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3區域性國際組織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1.了解并闡釋各種國際組織在政治經濟事務中的作用。 2.識別主要的區域性國際組織,評價區域性國際組織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 政治認同:認同這些國際組織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 科學精神:結合時事政治分析歐洲聯盟、亞太經合組織、東南亞國家聯盟、非洲聯盟的地位、作用,培養科學精神。 公共參與:培養公共參與意識,積極與區域性國際組織建立伙伴關系。【教材導學 知識梳理】(一)歐洲聯盟1.歐盟產生的背景、地位(1)背景:①歐洲是世界上率先進入現代化的地區,聚集了為數眾多的發達國家。②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歐洲成為區域一體化的領跑者。(2)地位:①歐洲聯盟成為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性國際組織,成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2. 歐盟的宗旨:歐盟的宗旨是實現各成員國的共同目標:促進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確保基本價值標準,加強國際合作。3.歐盟的主要機構:歐洲理事會、歐盟理事會、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歐盟對外行動署。4.歐洲聯盟的作用①歐盟在國際事務中有重要影響,發揮著重大作用。②歐盟主張多邊主義方針,主張在解決重大國際問題上發揮聯合國的作用,主張國際反恐必須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等。③對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的有力制約,體現了歐盟在世界多極化中的作用。④歐盟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并力爭在重大國際問題和地區熱點問題上有所作為。(對外關系)(二)亞太經合組織1.性質:冷戰結束后,亞太地區組建發展成為全球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2.宗旨:支持亞太區域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和繁榮,建設活力和諧的亞太大家庭,捍衛自由開放的貿易和投資,加速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鼓勵經濟技術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進建設良好和可持續的商業環境。3. 獨特的亞太經合組織方式承認多樣性,強調靈活性、漸進性和開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協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則。單邊行動與集體行動相結合。亞太經合組織方式適應了亞太經合組織存在巨大多樣性的實際,兼容、照顧了發展中成員和發達成員的不同利益,反映了建立平等伙伴關系的要求。4. 中國與亞太經合組織的關系(1)地位:中國在亞太地區舉足輕重,是亞太經合組織的重要成員。(2)作用:自1991年加入亞太經合組織以來,中國參加了歷屆部長級會議和歷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積極參與各層次各領域合作,為促進亞太經合組織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3)亞太經合組織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進程對中國的改革開放也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也有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三)東南亞國家聯盟1、地位和成員東南亞聯盟是亞洲最令人矚目的區域性國際組織。1967年成立,有10個成員國:“老馬新菲越、泰柬緬印文”。2、東盟的運行機制東盟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10+1”、“10+3”、東盟地區論壇、東盟防長擴大會和東亞峰會等機制,成為推進區域合作和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平臺。3.主要目標(宗旨)(1)維護和促進地區和平安全和穩定,進一步強化以和平為導向的價值觀。(2)通過加強政治、安全、經濟和社會文化合作,提升地區活力。(3)維護東南亞的無核武器區地位,杜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4)確保東盟人民和成員國與世界和平相處,生活于公正、民主與和諧的環境中。(5)建立穩定、繁榮、極具競爭力的和一體化的共同市場和制造基地,實現貨物、服務、投資、人員、資金自由流動。(6)通過相互幫助與合作減輕貧困,縮小東盟內部發展鴻溝。4. 中國與東盟的關系在“10+1”和“10+3”合作、東亞峰會、東盟地區論壇等區域機制框架下,中國與東盟保持了良好的溝通和合作。2003年,中國與東盟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2013年10月,中國倡議與東盟攜手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四)非洲聯盟1.