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匱乏的水資源 多元的文化本課時主要學習中東地區匱乏的水資源和多元的文化?!皡T乏的水資源”主要講述中東水資源的特點及形成原因,以及對該地區居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引導學生思考區域自然環境特征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重在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觀和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觀,培養學生讀圖提取信息、結合地理要素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岸嘣奈幕弊寣W生了解中東地區富有特色的文化習俗,以及因多種文化匯聚而產生的地區沖突,使學生學會分析一個地區文化現象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并學會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區的文化信仰,理解地區的和平穩定發展的重要性。有關中東地區的信息、資料經常見諸報端,學生對中東地區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如戰爭、沖突不斷等。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之后,掌握了學習某一地區的一般方法和規律。但學生讀圖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還比較欠缺,聯系各種要素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待培養,且對中東的宗教沖突、東西方文化沖突理解有一定困難。知識與能力 核心素養能夠運用圖文資料描述中東地區水資源的分布狀況,并能舉例說明水資源對本區經濟發展的影響,使學生認識到水資源的重要性,樹立起保護水資源的觀念 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人地協調觀續表知識與能力 核心素養能夠運用有關資料,說明中東地區文化習俗和自然環境的關系,了解中東的多元文化 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通過認識中東地區的概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觀和人地協調觀,關注世界時事,懂得國際合作的價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識,并呼吁世界和平 區域認知、人地協調觀教學重點:中東地區水資源匱乏的原因及其對中東地區的影響、中東地區的文化差異和宗教矛盾。教學難點:中東地區文化習俗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一、導入新課常言道“春雨貴如油”,中東的水資源比石油更寶貴。中東地區石油資源非常豐富,是世界石油寶庫,但水資源卻很稀少。同學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就讓我們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尋找答案吧。二、探究新知(一)匱乏的水資源1.學生自主閱讀教材“中東的水資源圖”,思考:中東地區的主要河流有哪些?從這些河流的分布中你能看出什么?提示: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尼羅河等。河流稀少。教師講述:相較于中東地區眾多的國家以及豐富的石油資源,水資源顯得格外稀少。甚至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也門、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卡塔爾等國家因地面沒有河流,被稱作無流國。長此以往,可能引發什么后果?學生結合平時看到的熱點時事,與同桌相互討論后回答。提示:各國為了爭搶水資源,發生各種摩擦,甚至引發戰爭。教師過渡:水資源匱乏嚴重影響中東人民的生活和生產。隨著人口增長、經濟發展,中東水資源緊缺日趨嚴重。河流、湖泊水資源分配上的矛盾,也是形成中東緊張局勢的原因之一。那么,是什么導致中東水資源如此緊缺呢?2.多媒體出示“世界氣候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中東地區有哪些氣候類型?(2)其中分布最廣的是什么氣候類型?這一氣候有什么特征?(3)這一氣候特征會給當地帶來什么問題?提示:(1)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地中海氣候。(2)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降水稀少。(3)水資源匱乏。教師講述:除了自然環境造成中東水資源匱乏外,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等人文因素也是導致中東地區水資源緊缺日趨嚴重的重要原因。教師過渡:熱帶沙漠氣候除了造成水資源匱乏,還在哪些方面影響中東人民的生活?3.多媒體出示材料,學生分組討論中東的一些民俗風貌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派代表發言,教師補充。 提示:阿拉伯人多數居住在沙漠地區,日照時間較長,氣溫高,降水少,蒸發量大,穿著白色衣服不容易吸熱;在沙漠地區,氣候炎熱干燥,駱駝能忍饑耐渴,成為沙漠地區的主要交通工具;沙漠地區降水稀少,睡屋頂不用擔心被雨淋到,且夜間較涼爽。4.中東有多個國家共用一條河,還有一些國家根本就沒有河,圍繞著水源問題,中東國家紛爭不斷。怎樣解決中東地區水資源不足的問題呢?學生分小組共同探討,教師總結:可以通過淡化海水;興修水利;農業采用節水措施;培育耐旱品種等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5.學生獨立思考,完成教材P49“活動”。教師過渡:通過以上學習,我們了解到中東地區因水資源緊缺等自然原因造成戰爭頻繁,那么這其中有沒有人文的原因呢?(種族、宗教、領土、歷史等方面)(二)多元的文化1.多媒體出示“世界人種的分布圖”,學生自主閱讀教材相關正文,回答下列問題。(1)中東主要分布有什么人種?(2)中東是哪些宗教的發源地?(3)中東有哪些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信仰什么宗教?提示:(1)白色人種。(2)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3)如表:民族 分布 宗教阿拉伯人 阿拉伯國家 伊斯蘭教波斯人 伊朗 伊斯蘭教土耳其人 土耳其 伊斯蘭教猶太人 以色列 猶太教 2.教師拓展:宗教圣城——耶路撒冷公元前10世紀,猶太人就把耶路撒冷作為他們王國的都城,后來在這里建起了一座猶太教的圣殿。所以,猶太教把耶路撒冷視為圣城?,F在,圣殿早已被毀,只保存了一段石墻——哭墻。它成為猶太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崇拜物。基督教徒認為,耶路撒冷是他們信奉的主——耶穌受難、埋葬、復活、升天的地方。所以,基督教徒也把耶路撒冷奉為圣城。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加傳教,一天夜里被從夢中喚醒,來到耶路撒冷,踩在一塊圣石上,“登霄”接受“天啟”,當夜又回到麥加。因為這個傳說,耶路撒冷成為伊斯蘭教僅次于麥加、麥地那的第三個圣城。教師總結:中東是世界上的一個熱點地區,這是一片連結歐、亞、非三洲的土地,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宗教在這片土地上起源。戰爭與和平、東方與西方、歷史與現實在這里交匯,民族矛盾、宗教糾紛、領土爭端、對石油和水資源的爭奪、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侵略和壓迫,使這片土地長期動蕩不安、戰火連綿。幾千年歷史紛爭留下來的恩怨至今還沒化解,新的錯綜復雜的矛盾又使這片土地成為當今世界的焦點。本節課運用圖片等資料以便于學生更直觀地學習中東地區的相關知識,在學習過程中運用了小組討論等方式鍛煉了學生合作能力、分析問題能力。但本節課沒有運用時政熱點材料讓學生更清晰地了解到中東地區的紛爭,不利于學生形成國際意識,關注世界局勢的發展,今后應注意加強對學生這方面意識的培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