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第1節(jié) 功知識與技能:1.結(jié)合實例知道機械功的概念。2.知道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3.理解功的定義、計算公式和單位,并會用功的計算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知道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過程與方法:1.通過思考和討論,判斷力是否對物體做了功,學會從物理現(xiàn)象中歸納簡單的物理規(guī)律。2.通過觀察和總結(jié),了解功的含義,學會用科學探究的思維研究物理問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物理規(guī)律,樂于參與觀察、實驗、探究活動。2.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重點: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會用功的計算公式W=Fs進行簡單計算。難點:判斷力對物體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計算。多媒體課件。一、情景導入多媒體展示圖片:生活中幾種常見的情景。 用力推石頭,石頭一動不動,有力,但是沒有成效;搬起文件箱,用力,有了成效,搬著文件箱水平走動,有向上搬的力,也有成效,但不是豎直向上的力的成效;踢足球,球飛出后,沒有了踢力,足球受到阻力,會停下來,阻力有了成效。文件箱和足球在力的作用下都發(fā)生了位置的變化,力的作用顯示出了成效。力學主要是研究力和運動的關系。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這個力的作用就顯示出成效,力學里就說這個力做了功。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力對物體做的功。多媒體播放視頻:汽車打滑。(視頻詳見教學課件)同學們想一想,在這一過程中,車的牽引力產(chǎn)生效果了嗎?(沒有)為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相關內(nèi)容吧。二、合作探究 力學中的功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功”這個物理量和什么因素有關呢?怎樣來探究呢?(1)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兩幅圖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或者共同的要素。(都有力,物體都移動了一段距離)移動的距離和力之間有何關系?(是在力的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2)同學們觀察圖片:甲水平方向移動了距離但水平方向上卻沒有力;乙用力而未移動距離。 根據(jù)以上分析得出: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必要的意思就是一個都不能少,請同學們用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交流討論判斷下面幾種情況,力對物體是否做功?(1)手提著鉤碼在空中靜止不動,問拉力是否對鉤碼做功?為什么?(2)用力推講臺,講臺沒有動,人做功了嗎?(3)用腳踢出足球,球在地面上滾動,滾動過程中,人對球做功了嗎?(4)人推著木箱前進時,箱子的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了嗎?為什么?(5)人提一桶水沿水平方向前進,拉力做功了嗎?(6)手提著鉤碼勻速上升,問拉力是否對物體做功?為什么?不做功的三種情況:(1)有力沒有距離不做功,即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但保持靜止狀態(tài)(s=0,勞而無功);(2)有距離沒有力不做功,即物體在運動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F=0,不勞無功);(3)通過的距離與力的方向垂直不做功,即物體受到某力的作用,但運動方向始終與該力垂直(F⊥s,勞而無功)。 功的計算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做功包含兩個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種情況下力不做功,那么試想一下,力學中的功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我們看一個示例:設問:①比較甲、乙,________做的功多,比較甲、丙,________做的功多;②根據(jù)以上分析說明做功多少與________和________有關。力學里規(guī)定,功等于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1)功的計算公式:功=力×距離(W=Fs)。(2)單位:焦耳,簡稱焦,符號是J。1焦=1牛·米(1 J=1 N·m)。(3)符號的意義及單位:W——功——焦耳(J);F——力——牛頓(N);s——距離——米(m)。(4)1 J的含義:1 N的力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1 m距離時,這個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1 J。【例】一個人用50 N的力沿水平方向勻速推一輛重200 N的車前進2 m,求這個人對車做功多少?重力對車做功多少?解:人的推力為50 N,在推力的方向上車移動的距離為2 m,則這個人對車做功:W人=Fs=50 N×2 m=100 J;重力在豎直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所以重力對車做的功:W重=Gh=200 N×0 m=0 J。(1)公式W=F·s的運用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同一性:F和s是對同一物體;②同時性:F和s同時發(fā)生;③同向性:F和s方向一致;④統(tǒng)一性:F、s、W的單位分別是N、m、J。(2)如果一個力的方向和物體移動的方向相反,我們就說物體克服這個力做功。第1節(jié) 功功功是能量轉(zhuǎn)化的量度。正確理解功的含義,是學好功的計算、功率、機械效率和機械能等知識的基礎。特別是對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學生如果能夠很好地掌握它,就能夠更好地去理解功的原理、機械效率等知識,并解決有關的問題。因此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由于“工作”概念的影響,學生對有些物體運動的情況是否做功還是不能正確地判斷,例如舉重運動員高舉杠鈴未動、人推車而車不動等,雖然人都消耗了體力,但是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他們并沒有做功;再比如冰塊在光滑的冰面上滑動的過程,也沒有做功。所以判斷是否做功是教學中的難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