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小學科學一上2.1《在觀察中比較》教學設計課題 在觀察中比較 單元 二單元 學科 科學 年級 一年級教材分析 比較和測量是科學研究的基礎,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技能。在生活中,學生們自然地進行著比較,也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測量。本單元將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比較與測量的學習經歷。他們將觀察事物間的相同和不同之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體會比較和測量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這一課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導入,讓他們在觀察恐龍模型中比較大小,開始認識到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比較。比較就是區分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處,根據不同標準進行的比較有可能會帶來比較結果的不同。用排序的方式描述比較的結果,需要考慮公平、方便、準確等方面。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認知水平處于啟蒙階段,對每件事情都存在好奇心,但堅持觀察的毅力不夠,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剛剛接觸科學學生主動性強,但自覺性差,上課注意力容易被影響,需要教師時時把控好關注學生的注意力。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觀察物體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就是在進行比較。不同的觀察和比較方法,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茖W思維:能從多種角度觀察和比較物體。具有對探究過程與方法進行反思的意識。探究實踐:嘗試用排序的方式來描述和記錄觀察的結果,并與同學討論、交流。態度責任:愿意傾聽他人的意見,樂于講述自己的觀點。樂于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重點 觀察物體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就是在進行比較。不同的觀察和比較方法,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能從多種角度觀察和比較物體。難點 具有對探究過程與方法進行反思的意識。教學準備 課件,恐龍模型,實驗記錄單,尺子,硬卡紙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評價一、新課聚焦1.認識恐龍談話:歡迎大家來到今天的科學課堂,請同學們拿出科學書、科學活動手冊,做好準備。這節課,我們要穿越到恐龍的世界和它們一起來學習,瞧,恐龍朋友們來了。第一個恐龍朋友誰認識?梁龍是食草恐龍,看起來很溫柔。第二個恐龍朋友你認識嗎?對劍龍,仔細看它的背上有巨大的骨質板來抵御敵人的進攻。第三個恐龍朋友也來了,他是甲龍,別看它長的滿身刺,他也是食草恐龍。最后這個是小朋友都認識的兇狠的霸王龍。老師想問問大家,從圖上看你能看出這四只恐龍的大小嗎?為什么呢?(因為它們不在同一個地方,看不出誰大誰小。)觀看視頻下面老師請同學們走進侏羅紀公園,我們到那里去看看恐龍吧??吹臅r候要仔細觀察,看看視頻中的恐龍大嗎?學生觀看視頻并思考誰來回答老師剛才提出的問題,視頻中的恐龍大嗎?你從哪里可以看出它大的?(跟人類比大多了,比樹還要高。河水只能到恐龍的腿部。)你觀察的真仔細,真是會學習的孩子。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在觀察中比較》。(板書)科學探究科學的觀察與比較下面請同學們打開科學課本25頁,看一看書本上的恐龍。仔細觀察一共有幾只恐龍呢?我們一起給恐龍標上序號。1號和2號都是棘龍,3號是膽小的鸚鵡嘴龍,4號和5號都是翼龍。同學們你們認為圖上的1號和2號恐龍誰大誰小呢?(1號恐龍比2號恐龍大)它們都是相同大小的恐龍。為什么一只看起來大,一只看起來小呢?