非盟成立的背景二戰結束后,非洲眾多國家紛紛贏得獨立,并走上聯合自強的道路,成為國際社會中一支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2.非盟的地位和作用非洲是當今世界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洲,非洲聯盟(AU)是非洲最重要的區域性合作組織。非盟成立后,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成為引領非洲國家聯合自強、共謀發展的一面旗幟,其領導權威得到非洲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3.中國與非盟的關系中國與非盟在氣候變化、“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等重大國際問題以及非洲熱點問題上保持溝通協調。非盟在涉及中國核心和重大利益問題上積極支持中國。中國向非盟機構能力建設、有關維和行動和非盟總部會議中心、非洲疾控中心等項目建設提供援助。【預習自測 判斷正誤】1.承認多樣性,強調靈活性、漸進性和開放性是東盟發展的基本原則。2.中國是東盟的重要成員,在東盟的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3.歐盟是最具代表性、權威性的國際組織。4.亞太經合組織作為一個世界性的國際經濟組織,其成員包括亞洲國家、大洋洲國家、南北美洲國家和俄羅斯。5.非洲聯盟是國際社會最重要的區域性合作組織,是一支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總議題:區域性國際組織議題一:歐洲聯盟議學情境:播放視頻《歐盟能長久合作,隱藏3點原因:歷史、觀念、主權相對讓渡》。歐盟成立以來,通過共享主權和制定共同政策,歐洲國家的經濟繁榮和安全穩定得到了保障。歐盟也推動了歐洲國家之間的合作,增加了民眾的福祉。然而,歐盟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包括成員國間的經濟不平衡、移民和難民危機、民粹主義的崛起等。歐盟的擴張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最初的六個成員國在加入歐盟之后,陸續有其他國家加入其中。截至2020年,歐盟已經發展壯大至28個成員國,并在政治、經濟、安全和社會事務等方面展示了它的影響力和權威。歐盟的成立使得歐洲國家之間的關系得到了空前的加強。首先,歐盟成員國共享了很多權力和責任,以維護共同的政治和經濟利益。例如,歐盟的法律適用于所有成員國,成員國需要遵守歐盟的共同政策和標準。其次,歐盟為成員國提供了更大的經濟機會和福利。通過共同市場和貨幣聯盟(如歐元區),歐盟促進了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刺激了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此外,歐盟還提供了教育、環境、科研和社會福利等方面的合作機會,使得成員國能夠在更廣泛的領域內共享資源和經驗。然而,歐盟的建立和發展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在成員國的政治、歷史和經濟差異之間存在著許多挑戰。例如,英國在2016年舉行的公投中決定離開歐盟,這是歐盟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也體現了歐盟內部存在的分歧和不穩定因素。此外,歐盟的決策過程和權力結構也受到質疑。批評者認為,歐盟的行政機構過于龐大和繁雜,決策過程缺乏透明度和民主性。這些問題使得歐盟內部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緊張和不滿情緒。盡管如此,歐盟仍然被廣泛認為是一個成功的一體化實驗。它為歐洲國家提供了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它們可以通過合作和對話解決自己的問題。歐盟的存在和影響力也超越了歐洲大陸,對國際事務和全球治理產生了重要影響。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并在氣候變化、反恐、難民危機等全球性議題上發揮著重要作用。議學任務:結合視頻和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歐盟的產生、發展和作用。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歐盟是當今世界典型的區域一體化組織,是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綜合實力雄厚的國家聯合體。歐元的誕生是一種經濟行為,但同時也是政治意志的體現。不同于其他貨幣,歐元從產生開始便帶有特殊的政治屬性,歐洲一體化的政治目標是提出歐元概念的出發點之一。歐洲引入單一貨幣、建立共同的貨幣機構,其目的之一就是減少戰爭和地域風險,避免或者解決政治沖突,同時實現繁榮與和平這兩個目標。歐盟委員會主席也曾表示,歐元已經成為團結、主權和穩定的象征。從這一點來看,歐元的誕生是歐洲一體化進程中具有歷史意義的里程碑。教師講解:1.歐盟產生的背景、地位(1)背景:①歐洲是世界上率先進入現代化的地區,聚集了為數眾多的發達國家。②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歐洲成為區域一體化的領跑者。(2)地位:①歐洲聯盟成為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性國際組織,成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2. 