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電功率知識與技能:1.知道電功率的物理意義、定義、定義式和單位。2.知道電能的單位千瓦時的來歷。3.理解額定功率和額定電壓。4.會用P=UI進行簡單的電功率計算。5.能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簡單的電功率問題。過程與方法:1.觀察、體驗電能表轉盤轉動快慢跟用電器電功率的關系。2.觀察體驗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3.通過學習活動,鍛煉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2.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重點:理解電功率與電流、電壓之間的關系。難點: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電功率問題。第1課時 電功率多媒體課件、電能表、導線若干、電源、開關、標有“220 V 15 W”和“220 V 100 W”的燈泡各一個以及其他不同型號的小燈泡若干。一、情景導入教師利用準備好的實驗器材演示實驗:在電能表后分別接不同的燈泡,一只燈泡上標有“220 V 15 W”,另一只燈泡上標有“220 V 100 W”,接通電源,發現“220 V100 W”的燈泡較亮,該燈泡工作時電能表的轉盤轉動得快,而“220 V 15 W”的燈泡比較暗,電能表的轉盤轉動得慢。都是燈泡,為什么有的消耗電能快,有的消耗電能慢呢?為了描述用電器消耗電能時的這種差別,我們這節課引入了一個新的物理量——電功率。八年級的時候我們學習過功率,同學們回憶一下功率的概念(學生回答:功率是用來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同樣,電流做功也有快有慢,為了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我們用什么物理量來表示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來學習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電功率。二、合作探究 電功率如何比較用電器消耗電能的快慢呢?(消耗電能的多少可用電能表來測量,所用時間的長短可用停表來測量)教師演示實驗:將事先準備的導線、開關、電源連成部分電路,將不同規格的兩個小燈泡分別接入上述電路中,閉合開關,記錄電能表轉盤轉動一圈所用的時間。學生記錄表格。小燈泡 1 2消耗的電能/J 1 800 1 800所用的時間/s 18 38消耗電能的快慢 快 慢同學們根據表格中數據交流討論,能得出什么結論?如何比較兩個小燈泡消耗電能的快慢呢?【例】把一盞電燈接在家庭電路上通電1 h,消耗的電能是3.6×105 J,把一個電爐接在家庭電路中通電1 min消耗的電能是6×104 J,哪一個用電器消耗電能快?如何比較?解:電燈1 s消耗的電能:=100 J/s,電爐1 s消耗的電能:=1 000 J/s,所以電爐消耗電能快。(1)電功與時間之比為電功率。(2)電功率的表達式:P=,其中:W表示電功;t表示完成這些電功所用的時間;P表示用電器的功率。(3)電功率的單位:瓦(W)、千瓦(kW);換算關系:1 kW=1 000 W。電功率表達式P=的推導公式:P===UI。 “千瓦時”的來歷前面第1節的時候我們學習了電能的單位是“千瓦時”,那么“千瓦時”和“千瓦”有關系嗎?有什么關系呢?教師引導學生將所學的公式P=進行變形,得出公式:W=Pt。并交流討論說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1)“千瓦時”的來歷:千瓦時(度)是電能的單位。由W=Pt可看出,1千瓦時表示:功率為1 kW的用電器使用1 h所消耗的電能。(2)推導“1 kW·h=3.6×106 J”:因為1 kW·h表示功率是1 kW的用電器1 h消耗的電能,而1 kW的用電器1 h消耗的電能W=Pt=1 000 W×3 600 s=3.6×106 J,故1 kW·h=3.6×106 J。第2節 電功率第1課時 電功率—要想教好本節課,教師做好引導非常關鍵,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表現和領悟情況可適當調整教學速度,切忌貪快而使學生理解不透,做題時不會,再返回頭來進行輔導,只有扎扎實實地進行教學,才能引導學生真正掌握好這一節內容。第2課時 額定功率及電功率的計算多媒體課件、標有“2.5 V 0.75 W”的小燈泡、電源、開關、滑動變阻器、導線若干、電流表、電壓表。一、情景導入教師在多媒體上展示圖片:燈泡的銘牌。教師提問:燈泡銘牌上除了標有電功率值外,為什么還要標上電壓值?如果我們改變用電器兩端的電壓會怎么樣呢?二、合作探究 額定電壓、額定功率通常我們說這個燈泡的電功率是40 W,那個電烙鐵的電功率是60 W,并沒有明確地指明電壓。在不同的電壓下,同一個用電器的電功率總是一樣大嗎?取一個標有“2.5 V 0.75 W”的小燈泡,讓一學生根據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連接實物圖乙,連接好實物圖后,移動滑片,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2.5 V,記下電流表的示數,觀察并記錄小燈泡的發光情況。再分別移動滑片,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 V和3 V時,記錄電流表的示數和小燈泡的亮暗情況。(1)從實驗所記錄的數據中,能否分析這些數據哪些是額定電壓、實際電壓、額定功率、實際功率?(2)根據你的理解,說出什么是額定功率、額定電壓。(3)以組為單位闡明小組的觀點,其他小組有不同意見的再加補充。(1)額定電壓: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做額定電壓。(2)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時的功率為額定電功率。(3)用電器實際所加的電壓為實際電壓,實際電壓下工作時的功率為實際功率。(1)電功率的兩個推導公式:①根據歐姆定律I=,將電流I代入電功率公式P=UI=U×=;②根據歐姆定律I=可得U=IR,將電壓U代入電功率公式P=UI=IR×I=I2R。故電功率也可以利用公式P==I2R計算(但這兩個公式只適用于純電阻電路,即將電能全部轉化為熱能的用電器,如電爐、電飯鍋等均屬于純電阻電路)。(2)根據用電器(特指純電阻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和電功率,結合公式P=得出電阻R=,從而計算出這類用電器的電阻。 電功率的計算消耗電能的多少可用電能表來測量,電功率的大小應該怎樣測量呢?根據公式P=UI可知,測出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用電器的電流,就可以知道用電器的實際功率。【例】甲燈標有“6 V 6 W”字樣,乙燈標有“6 V 3 W”字樣,若將兩燈串聯接在6 V的電壓下工作,則________燈更亮,若將兩燈并聯接在同樣的電路中,________燈更亮。(假設燈泡電阻不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思考:(1)兩燈串聯時,相同的物理量是什么?兩燈并聯時,相同的物理量是什么?(答:兩燈串聯時,電流相同;兩燈并聯時,電壓相同)(2)無論兩燈串聯還是并聯,不變的物理量是什么?(答:兩燈的電阻均不變)分析:由題意得R甲===6 Ω,R乙===12 Ω。①兩燈串聯時,電路圖如圖所示:,串聯電路中I甲=I乙,P甲實=IR甲,P乙實=IR乙,因為R甲②兩燈并聯時,電路圖如圖所示:,并聯電路中U甲=U乙,P甲實′=,P乙實′=,因為R甲P乙實′,即甲燈更亮。答案:乙;甲第2節 電功率第2課時 額定功率及電功率的計算—這節課的難點是學生對額定電壓、額定功率與實際電壓、實際功率的概念混淆不清,解題中需把電功率公式和歐姆定律公式反復運用,更加重了學習難度。解決這一困難,一是要把有標記的小燈泡接入不同電壓的演示實驗做好,二是解題中要分步計算,把每一步的已知量、待求量講清楚,練習應以直接用公式的簡單計算為主。這兩點注意到了,學生才能在后期的計算中循序漸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