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1.運用反映人種、語言、宗教、習俗等內容的圖文資料,描述世界文化的豐富多彩,樹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意識。2.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地區的地理位置,簡要歸納自然地理特征,說明該特征對當地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3.以某地區的一種自然資源為例,說出該資源在當地的分布狀況、對外輸出地區以及對當地乃至世界的重要意義。4.結合實例,說明某地區發展旅游業的優勢。5.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的地理位置、范圍、領土構成和首都;選擇與該國地理位置差異明顯的國家,比較它們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差異。6.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國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7.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人文地理主要特點及其與自然地理環境的聯系。8.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聯系某國家的自然地理環境特點,結合實例簡要分析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途徑。9.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分析某國家在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方面的經驗和教訓。10.結合實例,簡要說明一個國家對自然環境的改造活動對其他地方自然環境的影響。11.結合某國家的實例,簡要說明該國家與其他國家在經濟社會等方面的聯系及其意義。本章是在上一章“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已經初步學會學習國家和地區的方法。在本章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輔之教師適時恰當的指導。本章根據“重視世界上地理問題突出的地區和國家”的區域選擇原則,選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上沖突、戰爭最頻繁的熱點地區——中東;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歐洲西部;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均具有特色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與中國政治、經濟關系比較重要的國家——澳大利亞。本章內容主要分為四節。第一節——中東,從“三洲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寶庫、匱乏的水資源、多元的文化等方面講述;第二節——歐洲西部,從工業密集,發達國家集中、現代化的畜牧業、繁榮的旅游業等方面講述;第三節——撒哈拉以南非洲,從黑種人的故鄉、快速發展的經濟以及人口、糧食與環境等方面講述;第四節——澳大利亞,從世界活化石博物館、“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等方面講述。 第一節 中東第1課時 “三洲五海之地” 世界石油寶庫中東地區是繼東南亞以后又一學習區域地理的實例。這節課首先是對學習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加強和鞏固,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關注全球熱點地區,培養全球資源可持續發展觀和全球和平發展觀理念。本課時涉及中東最突出的兩個方面: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二、豐富的石油資源。第一個內容要求學生能夠利用地圖資料找出中東的地理位置和范圍,認識中東主要國家和海峽、運河,說明中東地區重要的戰略地位。第二個內容要求學生能夠通過數據資料認識中東石油資源在世界的地位并且知道中東石油的主要分布及對世界的影響;知道中東石油運輸的路線,引導學生對資源可持續利用形成初步的認識。七年級學生通過第一學期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讀圖方法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也掌握了一些地理基礎知識,但是由于接觸地理課程不久,學生學習能力有個體差異,因此教學中要注重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地理知識,指導學生學會分析地圖,從地圖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七年級學生處在好動、活潑的年齡段,對知識充滿好奇心,教師要抓住這一點,利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和課堂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知識與能力 核心素養能夠在地圖上找出中東地區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其首都,認識到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區域認知、綜合思維能夠運用圖文資料,找出中東的主要產油國,指出中東地區石油的分布、生產和輸出情況,學會分析石油對本地區以及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 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教學重點:中東地區的地理位置、范圍及石油分布、生產、輸出情況。教學難點:石油對中東地區以及世界經濟的影響。一、導入新課中東,我們對它的了解主要來自電視、報紙等媒體的報道,這里已成為最受世界關注的地區。請同學們說一說你所了解的中東是什么樣的。學生舉手發言。追問:誰知道中東這個名字的由來?教師過渡:16—17世紀,歐洲殖民者向東擴張時,以歐洲為中心,把歐洲以東地區按遠近劃分成了:近東、中東、遠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中東吧。二、探究新知(一)“三洲五海之地”1.多媒體出示“中東在世界的位置圖”,學生結合教材“中東的地形圖”中的經緯線,說出中東地區的地理位置,完成下列表格。半球位置 北半球、東半球海陸位置 亞洲西南部、非洲東北部緯度位置 大部分處于10°N~40°N之間,北回歸線從其南部穿過,大部分位于熱帶和北溫帶 教師過渡:有人說:中東地區與西亞很相似,那么有多相似呢?2.學生對比教材“中東的地形圖”及教材“亞洲地理分區圖”,說出中東與西亞的區別。提示:中東包括非洲的埃及和土耳其位于歐洲的一部分,不包括西亞的阿富汗。3.學生自主閱讀教材“中東的地形圖”,完成下列任務。(1)中東地處“三洲五海之地”,“三洲五海”具體指什么?提示:“三洲”指亞洲、歐洲、非洲;“五海”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2)中東地區中地跨兩大洲的國家有哪些?其所跨大洲為哪兩大洲?提示:國家 阿塞拜疆 土耳其 埃及所跨大洲 亞洲、歐洲 亞洲、歐洲 亞洲、非洲 (3)土耳其海峽和蘇伊士運河在東西方聯系方面有什么重要作用?提示:土耳其海峽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是黑海出入地中海的門戶。蘇伊士運河溝通紅海和地中海,同時也是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連接了印度洋和大西洋,使中東地區成為東西方的交通要道。教師總結:中東位于亞洲西南部和非洲東北部,聯系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連接地中海、紅海、黑海、里海(內陸湖)和阿拉伯海,自古以來是東西方交通樞紐,戰略位置極為重要。蘇伊士運河是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連接了地中海和紅海,溝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是印度洋通向大西洋的捷徑。教師拓展:與中東有關事項的數字記憶。一運(蘇伊士運河)、二洋(印度洋、大西洋)、三洲(亞洲、非洲、歐洲)、五海(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里海)。教師過渡:中東之所以備受關注,不僅是因為它重要的地理位置,也與它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有關。(二)世界石油寶庫1.圖片展示: ,2020年中東石油儲量、產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B教師講述: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石油最多的地區,也是世界上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舉足輕重。2.學生自主閱讀教材“中東的石油產區圖”,完成下列任務。(1)找出中東石油資源的主要分布地區。(2)找出中東地區的主要產油國家。提示:(1)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2)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3.活動探究:多媒體出示“波斯灣石油外運航線圖”,學生分小組合作,找出波斯灣石油外運三條主要航線所經過的海洋、海峽、運河和所到達的地區,按順序填寫在下面的表格中并展示。經過的主要海洋、海峽和運河 到達的地區航線A 阿拉伯海、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 歐洲西部、北美洲航線B 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歐洲西部、北美洲航線C 阿拉伯海、孟加拉灣、馬六甲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 東亞 教師總結:從這三條運輸線路到達的地區來看,歐洲西部、北美洲和東亞是目前世界上經濟總量最大的地區,中東的石油是這些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中東豐富的石油資源對中東地區和全世界都有重要意義。4.拓展活動: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主要產油國家,靠出口石油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入,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國還成為富裕國家。但是,石油資源不可再生,開采一點少一點,那么,中東產油國如何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呢?同桌之間相互討論,舉手發言,教師補充。提示:發展旅游業;發展物流業;吸引外資,促進國際合作;發展進出口貿易;發展特色商品等。本節課通過讀圖分析總結、小組展示等方式,使學生充分認識到中東地區的地理位置、范圍及石油分布、生產、輸出情況,既提高了學生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及合作的精神,學習情況較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