐著這段水銀柱;若把玻璃管稍稍傾斜,水銀柱的高度 (選填“變高”“變低”或“不變”)?!敬鸢浮? 大氣壓 不變【詳解】[1]利用托里拆利實驗裝置測量大氣壓時,開始要在水銀管內灌滿水銀,這樣可以將管內空氣全部排出,保證管內水銀上方為真空,管外水銀面的上方是空氣,玻璃管中的水銀柱受重力作用而下降,水銀柱下降一段距離后就不再下降,此時玻璃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約76cm,這是大氣壓支撐著這段水銀柱。[2]大氣壓支撐的水銀柱的高度只于大氣壓的高低有關,與玻璃管的粗細、長短、傾斜程度、以及水銀槽中水銀的多少無關,所以將玻璃管傾斜,水銀柱的高度將不變。4.如圖“估測大氣壓的值”這一實驗應用的原理是 ,在測量F這一物理量時,把注射器活塞推至底端是為了 ,在測量S這一物理量時,首先要讀出注射器的容積V,再用刻度尺測出 的長度L,即可求出受力面積,這里的S是指圖中 (A或B)的面積。 【答案】 排盡筒內氣體 全部刻度 B【詳解】[1]本實驗的原理是:拉動活塞需要的力與大氣壓作用在活塞上的力大小相等,然后根據求出大氣壓強的值。[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向注射器筒的底端,目的是排盡筒內的空氣,減小測量誤差。[3][4]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長度記為L,讀出注射器的容積,則活塞的橫截面積,這里的面積S是指圖中B的面積。5.在海拔五千多米的某邊防哨所,戰士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使用壓力鍋做飯,這是因為高山上氣壓 (選填“高”或“低”),壓力鍋可以 (選填“增大”或“減小”)鍋內的氣壓,從而 (選填“提高”或“降低”)水的沸點?!敬鸢浮? 低 增大 提高【詳解】[1][2][3]因為氣壓與海拔高度有關,海拔越高,氣壓越低,水的沸點和大氣壓強有關,大氣壓越低,沸點越低。在海拔五千多米的某邊防哨所,大氣壓強比較低,所以沸點低于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食物難以煮熟,所以戰士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使用壓力鍋做飯,增大鍋內的氣壓,從而提高水的沸點。6.如圖,是小明同學自制的“氣壓計”。從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氣體,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位置如圖所示。如果拿著此“氣壓計”從地面到教學樓樓頂,玻璃管內水柱液面會 (選填“上升”“不變”或“下降”);此“氣壓計” (選填“屬于”或“不屬于”)連通器。 【答案】 上升 不屬于【詳解】[1]海拔越高,大氣壓越小,此“氣壓計”從地面到教學樓樓頂,外部大氣壓強減小,玻璃管內水柱液面會往上移動一段距離。[2]此“氣壓計”瓶內氣體與外部不連通,只有管內氣體開口,所以不屬于連通器。7.大氣壓與生產、生活、科研緊密相連,下面幾個選項中分析不正確的是( ?。〢.液壓機是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B.人吸氣時,肺的容積增大,肺內空氣壓強變小,大氣壓將外部空氣壓入肺內C.做托里拆利實驗時,若有空氣進入管內,則測出的大氣壓值比實際值偏小D.醫生把注射器的針頭插入藥液,提起活塞把藥液吸入針管,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答案】A【詳解】A.液壓機是利用了液體壓強工作的,故A錯誤;A符合題意;B.人吸氣時,肺的容積增大,肺內空氣壓強變小,大氣壓將外部空氣壓入肺內,故B正確;B不符合題意;C.做托里拆利實驗時,若有空氣進入管內,空氣對水銀柱有向下的壓力,則測出的大氣壓值比實際值偏小,故C正確;C不符合題意;D.醫生把注射器的針頭插入藥液,提起活塞把藥液吸入針管,針管內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大氣壓將液體壓入,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故D正確;D不符合題意。故選A。8.如圖所示是一種“吸盤式”掛衣鉤,將它緊壓在平整、光潔的豎直玻璃上,可掛衣帽等物品,它的主要部件是一個“橡皮碗”。下面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〢.被玻璃“吸”住后,“橡皮碗”內的氣壓小于大氣壓B.“橡皮碗”內擠出的空氣越少,吸盤貼在玻璃上就越緊C.在3樓和30樓,把同一“吸盤式”掛衣鉤,同樣緊壓在相同平整、光潔的豎直玻璃上,在3樓掛的衣服重力可以更大一些D.“橡皮碗”不能緊貼在粗糙的水泥墻壁上,因為粗糙的水泥墻壁與吸盤之間有縫隙、會漏氣【答案】B【詳解】A.掛衣鉤要固定在玻璃上,需要先用力擠壓塑料皮碗,把皮碗內的空氣擠出,皮碗內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這樣皮碗就被外界的大氣壓緊壓在了玻璃或墻壁上,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皮碗內擠出的空氣越少,皮碗內壓強越大,內外氣壓差越小,吸盤貼在玻璃上就越松,故B錯誤,符合題意;C.在3樓和30樓,大氣壓隨高度的升高而減小。