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1自主創業 公平競爭
【課標要求】
列舉與創業有關的企業登記、企業信息公示等基本法律制度,評述市場競爭的基本規則。
【核心素養】
政治認同:創業經營除了尊重市場法則,還要要遵守我國的法律規則。
科學精神:科學理解經營者之間公平競爭的意義。
法治意識:培養公平競爭意識。
公共參與:經營者之間要公平競爭。
【重點難點】
重點: 了解經營主體的形式,創辦企業應注意的事項。
難點: 理解市場經營者公平競爭的意義,區分不正當競爭的主要行為。
基礎知識
一、邁出創業第一步
(一)經營主體
創業者可以采取 、個人獨資企業、 、有限責任公司等形式。根據法律的規定,這些不同形態的經營主體在成立條件、出資人的責任承擔等方面有所不同。
創業的條件
1、創辦企業應當符合法律規定,并 。例如,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的,必須訂立投資人協議、制定公司章程,在章程中規定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公司名稱和公司住所、組織機構等。這些文件確立了股東的權利義務關系,有助于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2、創辦企業應當按照規定在 ,領取 。申請人應當對申請文件、材料的 負責。未經相關主管部門登記的,不得以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企業發生變更、終止的,也應當辦理相應的登記。
3、企業登記的相關信息應當 。國家實行 ,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形成的信息,以及政府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產生的能夠反映企業狀況的信息,應當通過 向社會公開。
(三)企業的法律常識
創業之路,法律相伴。在實踐中,創業項目雖然很多,但創業成功并不容易,導致創業失敗的原因各種各樣。創業者缺乏 是其中之一。因此創業者有必要在創業之前了解 ,學會 。
二、市場競爭講公平
(一)市場競爭的要求
我國法律確立了有關市場 和 的規則,經營者應當遵循規則,公平競爭。
(二)反對不正當競爭
經營者利用他人已經建立的商業信譽,通過某種假冒或者仿冒手段使消費者發生誤認,這種混淆行為就是典型的 。這種行為既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又可能對消費者構成欺詐,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屬于不正當競爭。
(三)市場競爭講公平的表現
(1)廣告是重要的 與 手段,經營者的廣告行為應當遵守法律規定,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 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2)法律還規定,禁止實施 、不當有獎銷售行為、 、妨礙或者破壞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者服務正常運行的行為等不正當競爭行為。
達標檢測
1.執法人員在侵犯奧林匹克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中發現,某金店內商品陳列柜中有一枚待銷售的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吉祥物“冰墩墩”式樣的足金飾品,飾品吊牌上標注有“足金冰墩墩3D工藝,金含量:999‰,金額 1680.00”字樣。執法人員向當事人送達了《限期提供材料通知書》,要求當事人提供使用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的相關授權許可文件等,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未能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該商店的行為( )
①違背了市場公平競爭和依法經營規則,屬于不正當競爭
②出于喜迎冬奧會的初衷,雖以營利為目的但不構成侵權
③侵犯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圖形標志的專有權利
④使用與冬奧會會徽相近的商標作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李某創業的第一個項目便是養鴨子,訂購的4000只鴨苗,最后卻只成活60只,整整損失7萬余元。這啟示我們( )
A.積極投入到創業洪流中去
B.創業項目很多
C.缺乏法律意識是創業失敗的原因
D.要學會風險管理
3.國家反壟斷局自2021年11月18日掛牌成立以來,共披露了46起與反壟斷相關的行政處罰案件,主要集中在醫藥、能源和互聯網經濟等領域。處罰壟斷違規行為有利于( )
①減少商家之間的競爭
②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③根除不正當競爭行為
④維護公平的市場秩序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倡導正當競爭,反對不正當競爭。下列企業行為中,屬于不正當競爭的是( )
①甲企業為了擴大銷售,加大廣告宣傳力度,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
②乙企業為了擴大市場份額,進行有獎銷售,最高獎勵現金10萬元
③丙企業通過捐建希望小學,提高了知名度,擴大了市場份額
④丁企業為了穩定市場份額,聯合行業內的其他企業達成價格協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的《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試行)》指出,建筑用工企業應嚴格規范用工管理,及時采集并上傳施工現場建筑工人實名制基本信息。未在全國建筑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上登記,且未經過基本職業技能培訓的建筑務工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建筑企業不得聘用其從事與建筑作業相關的活動。實施“建筑工人實名制”( )
①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舉措
②有利于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勞動關系
③一定程度上會解決企業的“用工荒”
④表明建筑企業以追求社會效益為目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