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 熱帶旅游勝地本課時主要從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熱帶旅游勝地兩方面去講解。教材以“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為標題,在介紹東南亞地形特征的同時,凸顯東南亞城市分布與地形特征的聯系。同時東南亞是世界重要的旅游勝地,教材從多要素分析,總結東南亞旅游特征和旅游優勢條件。學生在了解和掌握中南半島地形特點歸納、河流對城市分布的影響這兩個內容上會有一定難度,可以運用恰當的資料和舉例來幫助學生突破。知識與能力 核心素養能夠運用地圖分析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以及城市分布特點,學會分析自然環境特征對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響,初步掌握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規律 區域認知、綜合思維能夠舉例說明東南亞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條件 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教學重點: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征及城市分布特點,東南亞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教學難點: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征及其對城市分布的影響。一、導入新課自古以來我國就與東南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我國著名革命家陳毅在寫給緬甸朋友的詩中曾說道:“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彼此情無限,共飲一江水。”這便是我國與中南半島國家之間關系的真實寫照。中南半島上的許多河流的源頭都在中國。那么,中南半島的哪些河流發源于中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中南半島的學習。二、探究新知(一)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1.學生觀察教材“中南半島河流與城市的分布圖”,分小組討論,完成下列任務。(1)中南半島的地形地勢有什么特點?(2)中南半島主要有哪些河流?這些河流流向有什么共同點?發源地在哪里?最終流向何方?(3)找出河內、金邊、萬象、曼谷、仰光,看看它們附近的大河及所在國家,將表格內容補充完整。(4)說說中南半島上主要城市的分布特點。提示:(1)地勢北高南低,山河相間、縱列分布。(2)主要河流有紅河、湄公河、湄南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河流流向都是自北向南。除湄南河外,其余河流都發源于我國。紅河、湄公河、湄南河最終流向太平洋,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最終流向印度洋。(3)城市名稱 附近大河名稱 所在國家名稱河內 紅河 越南金邊 湄公河 柬埔寨萬象 湄公河 老撾曼谷 湄南河 泰國仰光 伊洛瓦底江 緬甸 (4)中南半島上的主要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教師總結:中南半島的河流眾多,主要的大河自東向西依次是:紅河、湄公河、湄南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這些河流大部分發源于我國的青藏高原地區,在我國境內有著不同的河流名稱,如湄公河在我國境內稱為瀾滄江,薩爾溫江在我國境內稱為怒江。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脈方向的特點是山河相間、縱列分布。這些河流的上游流經山區,兩岸高山聳立,水流湍急,蘊藏有豐富的水能資源;下游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泥沙沉積,河岸兩側形成沖積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縱橫、地勢低平的河口三角洲。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2.活動探究:世界上大多數城市都沿河分布。根據這一現象,聯系實際回答下列問題。活動1:學校所在的城鎮是不是分布在河流沿岸?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回答。活動2:說出一兩個位于河流沿岸的我國大城市的名稱。提示:重慶、武漢、南京、上海、廣州、天津等大城市都分布在河流沿岸。活動3:世界上大多數城市都沿河分布,請學生分組討論其利弊,并派代表發言。提示: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優點: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方便用水;利用河流,水運方便;水能豐富,水力發電。缺點:河流下游,洪澇災害;河流污染,環境惡化;過度取水,資源枯竭。(二)熱帶旅游勝地1.多媒體播放東南亞自然風光視頻,讓學生感受東南亞熱帶風光的魅力。觀看視頻后,讓學生嘗試介紹自己去過或聽過的東南亞旅游景點。2.學生自主閱讀教材相關內容,說說東南亞旅游的優勢條件有哪些。提示:東南亞自然風光充滿熱帶氣息。多數國家海岸線漫長,海島眾多,形成了許多著名的海濱旅游與度假勝地。東南亞各國歷史悠久,多元民族文化并存,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文化景觀多姿多彩,名勝古跡眾多,風土人情多樣。3.學生自主閱讀教材P29“閱讀材料”,了解東南亞的華人與華僑,舉例說明華人和華僑對中國和東南亞所作的貢獻。學生舉手發言。4.活動探究:近些年來,許多中國人出境旅游選擇了東南亞。根據以下圖表,學生分組討論,說說人們選擇東南亞旅游的理由。東南亞與我國山水相連 距離:較近我國主要在溫帶地區,而東南亞的熱帶風光旖旎 景觀:獨特的熱帶景觀華人和華僑人口在東南亞各國人口中占較大比重 語言文化:華人、華僑眾多,交流便利,文化相近—— 其他:對中國公民簽證政策非常簡單,旅游成本較低 5.教師拓展:區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認識一個區域的地理特征,一般從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三方面入手: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20°W和160°E定所處的東西半球,赤道定所處的南北半球緯度位置 赤道、回歸線、極圈定所處的溫度帶海陸位置 瀕臨的海洋及方位,相鄰的大洲及方位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 分析其他自然地理特征的突破口氣候河湖 地形、氣候對河流的影響植被 分析降水的變化自然資源 主要的自然資源自然災害 影響該區的自然災害,一般利用地形和氣候的影響進行分析人文地理特征 工業 工業生產水平、主要工業部門及其分布、主要工業區的分布等農業 農業類型、主要農作物及其分布、農業生產水平、農業商品率高低等旅游業 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交通 主要部門、交通運輸特點、交通樞紐、交通分布格局及形成原因人口 人口的數量、增長快慢、分布特征城市 主要城市及其職能、城市分布特征、城市化水平等本節課通過展示陳毅元帥的詩,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識圖并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回答問題,既鍛煉了學生的讀圖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以及合作的精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