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1概念的概述【課標要求】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了解概念的含義和基本特征。【核心素養】科學精神:理解概念的含義與特征,正確運用概念,搜集經典概念,分析其內涵和外延,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發揚科學精神,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公共參與:遵循規則,正確進行下定義、進行劃分。【重點難點】重點:了解事物的屬性及分類,概念的含義、性質,概念的基本特征,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相容關系、不相容關系。難點: 正確理解概念是如何表達出來,概念與語詞有什么關系。【知識梳理】一、概念的含義1.含義:(1)屬性及其劃分:①屬性:事物的性質和關系統稱為屬性。事物的屬性分為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②本質屬性:一事物成為自身并使該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的內部規定性。(2)概念的含義: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2.表達形式:(1)表達形式:語詞。(2)語詞的多樣性:① 語詞形式多樣:同一個概念可以有多個語詞表達;②表達內容多樣:同一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二、概念的基本特征1.內涵:(1)含義: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2)性質:說明事物究竟“是什么”。2.外延:(1)含義:具有概念所反映本質屬性的事物的范圍。(2)性質: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有哪些”。3.概念之間的關系:(1)實質:不同概念在所指范圍上的關系。(2)關系:①相容關系:在范圍上具有相同的部分。②不相容關系:又稱為全異關系。達標檢測1.某球隊有8人,3人是廣東人,1人是沈陽人,2人是北方人,1個隊長,3個是替補隊員。假設上述介紹涉及該球隊的所有人,則下列關于該球隊的說法與題干有矛盾的是( )A.有兩個替補是廣東人B.隊長是廣東人C.沈陽人既不是隊長,也不是替補D.隊長來自北方2.針對未成年人網絡“打賞”現象,最高人民法院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游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這里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與“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從概念的外延上看屬于( )A.矛盾關系 B.反對關系 C.種屬關系 D.屬種關系3.同樣是暴亂,香港的黑暴分子,被美國政客贊譽為“英雄”,美國國內抗議民眾則被稱為“暴徒”;同樣是火箭殘骸墜落,對于中國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末級殘骸墜落一事,美國政客與媒體作出“失控”“不負責任”“設計不達標”等諸多指控,而對于美國一家航天公司發射的火箭殘骸墜入農場,西方媒體則將其形容為“點亮夜空”。從邏輯與思維角度看,美國“馳名雙標”的荒謬性在于( )①違反了排中律的要求,在“是”與“非”之間騎墻居中②背離了矛盾律的要求,思維出現不融貫一致的邏輯錯誤③用自相矛盾的思維邏輯來達到干涉他國內政的目的④定義項的外延大于被定義項的外延,導致“定義過寬”的錯誤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概念是思維的細胞。下列關于“概念”說法正確的是( )A.概念是反映事物所有屬性的思維形式B.一個詞語只能表達同一概念C.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D.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固定不變的5.如果A的部分外延與B的全部外延重合,則A與B的外延關系可能是( )A.全同關系 B.屬種關系C.種屬關系 D.交叉關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