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態系統的組成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鞠躬)我是 號考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生態系統的組成》本節課我試圖踐行“自學 釋疑 達標”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下面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說課。首先,談一談對教材的分析,本節課是濟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章第一節的內容,主要講述了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生態系統的成分兩部分內容,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引導學生樹立生態系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的生物學觀點,并為后面食物鏈和食物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分析了教材之后,下面我說一說學生的情況,八年級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身體和心理方面都發生著劇烈的變化。學習自主性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生活中,學生對周邊的大千世界有了一點的感性認識,但是對于什么是生態系統以及它的組成,還不清楚。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并結合以上的學情,我試圖引導學生達成以下三維目標。1說出生態系統的概念,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2通過合作釋疑,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培養學生樂于探究的學習態度。認同生態系統是一個高度有序的統一整體。其中,生態系統的概念以及成分是本節課的重點。而生態系統的成分以及各成分之間的作用這部分內容相對比較抽象,自然而然成為了本節課的難點。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嘗試著采取 組織引導,設疑解疑的教法并輔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法。基于以上的教法和學法,我將我的教學過程設計了以下五個環節環節一 激趣導入上課剛開始, 我會將市場上的生態魚缸請進教室,啟發學生思考,你們知道這里的生態代表什么意思嗎?從而導入了本節的新課 生態系統的組成 這樣的導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能夠更深層次的的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環節二 自學反饋這一環節,我會提前一天將錄制好的微視頻和本節課的導學案發給學生,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并可以借助網絡資源,以便完成導學案中規定的任務。在課上,我通過多媒體出示本節課的導學目標,組織學生交流課前的學習成果,在互查中共同提升。為了切實突出本節課的重點,在學生前面自學的基礎上,這里,我將請學生上臺嘗試著講解生態系統的概念這部分內容,其他學生進行補充,我并點評,隨后,我向學生出示幾幅圖片,請學生回答,哪些是生態系統,哪些不是生態系統,在對比中深化學生對生態系統概念的理解。這樣,通過以上的設計,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通過課上生生互助,師生的交流,能夠很好的掌握學生學習的情況。接下來是第三個環節 合作釋疑針對生態系統的成分這一難點,首先,我拋出疑問,前面我們知道了生態系統的概念,那么生態系統的組成是怎么樣的?各成分之間的關系及各自的作用又是怎樣的?學生帶著問題完成課本觀察思考的表格,并上臺實物投影,嘗試著講解。(生態系統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光,溫度,水等,生物成分根據獲得營養和能量方式的不同,有分為分解者,生產者,消費者)緊接著,我組織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扮演生態系統的各個成分,上臺進行表演。(畫圖)從中引導學生認識到生態系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樣,通過以上環節的設計,不僅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而且有利于學生的深層次學習。隨后進入第四個環節 堂清檢測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多媒體出示多層次的隨堂練習,由學生獨立完成,并且結合典型錯例,“生幫生”糾錯落實。這樣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下面是最后一個環節 總結延伸鼓勵學生暢談本節所獲,你學會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呢?這既是對本節知識點的及時鞏固,又是對我教學的一種反思。隨后,組織學生討論我們該如何保護生態系統,從中提升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以上就是我的教學過程下面我說一說,我的板書設計所謂板書設計就是一節微型教案,而本節課的板書,為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生成的。并借助了多媒體,直觀而形象。課堂沒有絕對完美的課堂,只有不斷創新的課堂,這將是我以后為之努力的方向。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感謝各位評委老師的傾聽(鞠躬)(擦黑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