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4課 海峽兩岸的交往內容要求 教學目標知道“一國兩制”對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意義 1.了解歷史上的臺灣,知道我國對臺政策的變化,了解海峽兩岸關系緩和的史實;通過研讀相關史料,了解新時代兩岸關系發展的史實,知道在新時代黨和政府為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作出的努力。(歷史解釋、時空觀念、史料實證) 2.認識實現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心愿,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增強祖國統一必將實現的堅定信念;通過學習中國共產黨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方面的政策和努力,認識中國共產黨是真正代表中國人民利益的政黨。(唯物史觀、家國情懷)教學重點:黨和政府確立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祖國大陸與臺灣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實。教學難點:“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一、導入新課多媒體播放視頻《2023.4.1馬英九攜家人在湖南祭祖》: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1949年國民黨退往臺灣后,臺灣海峽長期隔絕了臺灣與祖國大陸,馬英九攜家人祭祖,表達了身處臺灣的中國人對大陸故鄉的濃濃思念。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夙愿,在海峽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國統一大業一定會實現。今天海峽兩岸的交往是怎樣的情況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第14課《海峽兩岸的交往》。二、探究新知(一)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1.多媒體展示圖片,教師引導學生回顧臺灣的相關史實,了解歷史上的臺灣。時期 當時臺灣的稱呼 相關事件三國 夷洲 230年,孫權派大將衛溫率萬人船隊到達夷洲,加強了大陸與臺灣的聯系隋 流求 隋煬帝派人三赴流求,加強與流求的聯系元 琉球 在澎湖島設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清 臺灣 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1683年,臺灣歸入清朝的版圖;1684年,清朝設臺灣府,隸屬福建??;1885年,臺灣正式建??;1895年,日本通過《馬關條約》,割占臺灣1945年 —— 抗日戰爭勝利,臺灣回到祖國懷抱1949年 —— 渡江戰役,國民黨失敗,退往臺灣 2.材料展示:材料一 將人民解放戰爭進行到底,解放中國全部領土,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材料二 我們都是中國人。三十六計,和為上計。——毛澤東材料三 在解決臺灣問題時,我們會尊重臺灣的現實。比如,臺灣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動……生活方式可以不動,但是要統一。——鄧小平材料四 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中國的主權和領土決不容許分割。任何制造“臺灣獨立”的言論和行動,都應堅決反對……違背一個中國的原則,也應堅決反對。——江澤民教師提問:以上材料說明我國在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方面的方針政策有什么變化?兩岸和平統一必須堅持的原則是什么?提示:變化:由建國初的武力解放臺灣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和平方式解放臺灣。原則:一個中國原則。3.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小組合作總結本目海峽兩岸關系緩和的基本史實。提示:(1)197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奉命停止對金門和馬祖的炮擊。海峽兩岸局勢逐步走向緩和。(2)1987年,臺灣當局開始被迫調整“三不”政策。海峽兩岸同胞近40年的隔絕狀態終于被打破,兩岸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3)1990年臺灣成立了海峽交流基金會,次年祖國大陸成立了海峽兩岸關系協會;1992年,兩會就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達成“九二共識”。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4.圖片展示:觀察圖片,思考:為什么臺灣返鄉探親團在長城上高呼“到家了”?提示:祖國是臺灣同胞的“家”,是他們的“根”。(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1.學生閱讀本目教材,按時間先后順序梳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基本史實。(1)1995年,江澤民提出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2)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和平之旅”訪問團訪問祖國大陸。胡錦濤會見連戰一行,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的會見,促進了兩岸關系的新發展。(3)2008年,兩岸達成空運直航、海運直航、郵政合作等協議,兩岸關系取得重大進展。2.材料展示:第一條 為了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勢力分裂國家,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維護臺灣海峽地區和平穩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二條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共同義務。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國家絕不允許“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反分裂國家法》(2005年3月14日)教師提問:閱讀材料,談談你的認識。提示:《反分裂國家法》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以最大誠意和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一貫立場,表明了維護國家統一與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三)新時代推進祖國完全統一的方略1.多媒體展示新時代兩岸關系發展的史實,讓學生對新時代兩岸關系的發展有一定的了解。2015年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同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會晤。雙方就進一步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交換了意見。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晤,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2.閱讀教材內容,說說在新時代黨和政府為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作出了哪些努力。提示:(1)黨和政府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爭,人民解放軍多次在臺灣周邊海域組織實戰化演練,有力維護臺海和平穩定。(2)2022年發布的《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全面闡述了新時代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指明了對臺工作方向。(3)中共二十大進一步強調,“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是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對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最有利。三、課堂小結本節課以臺灣和大陸的交流方式為主線,介紹了幾十年來臺灣和大陸關系的變化。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了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統一是人心所向,眾望所歸。我們都堅信海峽兩岸的統一一定會實現,因為兩岸人民血脈相連,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我們都是中國人。見課件本節課用馬英九回鄉祭祖進行導入,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課重點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對臺方針政策的變化及海峽兩岸的交往。整節課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充分發揮了合作學習的優勢,學生學習積極主動,學習效率高,較好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