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1 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課標內容】引用實例,說明中國如何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明確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闡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意義,正確理解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的關系,樹立對對外開放政策的政治認同。【學習任務】1.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形成過程及特點2.明確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的重要性3.闡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的要求【重點難點】1.正確理解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2.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的意義與措施知識梳理1. 我國的對外開放的進程?(1)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 的重大決策;2001年,我國正式加入,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2)經過多年發展,我國 的對外開放格局和開放型經濟體系 形成,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健全;(3)在新時代,我國繼續……堅持實施 對外開放…互利共贏。2. 我國如何適應對外開放新形勢?(如何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1)要 ,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著力培養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2)要形成以 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3)要實行高水平的 政策,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4)要 ,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3. 如何處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與對外開放之間的關系?(1)實行對外開放必須堅持原因:①中國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任何時候都不能依賴別人搞建設,必須把 自己的出發點,這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② 是國之重器,對推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求:我們尤其要矢志不移地增強 ,實現 自主可控……(2)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也要實行原因: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 ,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 。二者好比兩條強有力的"腿",支撐著我國經濟邁入現代化。要求:未來中國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在 的條件下進行,中國的對外開放不會 ,更不會走回頭路。我們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奉行 的開放戰略。1.2022年1—8月我國進出口總額19.4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1%:其中出口10.34萬億元 增長54%: 進口9.09萬億元,增長13.7%。8月當月,我國進出口總額2.71萬億元地長12.7%。其中出口1.44萬億元,增長7.9%:進口1.26萬億元,增長18.8%.對上述材料解讀正確的是( )①我國對外開放中“走出去”的規模不斷擴大②l至8月份我國對外貿易總體處于順差狀態③外貿穩步增長得益于經濟全球化的深化發展④對外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方向轉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目前,國際上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的趨勢已經開始放緩,東盟制造、墨西哥制造開始用更加低廉的成本要素,實現對“中國制造”的供給替代。這說明( )①經濟全球化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②經濟全球化有利于世界范圍內資源的優化配置③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④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3.作為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突破,高鐵已成為中國新的“形象名片”。中國高鐵憑借其自主創新的技術優勢先后進軍東南亞和歐洲等市場,積極實施國際化戰略。由此可見,中國高鐵在實施國際化戰略中( )①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②以自主創新形成全球化品牌③堅持了市場多元化戰略,拓展市場空間④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4.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 作為工作重點任務之一。完成這一任務需要注重需求側管理,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下列各項推導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①健全城鄉流通體系→加快電商、快遞進農村→擴大縣鄉消費②加強對外貿企業的信貸支持→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穩定對外貿易③拆除妨礙民間投資的各種藩籬→推動“非禁即入” →吸引社會資本投資④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著力擴大內需,著力恢復和擴大消費,著力增加優質商品和服務供給,繼續擴大優質消費品進口,大力倡導并積極推動綠色低碳消費,進一步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下列消費措施對促進經濟發展的傳導過程正確的是( )①推動綠色低碳消費→綠色產品需求增加→綠色產業前景看好→擴大綠色產業投資②推動綠色低碳消費→轉變消費觀念→推動綠色產業發展→提高相關企業的競爭力③擴大優質消費品進口→增加市場供給→提高消費成本→促進消費結構優化升級④擴大優質消費品進口→深化供給側改革→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動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