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核心素養】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6.2自然環境 第1課時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核心素養】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6.2自然環境 第1課時 教案

資源簡介

第二節 自然環境
第1課時 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
本課時深入學習認識大洲的自然環境。教材以“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為題,綜合分析亞洲地形特點和水系特點,以及地形對水系的影響,還設計了分析北美洲地形對河流影響的活動,希望同學們掌握歸納地形及水系的一般方法。
學生在上學期初步接觸了地形的種類和河流流向,如何在地形圖上分析一個具體區域的地形特點和河流流向是新內容,學生容易混淆這幾個概念:地形、地勢、地形區。
知識與能力 核心素養
能夠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及相關資料,歸納亞洲地形、地勢、河流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區域認知、綜合思維
通過簡要分析亞洲地形、地勢和河流的關系,初步掌握認識大洲自然環境的方法 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
通過對亞洲地形、地勢及河流的學習,激發學生熱愛亞洲、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區域認知、人地協調觀
教學重點:亞洲地形、地勢及河流的特點。
教學難點:理解亞洲地形、地勢與河流分布之間的關系。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亞洲雄風》歌曲。
教師講述:同學們,伴著歌曲,我們感受到了亞洲山河的壯麗畫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亞洲的自然環境。那么,自然環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呢?
學生回答。
提示:自然環境包括地形、地勢、氣候、河流等。
教師過渡: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那么本節課我們將從地形、地勢、河流這幾個方面來了解亞洲的自然環境。
二、探究新知
(一)亞洲的地形和地勢
1.教師提問:上學期我們學習了五種地形特征,誰來說一說這五種地形分別是哪五種?具體有哪些特征?
學生舉手發言。
提示:
地形種類 海拔高低 特征
山地 一般在500米以上 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平原 一般在200米以下 寬廣平坦,主要分布在大河兩岸和沿海
高原 一般在500米以上 面積較大,外圍較陡、內部起伏較為和緩
丘陵 一般在500米以下 相對高度較山地小
盆地 沒有固定標準 四周高,中間低
  2.學生自主閱讀教材相關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亞洲的地勢如何?
(2)亞洲主要有哪些地形區?
學生自主回答。
提示:(1)亞洲地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2)中部以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地勢最為高峻,其中,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四周分布著較低的地形單元,如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等。
3.學生自主閱讀教材“亞洲的地形圖”,分組討論,完成下列任務。
(1)亞洲的北部主要有哪些地形區?
(2)亞洲的東部主要有哪些地形區?
(3)亞洲的南部主要有哪些地形區?
(4)亞洲的西部主要有哪些地形區?
(5)亞洲海拔在1 000米以上和1 000米以下的地形區主要有哪些?
提示:(1)亞洲北部主要有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2)亞洲東部主要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
(3)亞洲南部主要有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
(4)亞洲西部主要有伊朗高原。
(5)亞洲海拔在1 000米以上的地形區主要有東西伯利亞山地、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伊朗高原;海拔在1 000米以下的地形區主要有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
4.教師提問:我們已經知道亞洲的地勢是中部高,四周低。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我們更直觀清晰地觀察亞洲的地勢特征呢?
學生回答(用地形剖面圖)。
5.多媒體出示“亞洲大陸沿北緯30°緯線的地形剖面示意圖”,學生讀圖歸納亞洲大陸沿北緯30°緯線的地勢起伏情況。
提示:亞洲大陸沿北緯30°緯線由西向東,地勢呈現“低─高─低”的變化。
(二)亞洲的河流及其分布
1.教師提問:上學期我們學習了七大洲四大洋,那么誰來說一說四大洋分別是哪四大洋?
學生回答。
提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教師講述:流域一般是指河流的集水區域。流域內所有河流、湖泊等各種水體組成的水網系統,稱為水系。其中,水流最終流入海洋的為外流水系,如太平洋水系、北冰洋水系;水流最終流入內陸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為內流水系。
2.學生自主閱讀教材“亞洲的地形圖”,分組討論,完成下列任務。
(1)亞洲中屬于太平洋水系的河流主要有哪些?
(2)亞洲中屬于印度洋水系的河流主要有哪些?
(3)亞洲中屬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主要有哪些?
(4)亞洲中屬于內流水系的河流主要有哪些?
(5)亞洲的河流整體分布呈什么走向?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走向?
提示:(1)~(4)
太平洋水系 印度洋水系 北冰洋水系 內流水系
亞洲的河流 黃河、長江、湄公河等 恒河、印度河等 鄂畢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等 塔里木河、阿姆河、錫爾河等
  (5)亞洲的河流整體從中部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水往低處流,因此造成亞洲的河流整體從中部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的走向。
教師總結:地勢決定河流的流向和流速,反過來,根據河流的流向也可以判斷地勢情況。受地形、面積廣大等因素影響,亞洲長河眾多,多發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3.學生自主閱讀教材P8“閱讀材料”,了解亞洲之最。
4.多媒體出示“北美洲地形圖”和“北美洲大陸沿北緯40°緯線的地形剖面示意圖”,學生分組合作,完成下列活動。
活動1:歸納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1)在“北美洲地形圖”上找出海岸山脈、內華達山脈、落基山脈、大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分別指出它們在北美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2)按照“相對一致、空間上連續”的原則,將北美洲按照地形劃分成西部、中部和東部三個區域,說出這三個區域主要的地形類型。
(3)讀“北美洲大陸沿北緯40°緯線的地形剖面示意圖”,指出北美洲大陸沿北緯40°緯線自西向東地勢的變化特點。
提示:(1)海岸山脈、內華達山脈和落基山脈主要位于北美洲的西部,海拔多在1 000米以上;大平原在北美洲中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位于北美洲東部,海拔在1 000米以下。
(2)西部主要是高峻的山地、高原;中部是大平原、密西西比平原等平原;東部主要是低矮的山脈和高原。
(3)東西高,中部低。
活動2:以密西西比河為例,解釋北美洲的地形對河流流向的影響。
(1)在“北美洲地形圖”上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標出它們的流向。
(2)結合“北美洲大陸沿北緯40°緯線的地形剖面示意圖”,分析這些河流的流向與地形的關系。
提示:(1)密西西比河的干流自北向南流入墨西哥灣,支流自東西兩邊向中間匯入干流。
(2)水往低處流,地形的高低起伏決定了河流的流向,流域中的地形區的分布決定了干流和支流的流向。
本節教材內容豐富,圖文并茂,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區域地理自然環境特征的方法。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地形及河流之間的相互關系,體會自然環境的整體性特征。學完亞洲的這些自然特征之后,再去認識北美洲的自然環境特征,進行訓練。這樣,學生在以后的地理學習中,能夠獨立分析地形、河流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將不斷提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州市| 门头沟区| 山东| 陆川县| 邵阳县| 宕昌县| 周宁县| 大英县| 曲靖市| 如东县| 鲁山县| 盐山县| 伊通| 修水县| 安泽县| 娄底市| 宁河县| 蓬安县| 河西区| 鄂伦春自治旗| 佛冈县| 建始县| 南澳县| 平昌县| 德江县| 会泽县| 饶平县| 襄樊市| 颍上县| 松滋市| 长岛县| 苏尼特左旗| 芜湖市| 台北县| 北海市| 奇台县| 姜堰市| 十堰市| 南召县| 潜江市| 兴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