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2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學習目標 1.認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改革開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意義、改革開放的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意義,認識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順應歷史發展規律的。3.了解我國近年取得的偉大成就,自覺投身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的建設中去,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1.新中國成立的政治意義: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______和______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__________前提和制度基礎。2.社會主義革命新時期過渡時期的建設和探索過渡時期的時間 1953年12月,黨中央提出,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總任務 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________,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政治成就 1954年,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頒布,這是我國在__________建設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基本完成 1956年底,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__________發生了根本變化,生產資料________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議一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國發生了哪些變化?3.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艱苦探索原因 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在中國怎樣堅持和建設__________、怎樣鞏固和發展__________,并沒有現成的道路可走成就 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實踐中,我國基本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__________和國民經濟體系,教育、科學、文化、國防等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__________逐步提高意義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取得的物質成就和歷史經驗,為后來的__________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實行改革開放 走向民富國強1.改革開放的開啟:1978年12月,黨的____________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2.改革開放的地位: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__________的關鍵抉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__________。議一議:有人認為,改革開放是當前我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這種認為對嗎?3.改革開放的目的(1)進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使中國人民富起來、中國強起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推動我國____________的自我完善,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3)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________,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4.改革開放的意義: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________,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使人民生活______,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想一想:有哪些見證中國改革開放的重大事件?三、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1.站在新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發展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2.進入新時代(1)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__________________的光明前景。(2)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__________________偉大旗幟。(3)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__________。議一議: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嗎?3.踏上新征程(1)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__________、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__________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2)黨領導人民取得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并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____________、全面推進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征程。想一想:“黨的領導”與“新時代”的關系是什么?1.中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始的。糾正:2.1840-1949年中國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革命,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為界限,分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兩個階段。糾正: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糾正:4.新中國成立初期,黨提出的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里的“一化”指的是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糾正:5.“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沒有中國的明天。”這表明,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是改革開放。糾正:6.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糾正:議題1:社會主義制度是如何確立的?[情境]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歌曲,這些歌曲都是時代的縮影?!稏|方紅》是當年陜甘寧邊區新民歌的代表作。這首最早在陜北傳唱的歌曲以樸實的語言,唱出了人民群眾對偉大領袖毛澤東及其領導的中國共產黨的深情,歌詞簡單,情感真實,旋律好記,因此流傳極廣。《大海航行靠舵手》也是一首歌頌毛澤東思想的歌曲,反映了當時中國工農兵群眾學習毛澤東著作的熱潮,也因此該曲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傳唱度極高。另外,該曲曾在第三世界相當風行,據統計,世界上曾有一百多個國家傳唱。這兩首歌曲既是在歌頌毛澤東同志,實際上也是在歌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的第一代領導人。創作于1957年的《社會主義好》和創作于1973年的《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則是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擁護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的革命熱情。任務1 小組商議:列舉第一代領導人帶領中國人民取得的歷史成就。任務2 小組討論:《社會主義好》與《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既是同一時代的歌,也是不同時代的歌。如何理解這句話。核心歸納 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比較社會主義革命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前進)時間 1949年~1956年底 1956年底~1966年任務 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堅持和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成就 完成“三大改造”,社會經濟結構發生根本變化,生產資料公有制成為我國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社會主義制度確立 基本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教育、科學、文化、國防等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國際地位逐步提高議題2:如何實現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情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進步的必然結果,是當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必然結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必然結果。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堅定不移擴大開放,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任務1 小組討論:說一說為什么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堅持深化改革開放?任務2 小組合作:請你與同學們一起分享,如何認識這個“新時代”的特定內涵?核心歸納 多角度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角度:“新時代”是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新的發展階段。(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角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這個新的發展階段既同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發展一脈相承,又有很多與時俱進的新特征。(3)社會主要矛盾角度: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4)奮斗目標角度:黨領導人民取得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并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5)國際環境角度:中國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考向一 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學科素養:政治認同]例1 (2023·河北保定高一期末)經過28年浴血奮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對我國人民和民族的意義是( )①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②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③鼓舞和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④徹底改變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國積貧積弱、受人欺凌的悲慘命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二 實行改革開放 走向民富國強[學科素養:政治認同]例2 (2023·河南周口高三???黨的二十大報告,把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列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牢牢把握的重要原則之一,強調要“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堅定不移擴大開放,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旨在( )①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②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③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經濟基礎適應上層建筑發展④消除社會基本矛盾,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三 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 [學科素養:科學精神]例3 (2023·東陽市外國語學校高一期末)毛澤東在1958年前后提出“趕英超美”的口號,發動了“大躍進”運動;1978年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發展是硬道理”的口號;進入21世紀后,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主張,主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刻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提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這種變化說明( )A.中國共產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不斷深入B.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由注重數量到注重質量C.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D.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例4 (2021·天津高考)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這一百年,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和推進了一系列大事。下列大事與其意義對應正確的是( )①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②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③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課時2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新知導學 素養奠基一、1.革命 建設 根本政治2.工業化 民主政治 經濟結構 公有制議一議:三大改造前后的對比社會主義改造前 社會主義改造后經濟成分 多種經濟成分并存 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結構階級狀況 存在著經濟剝削和剝削階級 民族資產階級轉化為普通勞動者主要矛盾 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中心任務 集中精力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盡快從落后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的工業國3.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 工業體系 國際地位 改革開放 二、1.十一屆三中2.中國命運 物質條件議一議:錯誤。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發展是當前我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3.(1)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2)社會主義制度 (3)先進性4.生產力 顯著改善 想一想:建立深圳特區、加入世貿組織、舉辦奧運會、共建“一帶一路”、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三、2.(1)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3)中國方案議一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3.(1)偉大斗爭 偉大復興(2)現代化國家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想一想:①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并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易錯矯正1.中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從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開始的。2.1840-1949年中國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革命,以五四運動為界限,分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兩個階段。3.到1956年底,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生產資料公有制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這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確立。4.新中國成立初期,黨提出的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里的“一化”指的是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5.中國要發展離不開改革開放,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其他方面的工作都要服從并服務于經濟建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我國當前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6.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議題探究 素養形成議題1 任務1 (1)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2)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完成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3)領導社會主義建設,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發展教育、科學、文化、國防等事業,提高國際地位。任務2 (1)《社會主義好》與《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都是創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內容都是關于歌頌社會主義的歌曲,所以是同一時代的歌曲。(2)《社會主義好》創作于1957年,當時中國處于社會主義革命時期,三大改造的歷史任務剛完成,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堆刂鐣髁x大道奔前方》創作于1973年,當時中國處于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歷史任務是堅持和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因此,兩首歌也是不同時代的歌曲。議題2 任務1 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使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改變了國家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是中國人民富起來的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任務2 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考向研析 素養提升例1 C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①說法錯誤。設問限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對我國人民和民族的意義,③不符合設問要求。]例2 A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③錯誤。“消除社會基本矛盾”說法錯誤,排除④。]例3 A [不同的歷史時期提出不同的奮斗目標,這種變化說明中國共產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不斷深入,A符合題意。材料表明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不斷加深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認識,不體現由注重數量到注重質量,B與題意不符。材料未體現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的確立,C與題意不符。材料不強調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D與題意不符。]例4 A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①正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衍生出的政治名詞,②錯誤。1978年,我國開始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③正確。1956年底,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確立,實現了我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④錯誤。故本題選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