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不一樣的你我他》第二課時教學反思課標要求:核心素養(yǎng)目標政治認同:通過對“人與人之間存在不同”的認知,理解和“不同”的人相處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道德修養(yǎng):學會理解和接納別人與自己的不同,學習尊重和欣賞他人。責任意識:通過感受各種“不同”帶給生活的豐富和美好,產(chǎn)生和“不同”的人交往的意愿,掌握與“不同”的人交往的方法。健全人格:學會換位思考,能夠理解、接納他人。在同伴交往中接納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感受與各種“不同”和諧共處帶來的豐富和美好,形成“和而不同”的處世態(tài)度。責任意識:尊重他人的獨特,欣賞他人的長處,能夠積極地在合作互助、求同存異中與“不同”的人交往。話題二“與‘不同’友好相處”教學反思:第二課時:與“不同”友好相處本課時重在喚醒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經(jīng)驗,將生活經(jīng)驗與課堂內(nèi)容結(jié)合起來。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有一些與人交往的經(jīng)歷,他們可能排斥過別人,也可能被別人排斥過,可能和“不同”的小伙伴吵過架,也可能有過和諧相處的時...因此教師要調(diào)動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讓他們體會和理解被排斥的孤獨和難受,學會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從自己的、別人的經(jīng)驗中進步學習與 “不同”和諧相處的方法。 生活中有許多的“不同”:城市里高低錯落的建筑,公園里風姿各異的花朵,歌曲中高低強弱的音符,畫作中各色的顏料....教師只要稍作引導,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它們,學生就能感受到許多的“不同”為世界帶來的精彩與美妙。2.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層次來組織提問。第一,讓學生站在“被嫌棄方”思考:“如果你是小東,因為愛吃零食,別人就不和你玩了,你會有什么感覺 ”“如果你是李雨, 因為不會用電腦而被同學笑話, 你有什么感受 你有什么話想對他說 ”第二,引發(fā)學生理性地思考:“慢性子和急性子相比有什么不同 如果大家都是急性子或者慢性子,會有什么情況發(fā)生 ”第三,讓學生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向書中的主人公提建議:“如果你是書中主人公的好朋友,你想對他們說什么 ”“如果書中主人公想向陳燕道歉,他應該說些什么 ”由此過程引發(fā)學生深度思考,完成從以自我中心到寬容、理解他人的思想轉(zhuǎn)變。教師可以用不同的活動方式來突破本課重點。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任務,讓同學分小組課上共同完成,活動后,學生說一說小組成員是如何合作的。教師也可以選取最近的一次班級活動,例如,班隊會、大掃除、運動會、春游等,讓學生回憶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自己和同伴之間有什么不同,有沒有因此發(fā)生矛盾,最后又是怎樣解決的....每個學生都有與同伴交往的寶貴經(jīng)驗,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可以在課堂上交流經(jīng)驗,教師要起到啟發(fā)、捕捉、激活學生經(jīng)驗的作用,把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作為教學的源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