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 哲學的基本問題課標要求1.說明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2.援引經典作家的言論,說明對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學。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認同并堅持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2.科學精神:科學把握哲學的基本問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及其基本形態。3.公共參與:用唯物主義觀點指導學習生活實踐活動。一、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1.是什么哲學的基本問題是______和______的關系問題,也就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關系問題。2.內容(1)思維和存在何者是__________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唯一標準。(2)思維和存在有沒有________的問題,即思維能否________認識存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把哲學劃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二、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1.生活和實踐角度首先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________的基本問題。2.理論角度(1)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________的問題。(2)這一問題貫穿哲學發展的始終。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各種哲學的________和方向,決定著它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是圍繞________和________誰是本原的問題展開的。2.唯物主義(1)根本觀點:________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________意識。(2)基本形態①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某一種或某幾種具體的________,帶有明顯的樸素和直觀色彩。②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的物質觀,把自然科學的________直接混同于物質概念,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③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________________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它認為,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________。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________。3.唯心主義(1)根本觀點:________是本原的,物質________意識,意識________物質。(2)基本形態①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________理解為世界的本原,認為________乃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②客觀唯心主義:把________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________和表現。4.哲學上的“兩個對子”及其關系(1)兩個對子:________和唯心主義、________和形而上學。(2)兩大陣營:________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課后鞏固1.自四川三星堆遺址祭祀區重啟考古發掘工作以來,考古、現場保護、文物修復、建筑、規劃等相關行業的專家就廣泛而深入地參與發掘與文物保護工作,充分運用現代科技及信息化手段,提高了考古發掘和分析檢測能力,取得了重大考古成果。從哲學基本問題角度看( )①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維能夠正確認識存在③存在和思維是密不可分的 ④存在是本原,決定于思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A.思維和存在的辯證關系問題B.思維和存在的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問題C.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D.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3.《尚書 洪范》記載了這樣的觀點: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這種觀點屬于( )A.主觀唯心主義 B.客觀唯心主義 C.辯證唯物主義 D.古代樸素唯物主義4.一切都是真實的,河流從土地上穿流,樹木生長在土地上,麥田在大地上起伏,人們的雙腳也站在土地上。沒有土,一切都會是無本之物。故古希臘哲學家色諾芬尼相信世界的本原是土,萬物是由土和水構成的。這說明( )①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看待自然②哲學智慧產生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③色諾芬尼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④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具有機械性和形而上學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5.關于哲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哲學為具體學科提供具體方法的指導②哲學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③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④哲學是對一定時代經濟政治的正確反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中國古代哲學在探討理與氣的關系上有很多著名的觀點,如宋代的朱熹認為“未有此氣,已有此理”,而明代的王夫之則認為“氣者,理之依也”。二人的分歧在實質上屬于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B.樸素唯物主義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分歧C.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D.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的分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