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歡迎來到音樂課堂!《伊 娃 波 爾 卡》(甩蔥歌)民間舞蹈“波爾卡”Polka波爾卡:起源于捷克波西米亞的一種鄉(xiāng)村舞蹈。19世紀40年代,在歐洲流傳是一種快速適中的二拍子舞曲。其特點:二拍子,快速、活潑跳躍,通常以男女對舞為主。雷鳴電閃波爾卡作品中使用了什么打擊樂器來表現(xiàn)“雷鳴電閃”?這是由什么樂隊來表現(xiàn)這首作品的?作品中使用了什么打擊樂器來表現(xiàn)“雷鳴電閃”的?雷鳴 ——( )電閃 ——( )大鼓镲管弦樂隊管弦樂隊中的樂器可分為四大類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弦樂器打擊樂器復三部曲式呈示部 中部 再現(xiàn)部↓ ↓ ↓a + b c + d a + b傾聽a主題,這個主題表現(xiàn)什么樣的場景?表現(xiàn)了人們在歡樂的跳舞的場景。這個主題的力度?(1.微弱 2.強烈)情緒是?(1.歡快的 2.柔和的)雷鳴電閃波爾卡a主題請同學們隨音響完成a主題的聲勢練習:悶雷:閃電和老師一起唱a主題,用la來代替人們的舞興正濃,天空中烏云密布,感覺暴風雨即將來臨的場景傾聽b主題,與a主題對比,b主題有什么變化?力度(1.變強 2.變?nèi)?)節(jié)奏(1.變慢 2.變快)情緒更加(1.熱烈 2.緩慢)請同學們隨主題b的音高起伏畫出旋律線聆聽主題b用紙張模擬雷做聲勢游戲:揉紙張:輕扯紙張同學們看看譜中有什么元素讓音樂變強重音記號:音樂的力度加強>請聽C主題,聽辨鼓和镲出現(xiàn)在什么地方?聽到镲時舉左手、聽到鼓時舉右手C主題更舒展閃電是( )模擬雷聲是( ) 模擬镲鼓按照樂譜上的標記隨C主題音響做聲勢練習注: X嘩嘩閃電 悶雷傾聽d主題,其音樂情緒是怎么樣?情緒是(1.輕快的 2.遲緩的)聽聽看其中什么元素讓音樂變得輕巧、活潑試試看唱一唱倚音:是一種裝飾音,一般不另外占時值,增加音樂的表現(xiàn)力一起來聽主題d做聲勢游戲尾聲的速度( ),力度( ),最后在熱烈的情緒中結(jié)束全曲。加快更強復三部曲式呈示部 中部 再現(xiàn)部↓ ↓ ↓引子 a b c d( ) ( )b尾聲a復三部曲式結(jié)構(gòu)具有高度的邏輯和統(tǒng)一性,中間部分與兩端部份形成對比,是作曲家們常用的曲式結(jié)構(gòu)之一。c作者簡介約翰·施特勞斯,奧地利作曲家。(1825-1899),有“圓舞曲之王”的稱號,他一生寫了168首圓舞曲,其中117首波爾卡舞曲,40余首進行曲,16部歌劇,其中著名的作品有《藍色多瑙河圓舞曲》、《閑聊波爾卡》、《春之聲圓舞曲》、《雷鳴電閃波爾卡》等欣賞《雷鳴電閃波爾卡》的演奏視頻尋找生活中的聲音課堂小結(jié)1.《雷鳴電閃波爾卡》的作者是 ( )又被稱為( )2.該作者還有哪些代表作?( )、( )3.《雷鳴電閃波爾卡》的結(jié)構(gòu) 約翰·施特勞斯圓舞曲之王藍色多瑙河圓舞曲閑聊波爾卡復三部曲式結(jié)構(gòu)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