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觀察魚》教學設計教學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動物的能力。通過觀察了解魚的鰓,魚的魚鰭,魚的骨骼,魚的化石等科學詞匯。教學重點:魚的運動和魚的呼吸。教學難點:魚的呼吸。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用具:魚缸、金魚、鯉魚、魚食、墨水、放大鏡等。教學過程:快速聚焦。出示投影片各種魚。同學們在小溪、池塘、大河和大海中都生活著魚。魚的身體是什么樣的呢?生:介紹關于魚的各種情況。剛才同學們介紹了魚的情況,看來同學們對魚還是比較熟悉的,今天我們就進一步來學習觀察魚。(板書課題《觀察魚》)探究活動。為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可以設計如下。同學們關于魚的情況你想研究什么呢?生:魚的身體特點。魚是怎樣運動的。魚的呼吸等等。同學們的探究目標可真豐富,今天我們就選擇魚的身體特點。魚是怎樣運動的。魚的呼吸這三個活動進行探究,由于時間關系同學們提出的其他探究問題咱們課后再繼續進行。觀察魚的身體特點。我們先來探究第一個活動觀察魚的身體。給同學們5分鐘的時間針對這個問題自主探究。5分鐘后,組織學生交流。下面同學們來談談關于魚的身體的特點吧。生:魚的身體表面有鱗片。鱗片像鎧甲一樣具有保護魚的身體的作用。此處鼓勵學生聯想鱗片的作用,如果想象不到鎧甲,可以出示鎧甲圖片提示。生:魚的身體分為頭胸尾巴三部分。生:魚的頭部有眼睛有鼻孔有能夠呼吸的鰓,身上有能游泳的魚鰭。生:魚的身體里面有魚鰾、還有魚的骨骼等。同學們觀察的真細致。下面把你們觀察到的魚畫在活動手冊上。觀察魚是怎樣運動的。同學們,魚沒有腿,靠什么運動呢?生:魚是依靠尾巴和身體上的魚鰭運動的。魚身體上的魚鰭可以幫助魚掌握平衡還可以幫助魚拐彎。生:魚身體里的魚鰾可以幫助魚停留在不同的水層,幫助魚上浮和下沉。生:魚身體上的側線可以感知方向和水流。同學們不僅觀察的仔細,關于魚的知識面也很寬。今后同學們發揚這些優點多讀書多了解我們這個神秘的世界。觀察魚的呼吸。同學們我們用什么呼吸?我們不呼吸行不行?那么魚在水中生活它們是怎么呼吸的呢?下面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探究吧。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把你觀察到的情況記錄在活動手冊上。生:我覺得魚使用鼻子呼吸的。生:我看到魚的鰓一開一合,魚一定是用鰓呼吸的。同學們觀察的仔細分析的也很有道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魚是怎么呼吸的。出示錄像魚的呼吸。魚的鰓蓋被剪掉后,同學們會看到,魚把染色后的紅水從口吸入,然后從鰓蓋排出體外。紅水是這樣流動的,我們可以分析出魚是這樣呼吸溶解在水中的氧氣的。(這部分是本課的教學難點,點到為止,讓學生了解到鰓是用來呼吸的即可)生:我們可以把魚的鰓用膠帶粘住,看看魚是否是用鰓呼吸的。同學們的提議非常好。我們課后可以進行這個探究。但是注意愛護生命發現了魚是如何呼吸的就把膠帶撕下來,否則小魚會窒息而死。(這部分的是熱愛生命的教育)研討。研討既是同學們交流本課學到的知識點又是對本課所學內容的總結。研討的題目有兩個。其一、我們觀察的魚有什么特點。(這里特別提到是我們觀察到的魚而不是直接演義推理為所有的魚的特點)其二、魚在水中靠什么運動?板書設計:5 觀察魚科學詞匯:魚鰭 魚鰓手繪魚的圖片,根據學生發言,標出各部分名稱作業設計:課后同學們繼續觀察你的小魚,看看有沒有新的發現。教學反思:根據授課實際總結優點和不足,以及教法教具的更新和改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