把同一“吸盤式”掛衣鉤,同樣緊壓在相同平整、光潔的豎直玻璃上,在3樓大氣壓較大,摩擦力較大,掛的衣服重力可以更大一些,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如果將掛衣鉤緊貼在粗糙的水泥墻壁上,粗糙面與吸盤之間有縫隙、會漏氣,使內外氣壓相等,在掛衣鉤的自重作用下,將滑下來,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9.如圖是伽利略制造的第一個溫度計的形狀,若外部氣壓不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〢.當氣溫升高時,球形容器內氣體體積膨脹,玻璃管內液面下降B.當氣溫升高時,球形容器內氣體體積縮小,玻璃管內液面上升C.當氣溫降低時,球形容器內氣體體積縮小,玻璃管內液面下降D.當氣溫降低時,球形容器內氣體體積膨脹,玻璃管內液面上升【答案】A【詳解】氣體有著較突出的熱脹冷縮的性質,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球形容器內氣體的體積會有明顯的變化,當外界氣溫上升的時候,球形容器內的氣體受熱膨脹,由于容器密閉,所以球形容器內氣體的壓強增大,使玻璃管內的液面下降;反之,當外界氣溫下降的時候,球形容器內的氣體收縮,由于容器密閉,所以球形容器內氣體的壓強減小,使玻璃管內的液面上升,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
8.教學反思與改進大氣壓概念比較抽象,學生感受不像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那么直觀,因此教學過程中注重聯系實際,加強實驗,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和隨手可得的小實驗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感性認識,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托里拆利實驗測量大氣壓的原理需用液體傳遞壓強的特點來理解,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有困難,利用二力平衡來理解測量大氣壓的原理,為什么大氣壓等于高為760mm汞柱產生的壓強? 在教學中結合了多媒體課件,對學生科學探究過程進行引導,以降低探究難度。重視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教育,從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出發,創設問題情景引入課題,不僅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又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作業設計
9.3大氣壓強課時作業(時間:20min)
【基礎訓練】
知識點1:大氣壓強的存在
1.如圖所示為民間的撥火罐,玻璃罐能夠緊緊吸附在人身體上是利用了 的知識, 實驗首先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 實驗首先測出了大氣壓強的值。
【答案】 大氣壓(強)或氣壓 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詳解】[1]撥火罐,是先將火罐內的氣體排出導致火罐內的氣壓減小,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將火罐壓在人的身體上。
[2]根據氣體壓強的相關知識點可知,馬德堡的市長最先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稱為馬德堡半球實驗。
[3]意大利物理學家托里拆利,利用水銀測出了標準氣壓值,稱為托里拆利實驗。
知識點2:大氣壓的測量
2.一個標準大氣壓約等于 帕,可支持 米汞柱。熱氣球上常用的高度計實際上是將 (填寫儀器名稱)經重新標度后直接顯示海拔高度的。
【答案】 1.013×105 0.76 氣壓計
【詳解】[1][2]托里拆利首次用實驗測定了大氣壓強的值,一個標準大氣壓約等于1.013×105Pa,可支持760mm,即0.76m汞柱。
[3]大氣壓與高度有關,高度越低,大氣壓強就越大,熱氣球上常用的高度計實際上是將氣壓計經重新標度后直接顯示海拔高度的。
3.如圖所示,在裝有適量水的盤子中央,固定一支點燃的蠟燭,然后將一個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蠟燭火焰因缺氧很快熄滅,此時,盤中的水在 的作用下進入杯中,杯內外水面高度差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答案】 大氣壓 增大
【詳解】[1][2]蠟燭在杯內燃燒時,消耗杯中的氧氣,使杯中的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盤中的水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入杯中,杯內外水面高度差將增大。
【能力提升】
一、填空題
1.創意改變生活。如圖所示的是一種蛋白蛋黃分離器,使用時手用力捏硅膠管,使硅膠管發生 ,管內部分空氣被排出;把管口對準蛋黃,手指松開一些,蛋黃就會在 的作用下進入管內,從而實現蛋白蛋黃分離。
