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班級: 姓名:2.2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學習目標】1.識記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并分析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2.知道三大改造的歷史進程,分析中國走向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發展的必然。3.知道為什么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原因【重難點】重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必然性。難點:為什么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一、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 革命的開始。2.過渡時期(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從1949年 成立到1956年 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3.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 ,并逐步實現國家對 、手工業和 的社會主義改造。(“一化三改”)4.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1)社會主義 經濟迅速發展,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2)國家積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的經驗,不同程度地開始了對它們初步的 。(3) 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的新形勢,迫切需要組織起來。(4)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 的轉變。5.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1)標志:1956年, 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 社會。(2)原因:中國走上 道路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億萬中國人在長期奮斗中作出的 選擇。(3)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勝利的意義①極大地刺激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社會生產力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社會秩序更加穩定,人民民主專政更加鞏固,從而為我國全面 奠定了堅實基礎。②在中國建立起 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二、在艱辛探索中前進(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探索)1.歷史課題: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如何在中國 ,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是嶄新的歷史課題,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遵循。2.堅持原則:中國共產黨在 基本原理指導下,以蘇聯經驗教訓為鑒戒,結合中國具體實際,艱辛探索適合 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3.黨的八大:啟航(1)地位: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召開的第 次全國代表大會。(2)最重要貢獻:對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國社會主義的 作出了規定,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3)主要矛盾: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 的要求同落后的 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 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4)根本任務:集中力量發展 ,盡快把我國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4.歷史飛躍——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1)成就工業建設 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 體系和 體系農業建設 農業方面初步滿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基礎設施 建筑、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獲得較快發展教育科技 教育醫療事業得到長足進步,入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極大改變,科技發展取得重要突破,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 到 的偉大飛躍。(3)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了獨創性 的 理論 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的 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5.歷史教訓(1)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過程中,經歷過嚴重曲折,發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2)我們要總結和吸取歷史教訓,目的是的 以史為鑒 ,更好前進。【重難點突破】全面認識黨的八大2.近代以來我國主要矛盾的變化3、為什么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①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②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③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取得偉大的成就。④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隨堂檢測】1.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這時候中國的社會性質是( )A.資本主義社會 B.社會主義社會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新民主主義社會2.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從此我國開始邁向社會主義。這次變革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計劃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3.我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標志是( )A.新中國的成立 B.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完成C.“一五”計劃的勝利完成 D.實行改革開放4.20世紀50年代,我國“三大改造”的實質是( )A.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 B.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C.變革生產資料私有制 D.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5.中共八大指出,當前國內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兩對矛盾的實質是( )A.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B.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的矛盾C.國家利益、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矛盾D.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矛盾6.關于毛澤東同志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貢獻,說法正確的是( )①找到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贖買政策”的有效途徑 ②提出了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 ③創造性地提出了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學說 ④提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發展戰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學習小組討論:“為什么說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紀中國的一次歷史性巨變,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以下是幾位同學的發言,其中看法正確的是( )A.甲同學:奠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礎B.乙同學:正確認識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C.丙同學: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D.丁同學:中國人民實現了當家作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