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課 理解質量互變第二框 把握適度原則 導學案【課標解讀】科學精神:正確運用科學思維方法觀察和處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培養辯證分析、看待問題的素質。樹立科學精神,培養科學思維的品質和習慣。公共參與:抓住機遇參與實踐,注意從小事做起;遵循適度原則,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不犯極端化的錯誤。【預習自測】1、在“度”中,質和量相互結合、相互規定,密不可分,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堅持適度原則,使事物的變化保持在適當的量的范圍內,防止“過“或“不及”。下列選項中,說明要堅持適度原則的有( )A.適可而止 B.對癥下藥 C.量體裁衣 D.因地制宜2、關于“度”的理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①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質的量的界限 ②度是事物保持自己量的質的界限 ③度是事物變化的關節點 ④質和量的統一為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3、“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拔苗助長”“急于求成”等名言和成語給我們共同的哲學啟示是( )A.抓住時機,促成質變 B.循環往復,不斷前進C.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D.腳踏實地,注重積累【核心知識點】一、適度的含義1、事物質與量的統一體現在“度”中(1)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的量的限度。在度的范圍內,質與量相互結合、相互規定。當量的變化達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時,事物就開始發生質的轉化。(2)關節點任何度的兩端都存在著關節點或臨界點,度是關節點范圍內的幅度。關節點是事物量變達到的極限,是引起質變的節點。2、遵循適度原則(1)適度:就是適當的程度。(含義)(2)區分量變與質變的根本標志:事物的變化是發生在度的范圍之內還是超出度的范圍,這是區分量變與質變的根本標志。(3)遵循適度原則的原因:在度的范圍之內,事物的質保持不變,質規定著量的運動范圍和變化幅度;超出這個范圍,事物的質就發生變化,質與量的統一就會破裂。二、掌握適度原則1、適度原則的必要性為了保持我們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質,應當把事物的變化控制在度的范圍內,防止過猶不及。2、適度原則的含義從思維方式上說,適度原則就是要在“度”的范圍內尋求和把握事物發展的適當程度的原則。適當就是幅度“得當”,而不是“失當”。如何遵循適度原則(1)防止過猶不及適度原則要求我們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不犯極端化錯誤(2)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遵循適度原則,并不只是被動地適應事物的存在狀態,而是包含著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適度思維是“得中”而處之的思維。“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適且正好,不是凡事都采取折中主義的消極的思維方式。(3)積極創造條件,促成事物質變①要改變我們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質,就應當積極創造條件,促進事物量的變化,并使其向度的邊緣不斷發展,使該物轉化為他物。②量變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我們要積極促成事物的質變,使其達到我們所期望的存在狀態。【體系構建】【習題演練】1、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保持液態不變的溫度范圍為0-100 C。可見,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 )①0~ 100 C是保持水為液態的度②0~ 100 C是保持水為液態的關節點③突破0 C或100 C ,水就會變質④超出0~ 100 C的范圍,水的狀態會發生根本改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階段。我國移動通信產業歷經“2G跟隨、3G突破”,實現“4G同步、5G引領”的歷史性跨越。并且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召開了6G技術研發工作啟動會。這表明( )①事物總處于持續的漸進變化發展中②持續量的積累必然推動事物的發展③遵循適度原則并不是被動地適應事物的存在狀態 ④我們要積極促成事物的質變,使其達到我們所期望的存在狀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小滿田塍尋草藥,農閑莫問動三車。”小滿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第八個節氣,與大暑小暑、大雪小雪、大寒小寒等不同,二十四節氣中并無大滿這個節氣,這與中國傳統文化講“中庸”之道,忌諱“太滿”“大滿”,認為“物盈則傾”“物極必反”的觀點相一致。這啟示我們要( )①堅持量的積累,促進事物的飛躍性發展②創造條件促使矛盾斗爭性向同一性轉化③處理好事物發展過程中連續性和間斷性的關系,把握適度原則④注意質變的節點,防止不利的質變發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醫療用藥劑量分為“最小有效量——常用量——極量——中毒量——致死量”,由此可見( )①常用量的度應在“最小有效量”與“極量”之間②常用量的度應在“最小有效量”與“致死量”之間③常用量的度的關節點是“最小有效量”和“極量”④常用量的度的關節點是“中毒量”和“致死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堅持適度原則,是堅持“得中”而處之的思維,反對凡事采取折中主義的消極思維方式。以下屬于折中主義思維表現的有( )①在原則問題上模棱兩可,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②把各種不同的觀點無原則地拼湊在一起③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堅持分寸,防止過猶不及④在利害關系中堅持權衡利弊,分清主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 D D B D D A 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