【答案】 形變 大氣壓
【解析】略
2.如圖甲所示,用吸管從瓶子中吸飲料的過程中,先把吸管內的部分空氣吸走,管內的氣壓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氣壓,使飲料上升到嘴里;如果把瓶子密封起來,如圖乙所示,則飲料 (選填“能”或“不能”)吸到嘴里,這時瓶內液面上方與大氣是 (選填“相通”或“不相通”)的。
【答案】 小于 不能 不相通
【詳解】[1][2][3]用吸管從瓶子里吸飲料時,先把吸管內的部分空氣吸走,管內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飲料在管內外壓強差的作用下被壓入吸管,上升到嘴里,所以是大氣壓使飲料上升到嘴里;如果把飲料瓶密封起來,瓶內液面上方與大氣不相通,不會產生管內外的壓強差,則飲料不能吸到嘴里。
3.如圖甲所示是小明用水銀做托里拆利實驗時測量的數據,則此時的大氣壓強相當于 mm高的水銀柱產生的壓強;若將玻璃管從豎直位置稍稍向右傾斜,則玻璃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如圖乙所示,小明制成一個簡易的氣壓計,把它從山腳帶到山頂,則玻璃管內水柱的高度將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答案】 755 不變 升高
【詳解】[1]在托里拆利實驗中,大氣壓強等于玻璃管內外水銀柱高度差產生的壓強;根據圖片可知,此時水銀槽液面上方水銀柱的高度為755mm,則此時大氣壓強相當于755mm高的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2]若將玻璃管從豎直位置稍稍向右傾斜,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可知,當大氣壓強不變時,水銀柱內外高度差不變。
[3]將氣壓計從山腳拿到山頂時,大氣壓強減小,根據p內=p大+p水可知,此時水柱壓強增大,根據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可知,此時水柱高度將升高。
4.學習了大氣壓強的知識后,小亮自制了一個如圖所示的氣壓計,先向瓶中裝入適量的水,塞緊瓶塞后,通過細玻璃管向瓶中吹入適量空氣,使細玻璃管中的液面 (選填“高于”或“低于”)瓶中液面,當他將自制氣壓計由樓下拿到樓上時發現細玻璃管中液面 (選填“上升”或“下降”),說明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若他將這個瓶子裝滿水,戴著隔熱手套捏瓶子,發現細玻璃管中液面也能上升,說明力能使物體發生 。
【答案】 高于 上升 減小 形變
【詳解】[1]向瓶內吹入少量氣體后,瓶內氣體質量增加,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因為瓶內氣壓等于外界大氣壓加上水柱產生的向下的壓強,所以瓶內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使細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于瓶中液面。
[2][3]大氣壓隨著高度的增大而減小,小亮將自制氣壓計由樓下拿到樓上時,因外界氣壓小于瓶內氣壓,因此細玻璃管中液面升高。
[4]將這個瓶子裝滿水,戴著隔熱手套捏瓶子,發現細玻璃管中液面也能上升,隔熱手套排除了溫度對液體的影響,所以水柱升高是因為瓶子發生了形變造成的,說明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
二、單選題
5.如圖所示的現象中,沒有利用大氣壓的是(  )
A.瓶吞雞蛋
B.盆景水位保持一定
C.馬德堡半球實驗
D.潛水員潛水
【答案】D
【詳解】A.當雞蛋放入瓶口時,瓶內空氣被壓縮,氣壓減小,同時雞蛋外面的大氣壓力保持不變。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雞蛋被擠入瓶內,利用了大氣壓原理,故A不符合題意;
B.當把裝滿水的瓶放入盆景的水中時,由于大氣壓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所以瓶中的水不會流出來;當盆景中的水由于蒸發和盆景的吸收,水面下降瓶口露出水面時,一部分空氣進入瓶中,瓶中的氣壓變大,則瓶中的水就要向外流,一旦瓶口再次被水淹沒,瓶中的水又停止外流,這樣盆景中的水就可以保持一定高度,利用了大氣壓原理,故B不符合題意;
C.馬德保半球實驗中,將兩個半球之間的空氣抽出,球內部的壓強小于外界壓強,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球很難被拉開,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故C不符合題意;
D.潛水員潛水時,深度越深,受到的液體壓強越大,與大氣壓無關,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6.如圖所示,在標準大氣壓下,三支試管插入水銀槽中都封閉了一部分氣體。試管中被封閉的氣體壓強中最小的是( ?。?br/>A.甲試管 B.乙試管
C.丙試管 D.甲乙丙試管中被封閉的氣體壓強均相同
【答案】C
【詳解】設大氣壓強為p0,根據力平衡知識可知,封閉氣體產生的壓強與水銀柱產生的壓強之和等于大氣壓,故有
p0=p水銀+p氣
