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單元 春滿人間一、目標與內容(一)學習目標1.能在具體的文本閱讀中學習“讀句子,想象畫面”,讀好“問答”或“對話”的句子,再“試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能用多種方法猜測詞語意思,并說出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積累表示職業名稱的詞語,關愛他人的諺語。3.能結合生活經歷,感受不同人們之間的互幫互助、相親相愛,在理解“關愛”內涵的基礎上,學會關愛別人。(二)學習內容與教學要點學習內容 教學要點教材內容 ◎課文 1.《雷鋒叔叔,你在哪里》 2.《千人糕》 3.《一匹出色的馬》 ◎語文園地二 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寫話、展示臺、日積月累、我愛閱讀 ◎語文園地三:口語交際 補充資源 1.動畫片《雷鋒的故事》 2.課外閱讀《雷鋒日記》 3. 歌曲《我愛米蘭》 1.認識54個生字,讀準1個多音字,會寫27個字,會寫30個詞語。能用多種方法猜測詞語意思,并說出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能拓展積累詞語。 2.讀句子,能聯系生活經歷或生活體驗想象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畫面內容,再現句子所描寫的場景和畫面,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能仿照例句,發揮想象,把自己喜歡的景物寫下來。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一株紫丁香》,能默讀《千人糕》,能試著有感情地朗讀《一匹出色的馬》。 4.能根據提示,寫自己的一個好朋友。 5.能把自己長大后想干什么說清楚,簡單說明理由;聽明白同學的心愿;積累關愛他人的諺語。懂得與家人相親相愛、珍愛勞動成果、關心幫助他人。(三)設計說明本單元是二下第二單元,教材編排了《雷鋒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馬》3篇課文。有語言簡潔的詩歌,有以對話展開敘述的記敘文,有短小而優美的散文,分別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關愛”這一主題:有家人之間的關愛,有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有對人的直接關心、幫助,還有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珍惜。《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首詩歌以問答的形式,帶領學生沿著“長長的小溪”“彎彎的小路”和“乘著溫暖的春風”去尋找雷鋒的足跡,了解雷鋒的事跡,感知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千人糕》通過爸爸和孩子之間3組對話展開敘述,強調普普通通的米糕的制作材料、生產過程需要經過很多人的勞動才能完成。爸爸循循善誘,孩子心領神會,很有情趣。《一匹出色的馬》寫景敘事交融,巧妙地將自然風景和生活情趣融為一體,把學生帶進一個生機盎然、滿含親情和關愛的家人郊游情境。這些課文組合在一個單元中,從生活的不同角度中體現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的場景,為學生打開了一扇展現人與人之間美好關系的窗口。“語文園地”中的關于職業的歸類識字、“寫話”中介紹自己的一位好朋友,“我愛閱讀”中的兒童詩《一株紫丁香》,都從不同角度書寫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愛。而第三單元“口語交際”的“長大以后做什么”,也與這個主題相符。因此,確定本單元的主題為“春滿人間”,與教材所提供的課文和其他學習內容基本一致,可以整合單元主題內容,形成核心任務“在溫暖的春風里”,展開真實情境下的大單元的教學活動。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讀句子,想象畫面”,課文的課后練習和語文園地中,均對本重點提出了訓練要求。