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核心素養】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第七章第3節 “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核心素養】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第七章第3節 “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 教案

資源簡介

第三節 “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
本節是第七章南方地區的第三節,是三個代表區域之一,是我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是我國的南大門,地處珠江入海口附近,靠近國際主航道,位置非常重要。
本節課共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特別行政區,第二部分是港澳與祖國內地的密切聯系。
在第一部分中,著重強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讀圖識圖能力,在圖上識讀出香港和澳門的主要組成部分及位置,理解其地形導致的人多地狹特點和解決方法。第二部分港澳與祖國內地的密切聯系,選取了香港和祖國內地“前店后廠”的模式作為代表,基本闡述了香港和澳門與祖國內地的經濟聯系模式及其各自的經濟特色。
總體來說教材設計簡單合理,內容重點鮮明,具有鮮明代表性,前后呈遞進關系,閱讀材料全面合理,給師生上課時提供很大便利。
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通過讀圖分析、對比等方法認識了各區域地理的特點和差異,已基本具備了運用資料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基于歷史學科曾經學習過香港和澳門回歸的相關知識,因此學生在學習關于香港和澳門的回歸以及“一國兩制”上是有一定基礎的。但學生對外向型經濟、自由貿易區、金融業、信息服務業等新的名詞很陌生,了解不多,可著重講解。
知識與能力 核心素養
能夠通過圖文資料,知道港澳地區的地理位置、范圍、回歸時間、人口、面積,并能理解“一國兩制”政策 區域認知
能夠運用地圖,分析香港和澳門的自然地理特點,了解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
能夠用數據說明港澳地區“人多地狹”的特點,并了解港澳地區是如何因地制宜拓展空間和保護環境并舉的,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觀念 區域認知、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
運用圖文資料,舉例說明港澳地區的歷史文化傳統和經濟建設特點 區域認知
能舉例說明香港和澳門地區與祖國內地經濟聯系的模式,分析這種經濟模式對港澳地區與祖國內地的經濟發展的作用 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
教學重點:香港和澳門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港澳地區“人多地狹”的特點及其解決方法;港澳與祖國內地的密切聯系。
教學難點:港澳地區與祖國內地經濟聯系的模式和意義。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歌曲《東方之珠》。伴隨著舒緩的音樂講述:在祖國遼闊的土地上鑲嵌著兩顆璀璨的明珠,曾引起歐洲列強的覬覦,被迫流浪,如今,她們已先后回到祖國的懷抱,在祖國寬闊的懷抱中,她們更加光彩熠熠。這兩顆明珠就是——香港和澳門。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香港和澳門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經濟特征。
二、探究新知
(一)特別行政區
1.自主學習:學生閱讀教材P59第一段的文字內容,思考:香港和澳門是什么時候回歸的?香港和澳門回歸之后成立了怎樣的行政單位?實行了什么樣的政策?
提示:1997年7月1日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澳門于1999年12月20日回到祖國的懷抱。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一國兩制”。
2.多媒體出示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地形圖,學生閱讀教材P59第二段的文字內容,分別找出香港和澳門的位置及組成、陸地面積、人口數量。
提示:香港:位于珠江口東岸,與廣東相鄰,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組成;陸地面積:1 104平方千米;人口:約747萬(2020年)。澳門:位于珠江口西岸,北鄰廣東珠海,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組成;陸地面積:32.9平方千米(2020年);人口:約68萬(2020年)。
3.多媒體出示中國氣候類型圖和香港、澳門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學生分析香港、澳門的氣候類型,總結其氣候特征。
提示: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征: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4.多媒體出示圖片,學生讀圖并結合教材P60“閱讀材料”,思考:香港和澳門區旗的寓意是什么?有什么共同之處?
  