由圖可知,試管中水銀柱的高度關系為
h甲根據p=ρgh可知,水銀柱產生的壓強關系為
p水銀甲外界大氣壓強p0相等,所以有
p氣甲>p氣乙>p氣丙
故被封閉的氣體壓強中最小的是丙試管,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如圖是一種“天氣預報瓶”。側面玻璃管的上端開口,與大氣相通。玻璃管下端與密封的玻璃球相通。當陰雨天氣來臨時,玻璃管內液面會上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裝置構成一個連通器
B.玻璃管內液面上升時,外界大氣壓減小
C.玻璃管越粗,越容易看出天氣變化
D.當兩側液面相平時,瓶內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
【答案】B
【詳解】A.由圖可知,該瓶底部連通,但玻璃球上端沒有開口,所以不是連通器,故A錯誤;
B.球內氣壓為,外界大氣壓為,玻璃管內水壓為,由于存在平衡關系,可視為不變,故玻璃管液面上升時,變大,說明大氣壓減小,故B正確;
C.因該玻璃瓶中液體的體積一定,則玻璃管越細時,水柱的液面變化明顯,所以越容易看出天氣的氣壓變化,故C錯誤;
D.由于存在平衡關系,玻璃管和玻璃球液面相平時,,說明瓶內氣壓等于外界大氣壓,故D錯誤。
故選B。
8.如圖是活塞式抽水機工作的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A.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來工作的
B.在圖甲中,當用力在Q處向下壓手柄PQ時,手柄上的P點受到的作用力豎直向上
C.在圖乙中,在Q點向上抬手柄PQ時,閥門B由于受液體壓力而關閉,水被阻不能向下流動
D.這樣的抽水機提升水的最大高度約為10m
【答案】B
【詳解】A.抽水機是先將筒內的空氣排出,使其內部壓強較小,水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到高處,所以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工作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在圖甲中,當用力在Q處向下壓手柄PQ時,手柄上的P點對活塞一個向上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活塞對P的作用力是向下的,故B錯誤,符合題意;
C.在圖乙中,在Q點向上抬手柄PQ時,閥門B由于受液體壓力而關閉,形成一個閉合的空間,所以水被阻不能向下流動,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來工作的,已知大氣壓強為,水的密度,則由可得
則一標準氣壓能支持10m高的水柱,故抽水機提升水的最大高度約為10m,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三、實驗題
9.如圖所示是托里拆利實驗,根據圖示完成下面的問題。
(1)實驗中,測得該地的大氣壓相當于 m水銀柱所產生的壓強;
(2)已知海拔越高,氣壓越低。若想使水銀柱的高度變為740mm,則應到海拔更 (選填“高”“低”)的地方進行實驗;
(3)實驗中,若傾斜玻璃管至如圖丁所示,則水銀柱的高度將 ,水銀柱的長度將 ;(兩空均選填“變長”“變短”或“不變”)
(4)若實驗過程中,玻璃管中的水銀沒有裝滿,管中混入少了的空氣,則所測量的大氣壓值比真實值要 ;(選填“偏大”或“偏小”)
(5)如圖丙,實驗中不小心將玻璃管的頂部打破,則你能看到的現象是 ;(選填“液柱下降”或“液柱向上噴出”)
(6)若同學們用圖己中B注射器、量程為0~5N 的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等相關用品測量大氣 壓,當彈簧測力計被拉到5N,活塞仍沒有滑動。可改用圖己中的 (選填A或B或C)注射器。
【答案】 0.75 更高 不變 變長 偏小 液柱下降 C
【詳解】(1)[1]由圖中數據可知,水銀柱的高度為750mm即0.75m。
(2)[2]若想使水銀柱的高度變為740mm,則需要外界大氣壓減小,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因此應到海拔更高的地方進行實驗。
(3)[3][4]根據托里拆利實驗可知,外界氣壓不變時,水銀柱的高度不變,因此若傾斜玻璃管至如圖丁所示,則水銀柱的高度將不變,水銀柱的長度將變長。
(4)[5]實驗時管中不慎進入少量空氣,則空氣會產生一定的向下的壓強,使管中水銀柱高度減小,則所測量的大氣壓值比真實值要偏小。
(5)[6]將玻璃管的頂部打破了一個小孔后,玻璃管上方也受到大氣壓的作用,所以試管中水銀會下降到與管外水銀相平為止。
(6)[7]因為大氣的壓強是一定的,根據公式F=pS可知,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也會越小,所以當彈簧測力計量程不夠時,可換用小量程注射器。
故選C。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八年級物理大單元整體設計
第九章《壓強》
