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電生磁知識與技能:1.認識電流的磁效應,初步了解電和磁之間的聯系。2.知道通電導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知道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條形磁體的磁場相似。3.會判斷通電螺線管兩端的極性或通電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直導線電流磁場和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實驗,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2.通過對實驗的分析,提高學生比較、分析、歸納得出結論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認識電與磁之間的相互聯系,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界的奧妙,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初步領會探索物理規律的方法和技巧。重點:電流的磁效應;通電螺線管的磁場。難點:運用安培定則判斷通電螺線管的極性或通電螺線管的電流方向。多媒體課件、紙盒吸鐵魔術道具、電源、導線、小磁針、圓筒、硬紙板、鐵屑。一、情景導入教師先給大家表演一個魔術──紙盒吸鐵,然后提問學生:此盒中可能是什么?你猜想的依據是什么?教師斷開開關,再去接觸鐵屑,由不能吸引鐵屑引起學生思維沖突,此時教師將紙盒打開,讓學生明白,剛才產生的磁可能跟電有關。到底磁是否能生電?這節課我們就來揭開這個謎!二、合作探究 電流的磁效應觀察實驗中通電導線周圍的小磁針的情況。電源和導線的作用是什么?小磁針有什么作用?將一枚轉動靈活的小磁針置于桌面上,在小磁針旁放一條直導線,使導線與電池觸接,看看電路連通瞬間小磁針有什么變化?斷電,小磁針有什么變化?改變電流方向觸接,小磁針有什么變化? 同學們根據觀察到的現象,交流討論產生該現象說明了什么?(1)直導線通電后,小磁針發生偏轉。說明: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2)改變電流方向,小磁針偏轉方向相反。說明:電流周圍磁場的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3)通電導線周圍存在與電流方向有關的磁場,這種現象叫做電流的磁效應。 通電螺線管的磁場既然電能生磁,為什么我們在生活中感受不到呢?比如:手電筒在通電時連一根大頭針都吸不動……怎樣增大磁性呢?把導線繞在圓筒上,做成螺線管,與電源相連通電后各圈導線產生的磁場疊加在一起,磁場就會強得多。然后在螺線管的兩端各放一個小磁針,并在硬紙板上均勻地撒滿鐵屑。通電后觀察小磁針的指向,輕敲紙板,觀察鐵屑的排列情況。改變電流方向,再觀察一次。同學們觀察小磁針的指向及鐵屑的排布,交流討論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和磁場強弱分布及通電螺線管的極性是固定不變的嗎?與電流方向是否有關?(1)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條形磁體的磁場相似,兩端是它的兩個磁極。(2)通電螺線管的極性與電流方向有關。 安培定則通電螺線管的極性與電流方向有關,那么通電螺線管的極性、電流方向怎樣判斷呢?多媒體播放視頻:安培定則的使用方法。(視頻詳見教學課件)(1)安培定則:用右手握住螺線管,讓四指指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N極。(2)電流磁效應的發現,使人類不僅可以控制磁場的有無,還可以控制磁場的方向,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第2節 電生磁—見學生用書。電流的磁效應是學習電磁現象的重要基礎。因此,要盡可能讓學生認識到電流及其周圍的磁場是同時存在而密不可分的。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在做奧斯特實驗的時候,要讓學生親手做實驗,把小磁針放在直導線附近,通過觀察導線通電時和斷電時小磁針發生的變化,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初步認識電與磁之間存在某種關系。通電螺線管的磁場是本節的重點之一,因此,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通電螺線管的極性與電流方向之間的關系,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探究結束后,讓學生自己歸納、判斷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方法,再在師生相互交流的氣氛中引導學生得出安培定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