  
提示:寓意:香港:紅旗代表祖國,紫荊花代表香港,寓意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祖國的懷抱中興旺發達。花蕊上的五顆星象征著香港同胞心中熱愛祖國,紅、白兩色體現了“一國兩制”的精神。澳門:五星象征國家的統一;三朵含苞欲放的白蓮花象征澳門特區是由三個島組成的吉祥之地;大橋和海水反映澳門的自然環境;綠色代表充滿生機的祖國,象征和平與安寧,寄托著澳門回歸祖國后一定能保持穩定發展的美好愿望。共同之處:都有五顆星,五星象征著國家的統一,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師生共同列表歸納香港和澳門的概況。
香港 澳門
恢復行使主權時間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社會制度 資本主義制度 資本主義制度
地理位置 東南沿海,珠江口東側,北鄰廣東深圳 東南沿海,珠江口西側,北鄰廣東珠海
領土組成 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組成 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組成
面積 1 104平方千米 32.9平方千米
人口數量 約747萬(2020年) 約68萬(2020年)
人口密度 6 766人/千米2 20 669人/千米2
區旗圖案 洋紫荊花圖案 蓮花、大橋、海水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6.出示表格:
城市 香港 澳門 上海
面積/平方千米 1 104 32.9 6 340
人口/萬人 約747 約68 約2 487
人口密度/(人/千米2) 6 766 20 669 3 922
  教師提問:比較這三個地方的人口密度,分析香港和澳門在人口數量、面積上有什么特點。
提示:港澳地區人口密度大,用地緊張(人多地狹)。
教師進一步提問:香港和澳門是如何解決空間不足問題的呢?
提示:填海造陸。
7.活動探究:完成P60-61的活動,認識香港城市用地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
活動1:閱讀圖7.31,對照圖7.28,說說香港城市建設用地的分布特點。
提示:香港城市建設用地主要分布在眾多島嶼的沿海地區,城市建設用地和綠化用地交錯分布。
活動2:“上天”——建設高層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為香港擴展城市建設用地的兩種重要方式。談談你對這兩種城市建設用地擴展方式的看法。
提示:建設高層建筑可以增加土地的利用效率,填海造地能夠擴展城市生存的空間,這些方法可以有效緩解香港地區人多地少的矛盾,但也容易引發生態環境問題。
活動3:香港雖然土地資源非常稀缺,但是已開發的土地面積不足1/4,在已開發的土地中還保留著大片綠地。針對這種現象,說說你的看法。
提示:雖然香港土地資源非常稀缺,但是香港城市建設中仍然保留著大片綠地,這正體現了香港在人多地狹的條件下,注重保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做到了人地關系協調發展。
教師過渡: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濟更加繁榮昌盛,與祖國內地的聯系更加密切,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二部分:港澳與祖國內地的密切聯系。
(二)港澳與祖國內地的密切聯系
1.自主學習:學生閱讀教材P61的正文內容,思考:香港和澳門發展經濟的不利條件是什么?有利條件是什么?列舉香港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找出澳門的支柱產業。
提示:不利條件:地狹人稠,自然資源匱乏。有利條件:地理位置優越;祖國內地強有力的支持。香港地位:世界著名的自由貿易港、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信息服務中心、航運中心。澳門的支柱產業:博彩旅游業。
2.學生閱讀教材圖7.35,了解維多利亞港對香港經濟發展的作用。
教師拓展:香港的維多利亞港同美國的舊金山、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并稱為世界三大最優良天然港,又位于溝通日本、東南亞、大洋洲及太平洋沿岸和美洲各國的海上交通要道,這使得香港成為許多國家商品的中轉站,轉口貿易發達。
3.多媒體出示教材P62圖7.36“香港與祖國內地的優勢互補圖”。
學生讀圖并結合教材P62-63的相關內容,分組完成下列問題:
(1)祖國內地有哪些方面的優勢?
(2)香港有哪些方面的優勢?
(3)為什么說香港與祖國內地的合作是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
提示:(1)祖國內地為香港提供廉價的土地(廠房)、豐富的能源、眾多的勞動力、淡水、日常生活用品等。
(2)香港為祖國內地提供資金、技術、信息、先進的管理經驗,為內地的工業產品提供出口的渠道。
(3)祖國內地和香港的優勢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彼此的優勢正是對方缺少的、需要的。
教師總結:港澳與祖國內地的聯系十分密切。回歸以后,港澳與內地的人員往來更加頻繁,經濟聯系更加緊密,文化交流更加廣泛。一直以來,港澳所需的淡水、食品、原料和燃料等生產和生活資料主要依靠祖國內地穩定的供應;香港和內地的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以來,港澳同胞為祖國內地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祖國內地為港澳繁榮提供了堅實的后盾和強有力的支撐。伴隨著祖國的發展和興盛,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香港、澳門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4.用圖示的方式表示香港與祖國內地的聯系。(學生分組完成,派代表展示)
5.活動探究:完成教材P63-64的活動,認識祖國內地與香港的經濟聯系。
活動1:閱讀下面的資料,說說在“前店后廠”的合作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區和香港各提供了哪些優勢條件,這種合作模式對雙方各有什么好處。
“前店后廠”
改革開放初期,港澳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合作以“前店后廠”為基本模式。香港利用海外貿易窗口優勢,承接海外訂單,從事樣品制造和開發新產品、新工藝,供應原材料、元器件,控制產品質量,進行市場推廣和對外銷售,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區則利用土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優勢,進行產品的加工、制造和裝配,扮演“廠”的角色。
提示:珠江三角洲地區提供土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香港提供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銷售等。這種模式可以有效緩解珠江三角洲地區資金、技術缺乏和香港資源、勞動力短缺的問題,使雙方實現優勢互補,經濟共同發展。
活動2:閱讀下列圖文資料,說說目前廣東省和香港的合作模式與“前店后廠”合作模式的主要差異。
隨著經濟的發展,祖國內地的制造業水平逐步提高,與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已經發展成為“世界工廠”。香港則重點發展服務業。因此,廣東省和香港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
提示:廣東省和香港的合作是強強聯合,不再是單純的資源、勞動力和資金的互換。
活動3:從“前店后廠”到目前粵港合作模式,反映了祖國內地與香港經濟合作方式的變化。請與同學討論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
提示:這種變化反映了祖國內地經濟發展迅速,已不是單純的資源和勞動力的提供地,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
本節課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不僅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更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把握。運用地圖和資料了解香港、澳門,分析港澳地區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的模式、意義及影響,可以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鸡市| 临洮县| 和硕县| 白银市| 佛坪县| 定安县| 海门市| 沙坪坝区| 榆中县| 陆川县| 星子县| 新邵县| 津南区| 镇远县| 荥经县| 西林县| 南京市| 建瓯市| 芜湖市| 五家渠市| 武清区| 昭通市| 黑水县| 文登市| 昆山市| 和田市| 遵义县| 迁西县| 荣昌县| 墨江| 德庆县| 土默特左旗| 潜江市| 时尚| 兴城市| 利辛县| 黄梅县| 舟山市| 易门县| 宝兴县| 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