一、單元內容分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壓強》是力學部分的重要章節,它既是對已學過的質量、密度、重力等知識的綜合應用,也是今后學習《浮力》的基礎,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本章分為四部分內容:壓強、液體的壓強、大氣壓強和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壓強主要內容包括壓強的概念、實驗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壓強公式及其應用和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液體的壓強主要內容包括液體壓強的特點、研究液體內部的壓強、液體壓強的大小和連通器;大氣壓強主要內容證明大氣壓的存在、大氣壓的測量及其應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主要內容包括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飛機的升力。這些知識點之間相互聯系,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注重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壓強的相關知識。
教材在內容的編排上是由淺入深,先建立理論基礎再應用到實踐中,并盡量安排較多的探究性的學習,這些探究性學習活動,具有操作方便、規律性強、容易獲得結論的特點,適宜初中學生探究。通過實驗與實踐活動,學生將更加深入地了解壓強的原理及應用。在本章中,學生將進行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測量液體的壓強等實驗活動,培養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力。同時,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案例進行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在本章中,教材還安排了許多在日常生活中與壓強相關的現象,如吸管吸飲料的原理、真空吸盤的利用等,通過對這些現象的學習,增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
二、本章課標要求
本章內容屬于課程標準中課程內容的第二個一級主題“運動和相互作用”,是該主題下的二級主題“機械運動和力”中的部分內容。內容標準要求如下:
2.2.7 通過實驗,理解壓強。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并了解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例8估測自己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
2.2.8 探究并了解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知道大氣壓強及其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了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例9了解鐵路站臺上設置安全線的必要性。
三、本章核心素養
物理觀念:壓力、壓強、減小或增大壓強、液體壓強的特點、液體壓強的大小、連通器、大氣壓強、大氣壓強的測量、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飛機的升力。
物理思維:通過蚊子和駱駝的對比,可以知道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經歷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過程,培養學生提出質疑、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日常生產生活中的現象分析,總結出減小或增大壓強的方法,進而能夠解釋生活中相關現象。通過生活中洗菜池洗菜時,產生疑問、設計實驗和制定計劃、進行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分析歸納得出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培養學生提出觀點,分析綜合的能力。通過建立物理模型,推導得出液體壓強的大小計算公式,培養學生建構物理模型、分析概括的能力。通過生活中的吸飲料、吸盤等,知道大氣壓的存在;通過大氣壓把鐵桶壓扁,知道大氣壓的數值很大。從而提出問題大氣壓究竟有多大?通過巧妙設計實驗,記錄實驗數據,通過計算得出大氣壓的數值。通過吹氣時硬幣向上“跳”的現象,提出猜想:是不是氣體的壓強與氣體的流速有關系?設計實驗、科學論證得出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科學探究: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研究液體內部壓強,驗證大氣壓存在的實驗、大氣壓的測量、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實驗。
