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下冊《化妝舞會》教案執教 課時 課時教學課題 第十九課 化妝舞會 課型 綜合 探索課標分析 "綜合·探索"領域是指通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教材分析 化妝舞會屬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課程,相對于簡單的面具制作,她增添了制作的角色,選定與制作后的表演游戲,從教材上可以看出面具的制作非常簡單,完全是一年級學生,比較容易就可以完成的,之所以選擇如此簡單的制作方法,主要是希望學生把精力放在角色上,讓每位同學都能帶上自己對角色的感受來進行創作。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容易掌握簡單的繪制方法,設計制作參與,化妝舞會的面具帶一袋玩一玩,體驗美術活動給生活帶來的改變與樂趣,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美術的能力,獲得成功的喜悅感。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面具的制作,了解面具的歷史及作用。 能力目標:在觀察、欣賞交流中,感受新奇、有趣的面具,初步了解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在看看、找找、做做的過程中,提高審美表現力及制作能力。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 體驗不同面具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 教學難點: 展開聯想、大膽創作,制作與眾不同的面具。教學方法與手段 探索——體驗——聯想——表現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探究欲望。教學準備 教師:教學課件、教案、范作 學生:水彩筆、彩色卡紙、剪刀、膠水等手工工具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游戲導入,揭示課題 1. 玩游戲“猜猜他是誰”:教師請幾個學生戴上面具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他學生猜猜戴面具的人是誰。 2. 揭示課題——《化妝舞會》。 【設計意圖】:以游戲導入課題,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二、欣賞感知,了解特點 1. 師生共同欣賞收集來的面具圖片及實物。 2. 學生交流面具的特點。 教師總結:這些面具五顏六色,造型奇特,非常有趣。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讓學生對面具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并了解其特點。 三、嘗試練習,突破難點 1. 教師示范畫,學生跟著畫。 2. 學生說說自己畫的是誰的臉。 3. 教師出示自己畫的面具臉譜,解決被頭發遮擋的問題。師生共同解決“眼睛部分”的繪畫難點。 4. 師生共同創作(教師提供無色的底稿,師生共同完成)。 5. 評選最佳作品。 【設計意圖】:通過示范與模仿,讓學生掌握畫的方法與技巧,并解決遮擋及畫眼睛部分的難點。同時培養學生仔細、認真的良好學習習慣。 四、創作表現,自主交流 1. 學生創作(背景音樂:《化妝舞會》)。教師巡視指導,并了解學生的創作情況。 2. 展示交流(請學生戴上自己設計的面具參加舞會)。教師及時點評與小結。 3. 師生共同小結本課所學知識。 【設計意圖】:在創作表現中,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在自主交流中,讓學生學會肯定自己和同伴的表現,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審美評價能力。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 提問學生關于化妝舞會的了解和感受,重溫第一課時的內容。 2. 展示學生第一課時的作品,對上次作業中的問題進行指導更正。 【設計意圖】:回顧上節課的知識,加強學生對已學內容的印象,為鞏固新知做準備。 二、鞏固新知 1. 教師示范:如何根據角色特點進行化妝和裝扮,強調色彩搭配和創意的重要性。 2. 互動環節:邀請幾名學生上臺,嘗試為自己或同學化妝,體驗化妝的樂趣。 3. 播放一段化妝舞會的視頻,讓學生觀察舞會上的各種裝扮,開闊視野。 【設計意圖】:通過示范、互動和游戲等形式,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化妝技巧和舞會裝扮要領,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審美情趣。 三、布置作業 1. 要求學生準備一些化妝品和裝飾品。 2. 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并完成一個主題化妝舞會的裝扮,包括自己和組員的角色、妝容和服裝。 【設計意圖】: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創作能力和動手能力。 四、教師巡視輔導 1. 提醒學生注意化妝品的安全使用。 2. 對學生的裝扮創意給予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在實踐中提升技能。 【設計意圖】:及時發現學生在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給予指導和幫助,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 五、課后小結 1. 總結本節課所學的化妝和裝扮技巧。 2. 展示各組的化妝舞會作品,對有創意和表現優秀的小組進行表揚。 【設計意圖】:總結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回顧學生的創作成果,增強學生的學習成就感。 六、課后拓展 1. 鼓勵學生回家后與家人分享所學的化妝技巧和裝扮心得。 2. 推薦一些關于化妝和時尚的兒童讀物,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拓展閱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提升他們的審美情趣和生活品質。板書設計 化妝舞會 音樂節、戲劇表演、婚禮。。。。 (1)化妝技巧:如何根據膚色、臉型選擇合適的妝容。 (2)服裝搭配技巧:如何根據個人特點選擇合適的服裝。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