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2把握適度原則【課標要求】1.辨析簡單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危害,了解辯證否定觀的實質。2.理解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的發展過程;3.理解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的發展過程,進一步形成對問題進行獨立探索的能力。【核心素養】政治認同: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否定觀。科學精神:樹立辯證否定觀,正確運用科學思維方法觀察和處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現象和問題。培養辯證分析、看待問題的素質,樹立科學精神。【重點難點】重點:理解事物內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含義,理解“辯證的否定”的含義,領會堅持辯證的否定的方法。難點: 理解事物內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辯證關系,理解造成簡單地肯定一切與簡單地否定一切錯誤的根源,理解簡單地肯定一切與簡單地否定一切的危害。【知識梳理】一、適度的含義1.度與關節點:(1)度的含義:事物質與量的統一體現在“度”中。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的量的限度。(2)度的意義:①在度的范圍內,質與量相互結合、相互規定。②當量的變化達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時,事物就開始發生質的轉化。(3)關節點:任何度的兩端都存在著關節點或臨界點,度是關節點范圍內的幅度。關節點是事物量變達到的極限,是引起質變的節點。2.區分量變與質變的根本標志:事物的變化是發生在度的范圍之內還是超出度的范圍。3.遵循適度原則的原因:(1)在度的范圍之內,事物的質保持不變,質規定著量的運動范圍和變化幅度;(2)超出這個范圍,事物的質就發生變化,質與量的統一就會破裂。二、 掌握適度原則1.“得當”:(1)為了保持我們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質,應當把事物的變化控制在度的范圍內,防止過猶不及。(2)從思維方式上說,適度原則就是要在”度”的范圍內尋求和把握事物發展的適當程度的原則。(3)適當就是幅度“得當”,而不是“失當”。適度原則要求我們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不犯極端化的錯誤。2.“得中”:(1)遵循適度原則,并不只是被動地適應事物的存在狀態,而是包含著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2)適度思維是“得中”而處之的思維。3.積極促成質變:要改變我們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質,就應當積極創造條件,促進事物量的變化,并使其向度的邊緣不斷發展,使該物轉化為他物。達標檢測1.心理學認為:“兒童必須以與內在資源相匹配的速度處理各種問題。”也就是說,“過早”會造成失衡。在適當防御機制發展出來之前就讓孩子獨立,過早撤除關愛,很可能形成“假性獨立”,即看似堅強無畏,實則迷茫脆弱,同時伴有人際關系方面的困難。這一結果警示家長們,培養兒童的獨立性應( )A.堅持從實際出發,獨立越晚越好 B.堅持聯系的觀點,防止因循守舊C.把握適度的原則,防止適得其反 D.重視量的積累,促成質變2.老子《道德經》中“治大國,若烹小鮮”是一個比喻,既形象生動,又內涵豐富,被作為至理名言為歷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所重視和引用。這句話從辯證思維方法角度體現了( )A.定量分析方法 B.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間斷性C.把握適度原則 D.采取折中主義的處事原則3.根據辯證唯物主義原理,當我們需要保持事物性質的穩定時,必須( )A.不失時機地促成事物的飛躍B.把量變控制在一定限度內,堅持適度原則C.不失時機地突破事物質的范圍D.重視量的積累,準備走曲折的路4.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的量的限度。在度的范圍內( )。①事物質與量保持統一②質與量相互結合、相互規定③事物就開始發生質的轉化④事物的量變不影響質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稻草滅菌試驗表明,溫度達80度,加熱1小時,10余個主要菌種經干濕熱處理全部死亡,當消毒爐爐溫達90度時,稻草性能破壞,失去用途。這一研究提供的方法論意義是( )A.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 B.要重視量的積累C.必須堅持適度原則 D.量變必然引起質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