(遠處的物體小,近處的物體大)老師這里有兩副圖,你看到了什么?小鴿子和小狗都比人還大,這是怎么回事呀?近大遠小。知道了這個道理,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只用眼睛看,能不能準確地比較物體的大小呢?那有沒有更準確地方法來比較物體的大小呢?還是看這一幅圖,2號恐龍和3號恐龍誰大誰小呢?同學們認真看一下,棘龍的脊背跟它旁邊的樹相比已經到了樹冠的高度,而3號鸚鵡嘴龍才剛剛到樹干處。老師這里有一幅圖,請你仔細觀察,看明白了嗎?所以用樹木做比較,我們可以輕松的發現棘龍比鸚鵡嘴龍大得多。所以在給物體做比較的時候我們可以先找一個參照物,這樣比較物體的大小就更方便了,你們學會了嗎?好,我們再來看課本上的圖,你能用剛才學會的方法來比較2號恐龍和4號恐龍的大小嗎?不能,因為2號恐龍在地上,4號恐龍在天上,沒有一個可以比較的物體,所以沒法比較。怎么辦呢?別著急,老師給你們想了一個好辦法,瞧,這張圖是以1.8米人類作為標準,通過比較我們發現棘龍比翼龍大得多。比較恐龍模型接下來增加一點難度,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恐龍模型,我們要給恐龍模型做比較。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比較恐龍模型的大小呢?看看這兩張圖,你覺得可以怎么比較?可以比較恐龍模型的高矮和長短。(板書)比高矮如何公平的比較,應該怎么擺放。這樣比較可以嗎?比較高矮要在同一平面上。比較恐龍模型的最高點,看看恐龍模型誰高誰矮。我們要將恐龍模型放在桌面上進行比較,如果科學書放在了桌面上,恐龍有點在上面,有的在下面可不可以呢?比長短要怎么比呢?這樣比較可以嗎?比較長短的物體要對齊一端比另一端。小組同學可以選擇一個硬的文具盒或者尺子作為對齊的工具來進行比較。接下來就請大家打開科學活動手冊第8頁看一看,上面是4只恐龍的編號,和老師黑板上的一樣,下面的表格要求同學們對4只恐龍模型的高矮以及長短進行排序。排好以后請將序號填入表格中。請同學們拿出抽屜里的恐龍模型,4人為一組,進行觀察比較,計時5分鐘,我們開始吧。同學們都排好了嗎?誰來分享一下你的排序結果。從高到矮比較的順序是①②③④,從長到短是①②③④三、研討同學們看到下面還有一個空格了,有誰能想到還有什么樣的比較方法呢?請問同學們坐過蹺蹺板嗎?蹺蹺板如果一個人重,一個人輕會怎么樣?重的人會沉下去把輕的人蹺起來。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比一比這4只恐龍模型誰輕誰重。(板書)那么輕重要怎么比較呢?老師這里有一個好辦法,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天平,它就像我們的蹺蹺板一樣,誰重就會往下沉,誰輕就會往上蹺。那么現在就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看一看這4只恐龍模型誰輕誰重吧。播放視頻??赐炅艘曨l,同學們發現誰輕誰重呢?請將你觀察到的結果記錄在學生活動手冊上。四、拓展經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同學們知道了要比較物體的大小不能只用眼睛來觀察,要通過尋找合適的物體來做參照。也知道了比較物體的大小可以比較物體的許多方面,比如高矮、長短、輕重。最后老師想請同學來做做這個課堂的小練習,看看同學們的掌握情況看來同學們通過這節課已經學會了科學的觀察與比較,課下同學們互相之間也可以選擇其中一點來進行一下比較,比如誰高誰矮,誰輕誰重等。我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板書設計:在比較中觀察比較大小的方法:高矮長短輕重教學反思:本節課時我成為新教師的展示課,通過非常認真的準備有了一些反思感受。首先,我發覺真的要上好一節課,要把課的內容能夠連貫又條理清晰的上下來其實也是要十分用心的。從上課內容的選擇,課件的制作,包括圖片、視頻的各方面制作都要花很多心血。所以其實要感謝現在的多媒體技術,讓教師資源共享,才可以讓我們老師在上每一節課都可以輕松的獲取很多的多媒體資源。對于這節課,剛開始也是沒有摸清頭腦,課上上的比較凌亂,感謝幫我聽課的老師給我建議,讓我有了一個清晰的思路。雖然又將上課的內容重新打亂,重新設計,但是這每一個過程都是一次自己的進步。也通過幾節不同班級的磨課,讓我發現了改進以后學生們上課收到的效果更加有效。真的能把一節課上到讓學生們受益我感覺是老師的一大欣慰。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微信air333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