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經歷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研究液體內部的壓強,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精神,鍛煉學生對待科學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良好品質。通過學習增大和減小壓強、液體壓強的特點、連通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等,讓學生了解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對科學探索的欲望。
四、本章教學目標
(一)內容目標:
1.知道壓力的概念
2.知道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的關系;
3.知道壓強的概念,能用壓強的計算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4.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能解釋相關現象;
5.知道液體內部存在壓強和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能解釋相關現象;
6.能推導得到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能用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7.知道連通器的原理,了解連通器的應用;
8.知道大氣壓強存在;
9.能粗略測量大氣壓,了解大氣壓的應用;
10.知道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了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的應用;
11.了解飛機的升力。
(二)學業目標:
1.通過對本章內容的學習,讓學生知道物理來源與生活,也能應用于生活。
2.通過液體的壓強,讓學生了解我國的科學技術發展,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思維使命擔當。
五、教學重點
1.壓強的概念和計算;
2.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解釋相關現象;
3.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
4.液體壓強的大小和計算;
5.連通器原理和應用;
6.大氣壓強的存在和測量。
六、教學難點
1.設計實驗制訂計劃,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數據,得出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的關系;
2.研究液體內部壓強的實驗過程和得出結論;
3.液體壓強的計算。
七、學情分析和建議
八年級學生在學習本章知識以前,已經比較系統地學習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測量和二力平衡,對這些知識都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在日常生活中對這些概念都有所接觸或使用,并不陌生,但是很少進行系統的觀察和深入的思考,特別對壓強的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更顯認識不足、理解不深。在實際教學當中,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堂,注意從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現象引入教學內容,并創造條件,讓學生經歷科學與生活的關系,激發學生探究壓強的興趣,促進學生自身的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另外,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是否提高需要掌握。雖然初二上學期已經學習了速度和密度的相關計算,但是對于數學知識中科學計數法的使用尚不熟練,在學習密度那一章節已經有所體現,所以清楚地了解學生數學運算能力是否提高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也為后續的液體壓強及浮力的計算打下扎實的基礎。最后,學生通過前期知識的學習,動手操作能力已經有一定的基礎,具備了探究意識,并且認識到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有了實驗意識。但是由于惰性心理的束縛,學生懶得動手、懶得思考、懶得研究。至于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動手做實驗,這都需要課前進行深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八、本章活動主題
設計有關壓強的小實驗,如圖所示,能抓起瓶子的氣球、吹不大的氣球、吹不滅的蠟燭等。
九、整體教學課時安排
單元主題 任務 問題 活動