比如《雷鋒叔叔,你在哪里》要求學生讀句子想畫面,再根據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千人糕》要求學生借助插圖想象,說說米糕是經過哪些勞動才做成的;《一匹出色的馬》要求學生讀句子想畫面,再把句子抄下來……這些都有助于加深對句子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閱讀能力和想象能力。除此之外,還在《一匹出色的馬》課后練習中首次提出了“試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閱讀教學目標之一,也是閱讀理解運用的手段之一,可以在引導學生“讀句子,想畫面”的過程中,帶著想象的畫面以及產生的體會讀好“問答”或“對話”的句子,再試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二、情境與任務(一)學習情境“雷鋒”是誰?我們愛吃的食物是經過哪些人的勞動做出來的?這些問題是學生了解人與人美好關系的窗口。聯系學生的生活經歷,尋找身邊的“雷鋒”,了解“千人糕”的故事,發現一匹出色的“馬”……想象這一幅幅美好的畫面,感受父母、老師、朋友、他人對自己的關愛,學會珍愛他人的勞動成果;暢想二十年后的自己會做什么,懂得也要為他人付出自己的愛。(二)任務框架與內容安排1.任務框架2.內容安排任務 課時 學習內容我們四處尋覓 8-9 《雷鋒叔叔,你在哪里》 1.CNTV動畫片《雷鋒的故事》 2.《雷鋒日記》《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馬》《語文園地二·我愛閱讀·一株紫丁香》 歌曲《我愛米蘭》《語文園地二·寫話》我也要做春的使者 2-3 《語文園地二·日積月累》《語文園地二·識字加油站》《語文園地三·口語交際》(三)設計說明本單元以“在溫暖的春風里”為單元學習總的任務情境,整合“兩個任務,八個活動”進行學習,將識字寫字、課文閱讀口語交際、練習寫話等統整在“春滿人間”這一主題情境中,學生通過讀句子,想象畫面,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能力和想象能力,逐漸學會關愛他人。第一個任務是“我們四處尋覓”,學生聯系生活閱讀課文、練習寫話、閱讀詩歌,邊讀邊想,腦海中浮現句子描寫的畫面。在這個過程中,帶著想象的畫面以及產生的體會讀好“問答”或“對話”的句子,再試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家人之間、師生之間、朋友之間的關愛,再到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珍惜。第二個任務是“我也要做春的使者”,通過誦讀積累關愛他人的諺語,并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了解不同的社會職業,在“長大以后做什么”口語交際中暢想二十年后的自己從事什么職業,懂得無論做什么職業,都要關愛他人。本單元的課文蘊含著豐富的生活常識和做人的道理,但不能過度強調人文性,要依據課文內容,緊扣單元教學重點,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運用訓練和語文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學會關愛他人,起到引導作用。三、教學活動示例及說明任務一我們四處尋覓活動一“雷鋒”在哪里雷鋒故事分享會課前布置學生觀看CNTV動畫片《雷鋒的故事》,課上進行“雷鋒故事”分享會。 具體實施步驟如下: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內每人講一個雷鋒故事。每個小組選派代表在全班分享。評選出班級的“小小故事大王”。選派“小小故事大王”到別的年級講述“雷鋒故事”,或者在年級組開展“雷鋒故事”講述比賽。【教學設計意圖與建議】“雷鋒”的故事畢竟離現在的學生比較遙遠,可根據學生的情況,選擇通過觀看動畫片,讀《雷鋒日記》,或者聽大人講講雷鋒的故事等形式,拉近與“雷鋒”之間的距離。結合進行生字“鋒”的讀音、識記教學。我是小小朗讀者具體要求:(1)首先做到讀正確,把字音讀準(注意多音字“背”,難讀的字多讀幾遍),把句子讀通順。(2)其次,讀出詩歌的節奏,引導觀察第一、三小節最后一行的標點是什么,第二、四小節第一行詩句有什么特點,發現詩歌有問有答的特點,讀好問答語氣。(3)最后,可以選擇合作朗讀、對比朗讀等不同的方式進行展示。根據以上要求進行朗讀展示,評選出“小小朗讀者”。雷鋒叔叔在哪里邊讀邊想象詩歌中描寫的畫面,結合之前了解的雷鋒故事,用簡潔的話說一說看到了哪些畫面?可以從三個方面來想象畫面:一是想象周圍環境。比如“長長的小溪”“蒙蒙的細雨”“泥濘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聯系生活經驗,或者配上一些圖片,去想象。