歐盟的宗旨:歐盟的宗旨是實現各成員國的共同目標:促進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確保基本價值標準,加強國際合作。3.歐盟的主要機構:歐洲理事會、歐盟理事會、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歐盟對外行動署。4.歐洲聯盟的作用①歐盟在國際事務中有重要影響,發揮著重大作用。②歐盟主張多邊主義方針,主張在解決重大國際問題上發揮聯合國的作用,主張國際反恐必須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等。③對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的有力制約,體現了歐盟在世界多極化中的作用。④歐盟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并力爭在重大國際問題和地區熱點問題上有所作為。(對外關系)消極作用:近年來,歐盟經受了主權債務危機、烏克蘭危機、恐怖襲擊、難民危機和英國“脫歐”等多重沖擊,暴露了一些深層次問題。5.中國與歐盟的關系議題二:亞太經合組織議學情境:播放視頻《舊金山喜迎APEC峰會都有哪些看點?》。展示材料:亞太地區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占世界經濟總量逾六成、貿易總量近一半,是全球經濟最具活力的增長帶。亞太經合組織成立于1989年,是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多年來,亞太經合組織在促進區域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方面不斷取得進展,在推動全球和地區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亞太經合組織成立以來實行自主自愿、協商一致、循序漸進的合作方式,在數量眾多并且具有顯著多樣性的成員之間,成功構建起完整的區域經濟合作框架。”南開大學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研究中心主任劉晨陽表示,“在1994年設立的茂物目標引領下,亞太地區平均關稅水平不斷下降,貨物貿易總量大幅增長;2020年的布特拉加亞愿景,設立了到2040年建成一個開放、活力、強韌、和平的亞太共同體的目標,為未來亞太經合組織發展繪就新藍圖。”議學任務:結合視頻和上述材料,你是如何理解獨特的亞太經合組織方式的?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與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等組織的傳統模式相比,亞太經合組織開創了一種新型的區域一體化合作模式。傳統模式要求區域一體化的實現要建立在一整套具有約束力的組織章程之上,而亞太經合組織采取自主自愿、協商致的合作方式,堅持靈活性和非強制性;傳統模式主張在一體化構建過程中應建立超國家的權威機構,而亞太經合組織本質上只是一個經濟合作論壇;傳統模式帶有一定的排他性,傾向于選擇封閉性的區域合作形式,對非成員有一定的歧視,而亞太經合組織從已一開始就實行開放的區域主義,對非成員也實行非歧視原則。亞太經合組織方式是其成員多樣性和差異性的反映,同時也被實踐證明符合區域特點。教師講解::1.性質:冷戰結束后,亞太地區組建發展成為全球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2.宗旨:支持亞太區域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和繁榮,建設活力和諧的亞太大家庭,捍衛自由開放的貿易和投資,加速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鼓勵經濟技術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進建設良好和可持續的商業環境。3. 獨特的亞太經合組織方式承認多樣性,強調靈活性、漸進性和開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協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則。單邊行動與集體行動相結合。亞太經合組織方式適應了亞太經合組織存在巨大多樣性的實際,兼容、照顧了發展中成員和發達成員的不同利益,反映了建立平等伙伴關系的要求。4. 中國與亞太經合組織的關系(1)地位:中國在亞太地區舉足輕重,是亞太經合組織的重要成員。(2)作用:自1991年加入亞太經合組織以來,中國參加了歷屆部長級會議和歷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積極參與各層次各領域合作,為促進亞太經合組織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3)亞太經合組織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進程對中國的改革開放也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也有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議題三:東南亞國家聯盟議學情境:播放視頻《王毅東南亞之行釋放中國將繼續堅定同東盟加強合作信號》。展示材料:東盟,全稱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是一個由東南亞國家組成的政治經濟聯盟,目前有11個成員國,分別是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和東帝汶。