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下冊《泡泡飛呀飛》教案執教 課時 課時教學課題 第 10 課 泡泡飛呀飛 課型 造型·表現課標分析 "造型·表現"領域是指運用多種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學習領域。造型是具有廣泛含義的概念,但在本學習領域中指的是運用描繪、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創作視覺形象的藝術創作活動。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編排目的讓學生大膽想象和表現自己的想法,開動腦筋在材料選擇、裝飾上表現出新穎的特征。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鍛煉學生學會用各種材質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通過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驗美術造型活動的樂趣。在學習活動中,可引導學生充分地體驗創作的樂趣和審美感受,通過集中展示作品,介紹互評的方式,豐富學習活動,感受藝術學習的魅力。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是一年級學生,孩子年齡段低,根據孩子的認知規律,在教學中側重于學生的形象思維,感知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通過吹泡泡這一過程,強調學生運用各種感官,有意識的去關心自己生活及周圍的一切,大膽發揮想象,逐漸的去學習,去尋找和挖掘那些蘊藏在普通而平凡生活中的美,運用美術語言將他們表現出來,從而喚起學生感覺美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表現美的愿望。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引導學生觀察泡泡在空中飛的情景。 2、引導學生想象泡泡在空中飛的情景,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并大膽描繪出來。 3、通過觀察、描繪,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和表現自己的想法。 難點:學生作品是否有新意和個性。教學方法與手段 引導學生想象泡泡飛在空中的情景,以此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拓展他們的想象空間。大膽畫出自己喜愛的泡泡。教學準備 教師:教學課件、教案、范畫 學生:繪畫本、油畫棒、水彩筆等繪畫工具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①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見過的各種形狀的肥皂泡,課件展示不同形狀、大小和顏色的泡泡。問:“這些美麗的泡泡你們都見過嗎?”(見過)“說說你們在哪兒見過這些美麗的泡泡?”(洗澡時、洗滌衣物時等) ②“今天我們就來玩吹泡泡的游戲,看誰吹得泡泡最漂亮!”從而激起學生想立刻動手制作的欲望。(教師示范) 【設計意圖】:由生活中的泡泡引入課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親身體驗,使學生更加熟悉吹泡泡的方法,同時以教師的激情示范,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為本課的學習起到潛移默化的鋪墊作用。 活動二:觀察交流,感知泡泡的特點。 ①“誰來給大家說說你是怎樣吹出泡泡的?”“吹出的泡泡像什么?”(引導學生從泡泡的形狀、大小、顏色等方面描述。) ②用課件分別展示不同角度、不同光線下的泡泡的影子,使學生感知遠近、大小關系以及色彩的變化。請學生簡單描述看到的不同景象。(小組交流后推薦一名同學向全班同學匯報。)課件中泡泡顏色的變化主要是紅、黃、藍三種基本色的變化。讓學生從中體驗色彩的美。由于視覺的遮擋效果,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感知泡泡間的遠近關系。 ③“如果老師把這些美麗的泡泡請到畫紙上,你們看會是什么樣子呢?”用實物投影儀展示教師畫的泡泡,引導學生從形狀、大小、顏色等方面觀察。從而使學生知道表現方法及用筆方法(點、按、拖、擺)等。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眼看,動腦想,用嘴說,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將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落在實處。使學生對泡泡的認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為下一步的實踐作鋪墊。 活動三:師生互動,探索表現方法。 ①“根據我們的觀察,你們會畫出不同形態的泡泡嗎?請大家試試看。”學生開始繪畫,教師巡回輔導。 ②展評學生作品。根據實物投影儀展示的作品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看法(包括繪畫方法及使用顏色等方面)。師生共同欣賞,對學生作品給予肯定并指出不足之處。請表現好的同學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實物投影儀),并說一說自己是如何畫的。教師適時出示課件——泡泡的畫法步驟,使學生在欣賞他人作品的同時學到繪畫方法。并培養其審美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在談不足之處時,引導學生針對不足之處進行第二次創作。再次欣賞學生作品。問:“這次你有什么收獲?”鼓勵學生大膽嘗試用多種方法作畫。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拓寬學生思路,使其思維得到發展。培養用線造型能力及創造能力。同時通過展示作品使同學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借鑒,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和樂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欲望。通過談收獲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給學生留有發展的余地和自我展示的空間。使那些繪畫能力稍差的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而樹立自信心。同時培養學生做事認真的良好品質。 第二課時 活動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①教師出示泡泡玩具,問:“這是什么?”(泡泡玩具)“泡泡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塑料)然后教師邊演示邊介紹泡泡玩具的制作過程。問:“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制作漂亮的泡泡玩具呢?” ②引導學生觀察泡泡玩具的特點,并欣賞課件中展示的各種美麗的泡泡玩具圖片。問:“這些泡泡玩具美嗎?美在什么地方?”(顏色、形狀、大小等) ③教師小結:這些美麗的泡泡玩具各有各的特色,有的色彩艷麗,有的形狀奇特,有的大小不一,還有的是由多個小泡泡組成的大家庭……它們的美各不相同。今天我們也來動手制作一個美麗的泡泡玩具吧!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美麗的泡泡玩具和相關圖片,使學生對制作泡泡玩具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也對泡泡玩具的美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再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制作泡泡玩具,進一步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動手能力。 活動二:師生互動,探索表現方法。 ①“同學們想一想,怎樣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制作漂亮的泡泡玩具呢?”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對學生的想法給予肯定或提出建議。 ②“下面請同學們看一段動畫。”教師出示課件——動畫中的小女孩用不同顏色和形狀的圖形組合成一個個漂亮的泡泡玩具,并把它們串在一起掛在樹上,非常美麗。問:“小女孩是用什么方法制作漂亮的泡泡玩具的?”(用點、線、面等美術語言表現出來)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并加以補充和完善。 ③“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制作漂亮的泡泡玩具。”學生開始創作,教師巡回輔導。教師對學生的繪畫方法給予指導,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和創造,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繪畫常規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輔導過程中發現有創意的作品及時展示并給予肯定和鼓勵,同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創作思路和創作方法,以便讓其他同學學習借鑒。 ④“同學們的泡泡玩具都很漂亮!現在請你們互相欣賞一下。”學生互相欣賞作品并交流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教師對學生的作品給予肯定和鼓勵,同時指出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和完善。最后教師小結本課所學內容并布置作業。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和實踐,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用點、線、面等美術語言表現美麗的泡泡玩具的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等。 活動三:拓展延伸,培養創新精神。 教師出示課件,展示一組用點、線、面等美術語言表現泡泡玩具的創意作品,引導學生欣賞并思考:“這些作品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學生討論后回答。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或提出建議,并總結出一些創意作品的特點和創新方法: 1. 利用不同形狀和顏色的點、線、面等美術語言表現泡泡的特點; 2. 運用不同的繪畫材料和技巧表現泡泡的美感; 3. 結合其他美術形式(如剪紙、泥塑等)進行創作; 4. 嘗試用不同的角度和構圖表現泡泡的美感。 教師布置作業,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方法和技巧,結合自己的創意和想象力,創作出與眾不同的漂亮泡泡玩具。同時提醒學生注意繪畫材料和繪畫技巧的運用以及畫面的構圖和色彩搭配等。 學生開始創作,教師巡回輔導。在輔導過程中發現有創意的作品及時展示并給予肯定和鼓勵,同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創作思路和創作方法,以便讓其他同學學習借鑒。最后教師小結本課所學內容并布置作業。 【設計意圖】:通過拓展延伸,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等。板書設計 泡泡飛呀飛 圓形 透明 五顏六色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