壓強 任務一:壓強(1課時) 問題1: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以及和它們的關系是怎樣? 活動一:做出圖中壓力的示意圖,總結得出圖中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力的共同特點?;顒佣禾骄坑绊憠毫ψ饔眯Ч囊蛩?。
問題2:壓強的計算公式是什么?在利用公式計算時需要注意什么? 活動一:生自主閱讀課本,得出壓強的概念、公式、單位。完成課堂訓練。
問題3:怎樣增大或減小壓強? 活動一:討論圖片中是增大壓強還是減小壓強?;顒佣河懻撚心男┓椒梢栽龃髩簭姡男┓椒p小壓強?;顒尤号e例日常生產生活中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的實例。
任務二:液體的壓強(2課時) 問題1:液體內部存在壓強嗎?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時怎樣? 活動一:在一個兩端開口的玻璃管底端扎好橡皮膜,逐漸加水觀察現象。
問題2:液體壓強的大小怎樣計算? 活動二: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
問題3:連通器的原理是什么?連通器有哪些應用? 活動三:舉例連通器在實際生活的應用,并討論一艘輪船如何通過三峽船閘。
任務三:大氣壓強(1課時) 問題1:大氣壓強存在嗎? 活動一:進行覆杯實驗、瓶吞雞蛋實驗、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顒佣河懻摻忉屔钪械拇髿鈮含F象。
問題2:如何測量大氣壓強的大??? 活動一:利用吸盤、彈簧測力計粗略測量大氣壓的值。活動二:利用注射器、彈簧測力計粗略測量大氣壓的值。
問題3:哪些因素會影響大氣壓的大?。看髿鈮河心男?? 活動一:利用自制氣壓計,觀察大氣壓隨高度的變化。
任務四: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1課時) 問題1:流體壓強與流速有什么樣的關系? 活動一:完成硬幣跳高實驗,并簡單解釋原因?;顒佣禾骄繗怏w、液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顒尤河懻摬⒔忉屔钪杏嘘P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的現象。
問題2:飛機如何獲得升力? 活動一:閱讀教材,討論飛機是如何獲得升力。
十、學習評價量化表
評價指標 評價等級即分值 得分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優秀 良好 合格 自評 他評 師評
活動態度(20%) 學習興趣 對本課有濃厚的學習興趣 對本課有較高的學習興趣 對本課的學習興趣一般
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認真負責,努力完成預定任務 認真參與,在同學的協助下努力實現預定任務 認真參與,在同學的協助下努力未能全部實現預定任務
合作交流(20%) 與人合作 主動和同學配合,分工合作,樂于幫助同學 能和同學配合,做好自己分內的事 有需要時才和同學合作,喜歡個人學習
與人溝通 態度謙虛,認真傾聽同學意見,能合作解決問題 會傾聽同學意見,基本能和同學合作解決問題 不太喜歡發言和傾聽同學意見,不喜歡和同學合作解決問題
探究實驗(30%) 動手操作 能熟練操作實驗器材,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實驗任務 操作器材叫熟練,能夠完成實驗任務,但有缺陷 不能熟練操作實驗器材,不能完成實驗任務,或效率太低
分析歸納 根據實驗現象和數據能夠快速地分析歸納得出結論,并能和同學交流反思 能根據實驗現象和數據得出實驗結論,不能和同學交流反思 能記錄現象和數據,不能得出對應的結論,或不能得出完整的結論
學習成果(30%) 獲取知識 能夠完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能完全理解本節課重難點 基本能完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能在老師或同學的協助下理解本節課重難點 基本能完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不能完全理解本節課重難點
熟練運用 能夠獨立、快速完成課堂或課后練習,能運用所學內容解釋一些實際問題 能夠在老師或同學的幫助下完成課堂或課后練習,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不能完成全部的課堂或課后練習,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存在較大困難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丰市| 遂平县| 济阳县| 南宁市| 新密市| 锦屏县| 定州市| 密云县| 威宁| 浪卡子县| 武宣县| 桓台县| 英吉沙县| 钟山县| 水富县| 利川市| 富民县| 阿坝| 东至县| 福清市| 蒙山县| 札达县| 宁国市| 汤原县| 句容市| 华坪县| 仁怀市| 开平市| 叙永县| 海淀区| 武安市| 光山县| 东港市| 钟山县| 东至县| 鹰潭市| 宜君县| 永宁县| 隆化县| 高邑县|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