東盟的宗旨是加強成員國之間的合作,促進區域和平與穩定,實現共同發展與繁榮,維護成員國的主權和利益,推動區域一體化和共同體建設。東盟峰會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最高級別會議,由東盟成員國的領導人參加,一般每年召開兩次,分別于上半年和下半年舉行。東盟的首席行政官是東盟秘書長,由各成員國輪流推薦資深人士擔任,任期5年。東盟峰會的主要目的是討論和決定東盟共同體建設的方向和重點,以及應對地區和國際事務的立場和措施。東盟是發展中國家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地區之一,東盟去年9月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雖受到疫情的持續打擊,2021年,東盟外國直接投資(FDI)流入量仍增加42%,達1740億美元,回到疫情前水平。議學任務:分析東盟在地區發展中的影響。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1、地位和成員東南亞聯盟是亞洲最令人矚目的區域性國際組織。1967年成立,有10個成員國:“老馬新菲越、泰柬緬印文”。2、東盟的運行機制東盟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10+1”、“10+3”、東盟地區論壇、東盟防長擴大會和東亞峰會等機制,成為推進區域合作和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平臺。3.主要目標(宗旨)(1)維護和促進地區和平安全和穩定,進一步強化以和平為導向的價值觀。(2)通過加強政治、安全、經濟和社會文化合作,提升地區活力。(3)維護東南亞的無核武器區地位,杜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4)確保東盟人民和成員國與世界和平相處,生活于公正、民主與和諧的環境中。(5)建立穩定、繁榮、極具競爭力的和一體化的共同市場和制造基地,實現貨物、服務、投資、人員、資金自由流動。(6)通過相互幫助與合作減輕貧困,縮小東盟內部發展鴻溝。4. 中國與東盟的關系在“10+1”和“10+3”合作、東亞峰會、東盟地區論壇等區域機制框架下,中國與東盟保持了良好的溝通和合作。2003年,中國與東盟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2013年10月,中國倡議與東盟攜手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相關鏈接:東盟的組織機構議題四:非洲聯盟議學情境:非盟委員會副主席辦公室副主任埃米爾·魯瓦加薩納表示團結一致的非洲聯盟成員國將取得更多發展成就。“現在,非洲聯盟的55個成員國都在為2063年議程而努力,我們相信,在2063年之前,非洲能夠取得更多的發展成就。”60年來,非洲統一組織及非盟不斷引領非洲大陸向獨立自強、繁榮振興的方向發展,而在此過程中,中國作為非洲的好兄弟、好伙伴,發揮了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與會嘉賓對中非持續深入合作,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給予了高度評價。非盟委員會教育、科技和創新委員貝荷欣表示,“中國在非洲解放運動中一直支持非洲。現在非洲處于發展時期,中國和非洲也正在攜手合作,相互受益,相互學習,努力以雙方的合作來實現我們的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這種合作百分之百符合我們的非洲2063年議程。”議學任務:談談你對非洲聯盟的認識,并思考非洲聯盟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所發揮的作用。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非洲聯盟旗幟。非盟旗幟由一張非洲大陸圖案以及55顆星星組成,以綠色為背景。非洲大陸圖案沒有國界意味著非洲的一體化,55顆星星代表非盟的55個成員,綠色背景象征著非洲是充滿希望的大陸。非盟自成立以來,著力加強機構和能力建設,在維護非洲和平穩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推動一體化進程等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成為引領非洲國家聯合自強、共謀發展的一面旗積,領導權威得到非洲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非盟已成為世界上有著廣泛影響力的地區組織之一。教師講解:1.非盟成立的背景二戰結束后,非洲眾多國家紛紛贏得獨立,并走上聯合自強的道路,成為國際社會中一支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2.非盟的地位和作用非洲是當今世界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洲,非洲聯盟(AU)是非洲最重要的區域性合作組織。非盟成立后,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成為引領非洲國家聯合自強、共謀發展的一面旗幟,其領導權威得到非洲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3.中國與非盟的關系中國與非盟在氣候變化、“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等重大國際問題以及非洲熱點問題上保持溝通協調。非盟在涉及中國核心和重大利益問題上積極支持中國。中國向非盟機構能力建設、有關維和行動和非盟總部會議中心、非洲疾控中心等項目建設提供援助。總結歸納:比較歐盟、亞太經合組織、東盟、非盟異同點1.