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4節 飛出地球八年級下新課引入當讀到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時,你是否會對天空之上也充滿了好奇?我們生活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樣的?為什么我們可以看到太陽的東升西落和夜晚滿天的繁星呢?思考神秘天空到底是什么樣?1. 了解古人對于宇宙的認識過程2. 知道托勒密提出“地心說”和哥白尼提出“日心說”3. 了解萬有引力定律,了解人類如何飛出地球學習目標新知學習一、古人富有想象的宇宙圖景1.中國古人對世界的想象混沌未開開天辟地中國古代渾天說天圓地方說2.其他關于宇宙的想象古埃及人的宇宙觀古巴比倫人的宇宙模型星星像懸掛的油燈在上空宇宙是一個閉合的箱子古希臘的宇宙模型多層水晶說古印度的宇宙模型龜蛇象說托勒密的地心說:宇宙結構是以地球為中心的一系列同心圓行星體系.二、托勒密精心構建地心說托勒密的“地心說”能解釋日食、月食等許多天文現象,并符合當時人們普遍認同的地球不動的觀念,因此很容易被人們接受。溫馨提示觀察是研究天體運動的最基本的方法,意大利詩人卡利馬赫曾教導哥白尼說,天文學家只有兩樣法寶,數學和觀察。根據對天體位置及運動的觀察記錄,天文學家就可以運用數學工具構筑一個宇宙模型,“地心說”和“日心說”就是兩種典型的模型。哥白尼日心說:太陽是整個宇宙的中心。哥白尼的“日心說”較好地描述了宇宙(實為太陽系)的真實情況三、哥白尼吹響了科學革命的號角托勒密的“地心說”和哥白尼的“日心說”你覺得哪個更準確?“日心說”更簡潔、和諧,更容易的解釋了許多天文現象,更符合實際的宇宙結構.而“地心說”在當時被教會所利用,成為禁錮人們思想的枷鎖,一直流行了一千多年,嚴重阻礙了科學前進的腳步.想一想“日心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首次推算了宇宙大小的尺度。在思想上掙脫了教會的束縛,是自然科學的研究從歐洲中世紀的神學桎梏下解脫出來,從而使人類迎來了春天。日心說模型1609年,伽利略用望遠鏡觀察到天體周相等現象,反駁了托勒密的地心體系,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學說。開普勒提出行星運動三大定律,完美的解釋了行星運行的軌道,被稱為“天空立法者。開普勒四、飛出地球去哥白尼對天體的位置作了安排,但沒有告訴我們地球及其他行星為什么會依依不舍的繞著太陽旋轉。1687年,偉大的科學家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對此做出了回答:任何兩個物體間都存在著一種相互吸引的力,太陽依靠它對地球和其他行星之間的巨大吸引力,使地球和各個行星乖乖繞著它旋轉。信息瀏覽萬有引力的大小跟兩個物體的質量和物體間的距離有關。通常,物體間的引力很小,我們也察覺不到。天體的質量都非常巨大,因此天體間的引力也就大的驚人。例如,如果把太陽吸引地球的力作用在直徑是9000km的鋼柱上,則完全可以把鋼柱拉斷。千百年來,人們就幻想著飛向宇宙,探索其奧秘.飛天(古人可貴的幻想)古代利用火藥發射的火箭飛向太空一直是人類不滅的夢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到20世紀,人類終于夢想成真,踏上了太空的旅程。永遠的腳印(阿波羅登月成功)我國的“神舟”載人飛船飛向太空一直是人類不滅的夢想。人造地球衛星在地面附近環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必須具有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也叫做環繞速度,其大小為7.9km/s。要想使物體掙脫太陽束縛,飛到太陽系以外去,速度必須等于或大于16.7km/s,這個速度叫做第三宇宙速度。衛星速度等于或大于11.2km/s時,衛星就可以掙脫地球引力的束縛,成為繞太陽運動的人造衛星,這個速度叫做第二宇宙速度。知識拓展課堂小結飛出地球宇宙結構兩種學說托勒密“地心說”哥白尼“日心說”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7.9km/s第二宇宙速度:≥11.2km/s第三宇宙速度:≥16.7km/s隨堂練習1、下列在宇宙探索過程中的一些學說中,既具有科學價值又具有巨大的人文價值的( )A. 古人命名了許多星座B. 托勒密提出“地心說”C.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D. 伽莫夫提出“宇宙大爆炸學說”C2、一個在地球上用天平稱質量為50g的物體,在太空中仍用天平稱量,則( )A. 稱量值大于50gB. 稱量值等于50gC. 稱量值小于50gD. 稱不出物體的質量D3、假設地球吸引月球的萬有引力在某一瞬間突然消失,則月球將( )A.落到地球表面B.沿月亮軌道的切線方向飛出C.靜止在地球上空某一點不動D.沿地球和月亮的連線遠離地球飛出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4飛出地球課件2023-2024學年度粵滬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視頻1.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