二是想象人物表現。比如“雷鋒抱著迷路的孩子”,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想象雷鋒怎樣抱?抱得緊緊的,甚至用自己的外套裹住孩子,生怕孩子被雨淋濕的畫面就出現在眼前。三是拓展想象。在理解詩歌中提供的兩個具體情節的基礎上,根據詩歌最后一句“乘著溫暖的春風,我們四處尋覓”,結合故事中、動畫片中了解到的雷鋒故事拓展想象:我們還能在什么地方遇見雷鋒?他在幫助誰?怎么幫?可能在公園里、馬路上、校園里,幫助學生理解“哪里需要愛心,雷鋒叔叔就出現在哪里”。交流分享,在閱讀理解詩歌內容的過程中,猜猜下面詞語的意思,并說說是用什么辦法知道的:“蒙蒙、泥濘、年邁、晶瑩。”根據想象的畫面“冒著蒙蒙細雨”“在泥濘路上留下腳窩”,聯系生活體驗,提供圖片,推測“蒙蒙”“泥濘”的意思。結合具體語境、生活經驗或找近義詞等方法猜測“年邁”的意思。通過字形結構猜測“晶瑩”的意思:“晶”有三個“日”,可見“晶瑩”的物體是亮晶晶的。再次朗讀這些詩句,初步體會雷鋒精神及詩歌表達的情感。【教學設計意圖與建議】這是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讀句子,想象畫面”,需要引導學生在結合之前充分了解雷鋒故事的基礎上,讀詩歌,想畫面,在具體的場景中了解雷鋒、認識雷鋒。并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相機指導學生學習并掌握各種猜測詞語意思的方法:分析字形結構、結合語境、聯系生活經驗、看圖輔助、聯想近義詞等等。尋找身邊的“雷鋒”讀第五小節,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猜測“尋覓”的意思。開展“到生活中尋找為他人獻出愛心的人”活動。把這些美好的畫面用拍照、畫畫等方式記錄下來,并加上簡單寫話。分享交流自己找到的身邊的“雷鋒”。把字寫好啰指導寫好本課要求會寫的字。特別注意“冒字頭”。發現結構特點。這一課的生字主要是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字。指導寫好不同結構的字。將相同結構的字放在一起,讓學生去發現在書寫上的特點。有的“左窄右寬”,有的“上寬下窄”,分類指導。指導寫好“冒字頭”。上面部分扁又寬,兩橫左右互不連。活動二“千人糕”是怎樣做出來的1.我是小小朗讀者(1)讀正確,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2)讀好爸爸和孩子之間的3組對話,讀好問答語氣。由扶到放:讀好對話是本課的教學目標,以其中一組對話進行重點指導,讓學生體會如何讀好對話。比如第一組對話:“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問。“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可以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反復朗讀對話,教師通過反饋評價引導學生逐漸體會,明白孩子第一次聽到“千人糕”時的疑問和好奇,體會爸爸回答時的語氣,讀好“很多很多”“才能”等詞語。比較情感的變化:孩子的情感從最初的“好奇”到“不以為然”,直至最后的“恍然大悟”“心服口服”,變化很大,要指導學生讀出這種情感和語氣的變化。而爸爸始終保持一種耐心講解、娓娓道來的語氣和態度。(3)概括說一說,每組對話爸爸主要說了什么內容。第一組:千人糕需要很多人才能做成。第二組:具體介紹千人糕制作的過程需要很多人的勞動。第三組:強調一塊平常的糕經過很多人的勞動才能擺在我們面前。2.“千人糕”是怎樣做出來的(1)默讀課文,根據爸爸和孩子的對話,借助“千人糕”制作的過程圖,說說米糕是經過哪些勞動才做成的。如果能自己動手畫一畫就更棒啦!(2)結合“語文園地二”字詞句運用中的第二個練習,體會一詞多義。(3)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在語境中鞏固、運用、積累生字和詞語。【教學設計意圖與建議】文中爸爸在和孩子對話中介紹米糕的制作過程比較零碎,需要學生細細品讀,邊讀邊聯系生活經驗想象畫面,然后借助文中的插圖,有條理地進行介紹。當然可以小組內分工合作,一人介紹其中一部分。3.小調查:我最愛吃的食物(或“最心愛的玩具”“最喜歡的衣服”)是怎樣做出來的?(1)先用簡單的思維導圖畫一畫。(2)再有條理地介紹。【教學設計意圖與建議】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選擇并了解自己最愛吃的食物,或“最心愛的玩具”“最喜歡的衣服”等其中一個,是怎樣做出來的?