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育科學出版社小科學五年級下冊《綠豆苗的生長》教學設計【教材解析】生物與環境單元的編寫依據是2022版課標中1.2 5.6 6.1 6.2 7.1 7.2。核心概念 學習內容 內容要求 學業要求5-6年級 5-6年級1.物質的結構與性質 1.2空氣與水 是重要的物質 2.知道空氣是一種混合物,含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空氣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對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知道空氣是一種混 合物以及它的主要成分。5.生命系統的構成 層次 5.6生態系統由生物與非生物環境共同組成 5. 舉例說出常見的棲息地為生物提供光、空氣、 水、適宜的溫度和食物等基本條件。 6. 說出常見動物和植物之間吃與被吃的鏈狀關系。 說出動物和植物之間的相互關系,說出常見動物和植物之間的食物鏈關系。 通過對生命系統構成層次的初步學習,樂于探究和實踐,關注人體健康與環境保護。6.生物體的穩態與 調節 6.1植物能制造和獲取養分來維持自身的生存 6.2人和動物通過獲取其他生物的養分來維持生存 知道植物可以利用陽光、空氣和水分在綠色葉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養分。 知道動物以其他生物為食,動物維持生命需要消 耗這些食物而獲得能量。 認識到植物利用陽光、空氣和水分在綠色葉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養 分的過程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動物和人依靠攝取食物維持生命活動。 能收集人和動物以其他生物為食獲得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信 息,用多種方式表達調査過程與結果。7.生物與環境的相 互關系 7.1生物能適應其生存環境 7.2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相互協調,實現生態平衡 舉例說出動物在氣候、食物、空氣和水源等環境 變化時的行為。 認識動物能適應環境變化,能列舉影響健康的因素。2022年版課標將光合作用內容,修改為7-9年級內容要求。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多個條件,如陽光、氧氣、二氧化碳、水分、無機鹽等。陽光是植物葉綠體形成的必要條件,也是植物葉綠體內進行光合作用能量的來源:在陽光照射下,植物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根吸收的水分在葉綠體內轉化為有機物和氧氣;其中有機物通過莖中的篩管運輸到植物體的各處成為植物生長的養分。無機鹽主要來自土壤,其種類與含量直接影響植物的健康狀態,不同的植物對陽光、水等條件的需求不同。在本課中,學生將對綠豆苗生長情況進行觀察。在此過程中,細心的學生會發現并不是所有種在士壤中的綠豆苗生長得都一樣好。對于該現象背后的原因,大多數學生沒有進行過系統的思考,這也將成為本課教學意義所在。本課將對 “綠豆苗的生長需要陽光嗎?”這一問題進行研究,先引導學生經歷完整的探究過程,讓學生親身體會到綠豆苗生長對環境的需求;接著通過關于其他植物對陽光、水需求的探討,進一步讓學生認識到植物形態結構、生活習性與環境之間的聯系。【學情分析】已有認識1. 經歷了種子發芽的實驗觀察記錄和分析的實踐活動。2.一、四年級有種植植物的經歷。學習增量通過實驗研究認識到植物生長需要陽光、空氣、水分等因素。空氣是一種混合物,植物可以吸收陽光、空氣和水分,并在綠色葉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養分。學生們經過前兩課對“綠豆種子發芽條件”的探究,已經初步掌握了利用對 比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影響種子發芽的條件,整理收集到的數據,科學地得出 實驗結論,知道了綠豆種子發芽需要充足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空氣。本 課中學生將繼續順勢研究綠豆苗的生長是否需要陽光。大多數學生都會認為綠豆 苗生長需要陽光,也能說出“光合作用”這個科學詞匯,但對于光合作用內涵的 理解是很模糊的。對于“植物的生長需要一定的環境,當環境改變后它們會怎樣 適應環境的變化”這個問題,學生能舉出一些例子,但是內容并不豐富。【教學目標】科學觀念:1.空氣是一種混合物質,氮氣和氧氣是空氣的主要成分。2.植物可以吸收陽光、空氣和水分,并在綠色葉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養分。科學思維:感受對比實驗對變量控制的嚴格要求,發展嚴謹的科學思維。探究實踐:1.設計綠豆芽生長需要陽光的實驗方案。2.能夠結合自己的實驗計劃開展實踐研究,觀察并記錄綠豆苗生長狀況的活動。態度責任:愿意傾聽他人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觀點。表現出對植物的結構與生活環境相互關系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設計綠豆苗生長是否需要陽光的實驗方案。教學難點: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量,并注意收集實驗數據。【教學策略】本課以探究實踐為主要方式,在聚焦環節提出問題:種子發芽需要哪些條件?種子發芽不需要陽光。那么綠豆苗的生長需要陽光嗎?光對于植物的生長起著怎樣的作用?同學們做出假設后,在后續教學環節中制定計劃,改進完善計劃,實施計劃,觀察記錄,表達交流,得出結論。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明確探究和實踐任務,鼓勵學生開展活動,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準備】為學生準備:實驗計劃和實驗記錄表。教師準備:提前三四天準備的綠豆苗、教學課件。【核心素養】樂于探究,熱愛科學,長期觀察和記錄能力。