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節 機械能及其轉化知識與技能:1.知道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2.能解釋一些有關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之間相互轉化的簡單現象。3.初步了解機械能守恒的含義。過程與方法:觀察動能和勢能之間相互轉化的實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心機械能與人們生活的聯系,有將機械能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識。重點:對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能進行準確分析。難點:機械能不守恒時機械能的轉化。多媒體課件。一、情景導入多媒體播放視頻:鐵鎖來回擺動打不到鼻子。(視頻詳見教學課件)同學們,有意思吧,課下大家可以試著做一做,這實際上就涉及到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個物理學問題——機械能及其轉化。陳峰同學的家到學校本是一條在水平面上的直路,愛動腦筋的陳峰做了這樣一個設想:要是將從家到學校的路挖成一個“U”字形,如圖所示,只要從家騎上自行車后,不用剎車也不用踩車,等車停下來就可以到達學校了。陳峰同學的設想到底能不能實現,這節課我們就為同學們揭開此謎。二、合作探究 機械能及其轉化(1)我們小時候玩過蕩秋千吧,閉上眼睛,那種時高時低的感覺如同在飛(如圖甲),你知道在蕩秋千的過程中小孩具有哪些能量嗎?這些能量是怎樣變化的呢? (2)如圖乙所示是小剛在玩彈弓的情境,小剛用形變的橡皮條將“子彈”彈射出去的過程中,具有哪些能量?這些能量是怎樣變化的?(3)從以上的兩個實例中,你能夠發現能量的變化有什么規律?同學們根據上節所學的知識,回答上面兩個情境中的物體所具有的能量,然后小組討論、交流分析出每一個階段中能量的變化情況和能量變化的規律。(1)把蕩秋千的過程轉化為如圖所示的圖片,展開分析:A→B過程中具有的能量是勢能和動能,其中能量的變化是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B→C過程中具有的能量是動能和勢能,其中能量的變化是重力勢能增大,動能減小。(2)橡皮條將“子彈”射出的過程中,橡皮條具有彈性勢能,“子彈”具有動能。橡皮條的彈性勢能減小,“子彈”的動能增大。(3)在某一階段能量的變化中,一種能量在減小的同時,另一種能量在增大。動能和勢能轉化的應用:(1)城市鐵路車站的設計方案如圖所示,進站的軌道都與站臺構成一個緩坡,就是利用了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讓學生思考這樣設計的好處)(2)如圖所示,我們看雜技演員從高處跳下落在蹦床上,又被彈起的過程中是利用了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3)如圖中表示撐竿跳高運動的幾個階段:助跑、撐竿起跳、越橫桿。在這幾個階段中也是利用了能量的轉化。 水能和風能的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水力發電、風力發電。 水力發電機工作時是將水的勢能(或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風力發電機工作時是將空氣的動能(或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目前節約能源、開發新能源是人類面臨的重大課題,而風能和水能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環保能源。這兩種能源都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第4節 機械能及其守恒本節課主要采用以設疑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然后以問題為切入點展開討論,讓學生在情境問題中來感悟物理知識,起到樂中求學,學中求樂的效果,不知不覺中總結出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轉化的探究點。為了加深學生對動能、勢能的相互轉化的印象,再進一步舉出生活事例進行分析。由于現象皆從身邊來,故討論時都踴躍發言,經過一定的“爭吵”討論出的結果正確性更高而且深刻。經過這樣熱烈的討論,學到的知識一定印象深刻,從枯燥無味的課堂中感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