先用簡單的圖畫,然后有條理地進行介紹,在全班作展示、交流。從中明白,任何一個物品的產生,都離不開很多人的勞動,要懂得感恩。活動三 一匹出色的馬春天里的一家人自由朗讀課文,說說從文中主要讀到了什么?兩個內容:一是一個春天的傍晚,一家人到郊外去散步、欣賞春天的美景,大家都很開心。二是當往回走時,妹妹走累了想抱,爸爸拾起一根柳條,送給妹妹一匹出色的馬,妹妹騎著它高興地回家了。讀好課文1-3小節,說說看到了哪些美麗的畫面,看著圖片進行簡單的描述。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描寫春天美景畫面的句子,指導學生第一次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首先做到讀準字音、讀出節奏;然后聯系生活情境想象畫面,再讀出情感;在朗讀和想象畫面的過程中認識生字,理解“波紋”“異常”“戀戀不舍”等詞語;最后再試著有感情地朗讀句子,體會春天的美麗。比如:河水碧綠碧綠的,微風吹過,泛起層層波紋。先引導學生讀正確,然后想象微風輕輕吹過湖面時那種輕柔的感覺,看到湖面上泛起一層又一層的波紋,聯系生活中看到的畫面,或書上的插圖,理解“波紋”的意思,再試著有感情朗讀,讀出這種感覺和畫面來。在朗讀的基礎上,把文中描寫景物的優美句子抄寫下來。結合“語文園地二”字詞句運用中的第一個練習,照樣子說一說自己曾經看到過的美麗春景,把自己喜歡的春景寫下來。①照樣子,說一說。田野蔥蔥綠綠的像一片柔軟的綠毯天上的云雪白雪白的好像一群小綿羊大樹又粗又壯好像②我也能說。尋找春天的美景拍下來或畫下來,照樣子說一說,把自己喜歡的春景寫下來。二是描寫一家人手牽手散步的溫馨畫面的句子。比如:一個春天的傍晚,媽媽牽著妹妹,爸爸牽著我,一起到郊外去散步。同樣首先讓學生練習朗讀,做到讀準字音、讀出節奏;然后聯系生活情境想象畫面,一家人牽手散步的溫馨畫面,再讀出幸福的感覺;在朗讀和想象畫面的過程中認識生字“妹”,遷移到認識“女字旁這一類字”,理解“郊外”的意思;最后再試著有感情地朗讀句子,體會一家人在春天的傍晚散步時的溫馨美好。一匹出色的馬(1)我會讀。讀好4-7小節中一家人的對話。首先注意讀準字音,讀好節奏。(2)我會說。邊讀邊聯系生活情境想象畫面,說說看到了哪些美好的畫面,從中體會到妹妹的情緒變化。第四小節是想要抱時的撒嬌、急切與渴望;第七小節是“跨上馬”時的興奮,想象蹦蹦跳跳奔向前去的樣子,甚至可以模擬情境再現,以及最后迎接我們時的得意。(3)我會認。認識生字,其中“匹”的半包圍結構的字,注意最后一筆是“豎折”。理解“不作聲”“一匹出色的馬”等詞語。(4)我會悟。說說自己最喜歡文中的哪個人物?理由是什么?(妹妹的天真可愛,媽媽的堅持,爸爸對孩子充滿智慧的關愛。)我也有匹出色的“馬”。說說自己能在生活中獨立做好哪些事情?可以畫畫圖,把這樣的畫面用一兩句話寫下來。(具體要求和前面想象寫話的要求相同)【教學設計意圖與建議】本文是第一次出現“試著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要求,需要教師在指導學生在“讀句子想畫面”的過程中,先讀好人物對話,體會人物的心情變化的基礎上,再進行有感情朗讀的練習。可以借助多媒體等平臺展示孩子們的朗讀,激發她們的朗讀興趣。活動四 一株紫丁香1.我和我的老師(1)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和老師相處的畫面。(2)選取其中一個最讓你感動的畫面畫下來,并寫上一兩句話,介紹畫面上的內容。(3)班級進行交流分享。2.《一株紫丁香》朗讀會(1)學生自由朗讀,把詩歌讀通讀順。(2)討論:為什么同學們要在老師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3.學唱歌曲《我愛米蘭》【教學設計意圖與建議】在閱讀詩歌之前,先讓孩子們回憶老師關心、愛護自己的美好畫面,感受老師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愛,在這個基礎上再來讀這首詩歌,就比較容易理解詩歌中要表達的情感。活動五 我的好朋友1.我和我的好朋友(1)說一說:照樣子說說自己的好朋友:他是誰?長什么樣子?你們經常在一起做什么?(2)寫一寫:把說的內容寫下來。(3)畫一畫:把你和好朋友在一起互幫互助的畫面畫下來。誰 長什么樣子 我們經常做的事張池 *他掉了一顆門牙。 *他的臉圓圓的,笑起來有個小酒窩。 *我們天天一起上學,一起回家。 *我們經常一起打乒乓球。【教學設計意圖與建議】為了降低寫話難度,本次寫話訓練可以分步進行,由說開始,在說清楚的基礎上再寫,最后畫一畫。注意多鼓勵。【課時安排】8-9課時。【教學資源】1.CNTV動畫片《雷鋒的故事》。2.