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就朝鮮進行的核試驗發表聲明,歐盟敦促朝鮮不要再做出類似的挑釁行為。這表明( )A. 歐盟在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負有特殊責任B. 歐盟在積極維護歐盟內部的團結和穩定C. 歐盟堅持單邊主義方針,力圖獨立解決各種國際問題D. 歐盟力爭在國際重大問題上有所作為2.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組委會主席曾表示:“亞太經合組織的21個成員占了全球貿易的54%,還包括美國、日本和中國這三個全世界最大經濟體。亞太經合組織可以發出一致和統一的聲音來推動世貿組織的談判。”這可以說明( )A. 亞太經合組織與世貿組織相互依存,相互促進B. 亞太經合組織有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C. 亞太經合組織經濟一體化必將實現政治一體化D. 亞太經合組織是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經濟聯盟3.中國駐東盟大使就中國—東盟抗疫合作時表示,疫情暴發以來,中國—東盟就共同抗擊疫情開展了大量合作,為國際團結合作抗疫樹立了典范。中國將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構建人類健康衛生共同體。材料表明( )A. 東盟是國際經濟貿易領域的“經濟聯合國”B. 中國與東盟保持了良好的溝通和合作C. 中國與東盟都認同“人類命運共同體”D. 中國與東盟的良好互動使我國的對外貿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4.2022年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王毅在兩會記者會上談及中國東盟關系時指出,中方愿同東盟國家一道,不忘維護穩定安寧的初心,秉持實現共同發展的使命,堅持互諒互讓、互幫互助的鄰里相處之道,推動雙方關系像奔馳在中老鐵路上的列車一樣快速前行。這是基于①東盟與中國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②東盟與中國之間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③東盟與中國有著共同的利益需求④加強與東盟的合作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準則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5.近年來中非關系不斷深入,在各個層面都有越來越多的合作和交流,中國和非洲國家的合作使雙方人民和整個國際社會受益,特別是“一帶一路”建設與非洲各國發展戰略、非盟《2063年議程》、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深入對接,為推動后兩個相互兼容的路線圖早日實現貢獻力量。這表明①中非各國是建設國際新秩序的重要力量②中非合作符合《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③我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在增強④加強中非合作符合中非各國人民共同利益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6.隨著《區域全面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正式實施,中國與東盟的經貿聯系不斷加強。2022年前兩個月,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2年前兩個月,中國—東盟貿易總額達1 365.9億美元,同比增長13.1%。這表明( )①中國與東盟的友好合作關系得到迅速發展 ②中國與東盟的共同利益明顯增加 ③東盟上升為中國最主要的貿易伙伴 ④東盟發展為世界政治力量的重要一極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亞太經合組織成員遍布于太平洋周圍,包括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及地區經濟體。近年來,該組織為加強區域經濟合作作出了突出貢獻。然而,亞太經合組織也面臨著經濟增長可持續性的問題,在消除經濟技術合作障礙、貿易保護主義等方面,難以達成共識。亞太經合組織第25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打造全新動力,開創共享未來”為主題,與會各經濟體領導人圍繞“數字時代的創新增長、包容和可持續就業”“開創共享未來”等重點議題深入交換看法。中國強調亞太各方應該堅持不懈推動創新,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積極踐行包容性發展,不斷豐富伙伴關系內涵,引領全球新一輪發展繁榮。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20多年來,日益扮演著重要角色。結合材料,分析中國如何推動亞太經合組織成員“打造全新動力,開創共享未來”。答案:DBBBDA7.推動各成員以磋商、論壇等方式拓展新的合作領域,尋求利益匯合點;推動互聯互通建設,循序漸進地推進亞太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深化合作內容;推進亞太經濟體結構性改革,實現創新增長,促進包容發展,使各方均能從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受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