【教學過程】教 學 流 程 教學活動 使用學具 教具 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 實 現 指 標 設計意圖 積 累詞 匯聚焦 綠豆種子發芽可以不需要陽光,綠豆苗的生長需要陽光嗎?光對植物的生長起什么作用? 生自由發言,接下來我們就來設計一組實驗:綠豆苗的生長是否需要陽光。 課件 我能猜測綠豆苗生長是否需要陽光。 不對各種觀點進行點評,保留各種猜測,激發用實驗進行驗證的興趣。探索一 設計實驗計劃 對比實驗的設計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我們需要設計至少倆組實驗,必須只改變一個條件,同時其他條件保持不變。 接下來請大家拿出綠豆苗生長是否需要陽光的實驗計劃單,開始填寫吧。 課件 實驗計劃單 探究實踐目標1 科學思維目標 態度責任目標1 我能設計、對比實驗并完善實驗計劃,樂于和同伴分享交流。 層級1,需要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設計并完善對比實驗和變量不變量。 層級2,能獨立設計實驗計劃。 層級3,能幫助組內成員理解并完成對比實驗計劃 學生已經經歷過綠豆種子萌發條件的對比實驗過程,包括制訂實驗計劃、實施實驗、分析數據、得出結論的全過程。所以這部分,教師可以放手 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制訂實驗計劃,教師只要引導學生重點討論改變的條件和不 改變的條件。這也能檢測學生對對比實驗計劃的掌握情況。在學生交流匯報的基礎上,教師再帶領學生進行問題梳理,規范并完善實驗計劃。探索二 觀察記錄實驗中的發現 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觀察比較呢? 兩份綠豆苗的高度,莖和葉的顏色,莖的粗細等方面進行觀察比較,如果你還有其他的發現也可以記錄下來。 請大家觀察這幅圖片,你觀察到什么了? 同學們手中的實驗記錄單是未來一周需要大家根據自己的觀察的結果進行記錄的課后作業。大家可以選擇拍攝照片、繪畫、文字等你喜歡的方式進行記錄。如果你有了發現,請及時和你的朋友們交流分享你的發現。 課件 觀察記錄單 探究實踐目標2 態度責任目標2 我能觀察和記錄綠豆苗的生長情況,并有持續觀察的研究興趣。 層級1,可以完成實驗,不能堅持觀察記錄。 層級2,可以完成實驗,能堅持觀察記錄。 層級3,可以完成實驗,能堅持觀察記錄,能得出實驗結論。 為引領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有效觀察,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 師出示一份觀察記錄單,要求學生從多角度進行比較觀察。另外,教師通過視頻 和照片的方式實現當堂觀察,引導學生在后續的觀察中,用畫圖、文字描述或者 拍照的方式記錄兩組幼苗的變化情況,以便更好地比較直至做出合理的解釋。探索 三 資料閱讀 光對植物的生長起著什么樣的作用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書中第7頁的圖片和文字內容。 通過剛才的閱讀,你能說說嗎?綠豆苗的生長需要陽光嗎?光對植物的生長起著什么作用? 科學家們是怎樣發現光合作用的呢?(播放視頻) 所以綠豆苗的生長需要陽光,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條件。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完成自己所需要的能量交換。 課件 科學觀念目標1,2 我知道植物可以吸收陽光、空氣和水分,并在綠色葉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養分。 層級1,可以完成閱讀,對光和實驗有好奇心。 層級2,可以完成閱讀,對于閱讀內容,可以獨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并樂于交流。 通過圖文介紹空氣的成分以及光合作用的過程,引領學生認識到 植物的生長對周圍環境的需求以及植物的生長也會影響周圍的環境。在豐富學生 對生物與環境關系認識的同時,又將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 光合作用研討 1.綠豆苗的生長需要陽光嗎?光對植物生長起著什么作用? 2.為了使綠豆苗生長得更好,我們還需要做什么?我們可以怎樣制定計劃并通過實驗來驗證? 3. 不同環境里的植物對陽光、水分等條件的需求相同嗎? 課件 實驗計劃單 以上問題的討論是建立在學生對光合作用形成理性認識的基礎 上。讓學生根據預測,通過改變溫度、水分、空氣等條件來研究綠豆苗生長需要 的條件,學生在實驗之前要制訂實驗計劃。在學生認識陽光、水分對植物生長影響的基礎上,拓展到不同環 境中植物對陽光、水分等條件的不同需求。學生在交流、分享的過程中豐富關于 植物與其生活環境之間聯系的認識。拓展 準備兩個一面敞開的紙盒兒,一個在紙盒左壁挖個圓孔,一個在紙盒右壁挖個圓孔,使光能從圓孔中透入。將兩盆兒綠豆芽或其他植物分別放在兩個紙盒兒正中間,一個星期后觀察兩盆兒植物的生長狀況。 課件 態度責任目標2 我對植物及其生活環境感興趣。 拓展實驗是“光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的延續,本實驗現象非常明 顯,可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植物生長的興趣。作業設計: 課堂作業: 完成實驗計劃單 課后作業: 1.完成“植物生長是否需要陽光”實驗的現象記錄(觀察一周時間)。 2.在未來的一周跟同學們分享自己的實驗進度。 3.嘗試實踐拓展活動“光的照射方向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板書 綠豆苗的生長 光 光合作用:水+二氧化碳 氧氣+養料 綠豆苗生長需要陽光教學反思 優點: 學生們對于綠豆苗的生長所需條件非常有興趣。積極參與預測,并制定計劃。表現出對植物的結構與生活環境相互關系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 不足:有部分學生無法持續觀察記錄綠豆苗的生長情況。 改進措施:以獎勵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實驗用的綠豆苗,并鼓勵大家每天分享綠豆苗的生長狀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