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草原放牧這些是我認識的民族樂器!古箏嗩吶二胡笛子認識琵琶琵琶,是中國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琵琶的音域廣闊,發音清脆明亮,富于顆粒性,音色穿透力強。中國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著名詩句“大珠小珠落玉盤”生動地形容了琵琶的音色特點。在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歷史長卷上,琵琶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畫上了濃墨重彩 、璀璨光芒的一筆。琴頭弦軸相品面板弦覆手琵琶《草原放牧》選自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是作曲家吳祖強、王燕樵、劉德海將我國傳統民族樂器琵琶作為主奏樂器,與西洋管弦樂隊結合,來表現蒙族孩子龍梅和玉榮在暴風雪中英勇地保護集體財產羊群的動人故事。全曲共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草原放牧、與暴風雪搏斗、在寒夜中前進、黨的關懷記心間、千萬朵紅花遍地開。今天欣賞的《草原放牧》是這部琵琶協奏曲的第一部分。CONTENT020304樂曲結構呈示部草原放牧與暴風雪搏斗展開部在寒夜中前行插部性段落黨的關懷記心間展開部千萬朵紅花遍地開再現部聽一聽從這段音樂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樣的情緒、速度、節奏?為我們描繪了怎樣的畫面?樂段主題一情緒速度節奏風格情境歡快活潑中速、稍快密集型、具有舞蹈性短調小姐妹快樂放牧,富有朝氣的少年形象在這段音樂中,圓號、樂隊、琵琶是怎樣表現音樂的?0203奏出主導音調琵琶和樂團奏出互相呼應的節奏演奏過渡句,引出琵琶的主導音調引子過后,奏出第一主題聆聽 模唱X X X X X X X X X24音樂中正是出現了大量這樣密集型節奏,營造出了策馬奔騰的畫面。讓我們隨著音樂,踏著節奏,舞動起來,感受這歡樂的旋律!12356民族羽調式音階蒙古族民歌采用中國音樂體系,最常用的就是羽調式,節奏鮮明,具有兒童音樂的特點。。6在這段樂曲中,一共出現了幾次主旋律?演奏樂器有什么不同?①②③④⑤一共出現了五次,每一次都發生了變化。這五次演奏形式中有琵琶主奏的,也有與樂隊合奏的,還有琵琶與樂隊一起協同演奏的,剛柔結合,更具顆粒性和旋律性,這就是琵琶協奏曲的特點。聽一聽 跳一跳從這段音樂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樣的情緒、速度、節奏?為我們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讓我們隨著音樂,身體自由舞動,感受蒙古長調的悠揚。樂段情緒速度節奏風格情境主題二優美抒情中速稍慢寬松型長調草原的秀麗風光和兩姐妹的小英雄形象在這段音樂中,樂隊和琵琶是怎樣表現音樂的?先由琵琶演奏,琵琶長輪的碎音與弦樂若斷若續的伴奏形成鮮明的對比,內蒙民歌和馬頭琴在唱、奏中所特有的三度顫音,在琵琶演奏中得到發揮。接著,在甜潤優美的雙簧管變化重復這個抒情歌唱的主題后,琵琶、木管與弦樂競相贊美,歌頌社會主義的新草原,抒發對自己家鄉的熱愛,從而使音樂達到了這一部分的高潮。輪指輪指是琵琶的一種演奏技法。通過輪指演奏出來的琴聲,音色更飽滿,顆粒性的旋律能成為歌唱性的旋律。在第二主題中,琵琶長輪的碎音與弦樂的伴奏使得整個樂段聽起來音調寬廣起伏,氣息悠長。聆聽全曲聽一聽樂曲第一、二段旋律,在速度、情緒上有什么變化?拓展延伸你能聽出琵琶的聲音嗎?古箏笛子古琴琵琶今天我們一起聆聽了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的第一部分《草原放牧》,琵琶獨有的音色和弦樂隊的搭配,帶我們走進了那片美麗的大草原,看到英雄的兩姐妹快樂地放牧!同學們在課余時間可以去聆聽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的完整樂章,學習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精神!美麗的大草原有動人的故事,也有美妙的音樂,這更讓我們感受到了民族音樂的魅力!課堂小結感謝觀看 感謝指正THANK YOU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