課外閱讀《雷鋒日記》。3.歌曲《我愛米蘭》。任務二 我也要做春的使者活動一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1.讀一讀:借助拼音自由朗讀,把諺語讀正確、流利。2.說一說:結合生活中的例子,或本單元已學課文的內容,簡單交流對諺語的理解,明白都是寫人與人之間要彼此關愛。【教學設計意圖與建議】不是為了誦讀而誦讀,更不是為了說教而誦讀,需要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經歷、讀過的故事,才能真正理解這些諺語要說明的道理。3.背一背:通過多種形式誦讀。4.補充誦讀:學生課前搜集一些與關愛有關的諺語或名言,課上分享,誦讀。活動二 職業知多少1.連一連,認一認(1)出示“識字加油站”的10個詞語,和相應的10幅圖片,連一連,并認讀這些詞語。(2)簡要說一說這些職業大概是做什么的。(3)你還知道其他的一些職業嗎?說一說或者寫一寫。2.小調查(1)你知道爸爸媽媽或其他親戚分別是做什么工作的嗎?把爸爸媽媽的職業做成生字卡片,讀一讀、認一認。(2)你還知道哪些職業呢?它們是為誰服務的?也把自己知道的其他職業名稱做成生字卡片,讀一讀、認一認。再和同學玩一玩“我讀你猜”的游戲:讀職業,猜工作的任務是什么。(3)完成調查表。“職業知多少”調查表調查對象(打“√”) 職業 服務對象 對工作的態度 我的想法爸爸( )媽媽( )親戚( )陌生人( )【教學設計意圖與建議】從認識“識字加油站”的10個職業開始,到了解家里人的職業,再到生活中接觸到的其他職業,了解他們的工作特點,懂得行業雖然不同,但都是為他人提供服務。同時也為自己樹立職業理想和職業選擇奠定基礎。活動三 長大以后做什么1.二十年后的我你長大后想做什么?為什么?和小組內同學說一說,要清楚地表達想法,簡單說明理由。也可以回家和家人聊一聊。可以運用“我最想做的職業是( ),因為我覺得它可以為( )提供幫助(或“服務”),我感覺( )。”這樣的句式來表達。2.我是小記者采訪3個同學,問問他們的愿望是什么?為什么?認真聽同學說的內容,對感興趣的內容要多問一問。在采訪中,注意對傾聽的要求,應重點問“你聽清楚他的愿望了嗎?”“你對他說的哪兒感興趣?為什么?”3.完成“我們的愿望”調查表“我們的愿望”調查表調查對象 愿望 為什么選擇這個職業 服務的對象 (自己設計一個想問的問題) 我的想法我同學1同學2同學3【教學設計意圖與建議】此次口語交際涉及兩方面的要求:一是把話說清楚,注意有理有據,是對表達的要求,也是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二是把話聽清楚,是對傾聽的要求,還要邊聽邊思邊問,積極交流,通過采訪強化傾聽意識。用調查表的形式是對關鍵內容的一個記錄和反饋,也是口語表達的一個支架。【課時安排】2-3課時。【教學資源】1.學做調查表。四、教學建議與資源支持(一)單元教學建議與資源支持1.識字寫字方面: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在語境中鞏固、運用、積累生字和詞語,體會一詞多義;寫字指導時發現生字的結構特點,將相同結構的字放在一起,讓學生去發現在書寫上的特點,分類指導,寫好不同結構的字。2.朗讀課文方面:本單元朗讀訓練的重點是“讀句子,想象畫面”,也是第一次提出“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因此,在指導學生朗讀時,首先要做到讀準字音,讀好句子的節奏和停頓;然后聯系生活情境邊想象畫面邊朗讀,或者進行分角色朗讀的練習,讀出不同角色的語氣和語調;最后試著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讀出句子要表達的情感。3.理解內容方面:學生通過讀句子,想象畫面,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能力和想象能力,逐漸學會關愛他人,懂得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珍惜。同時,通過誦讀積累關愛他人的諺語,并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了解不同的社會職業,在“長大以后做什么”口語交際中暢想二十年后的自己從事什么職業,懂得無論做什么職業,都要關愛他人。4.拓展延伸方面:推薦觀看動畫片《雷鋒故事》,讀《雷鋒日記》,拉近距離;唱一唱《我愛米蘭》等贊美老師、歌唱師生情的歌曲,增強情感;學著做一做小調查,設計并完成“調查表”,通過調查了解社會新型職業、每個人的不同夢想等,從小樹立職業理想。(二)單元線上學習包的設計與使用建議任務一 我們四處尋覓活動一 “雷鋒”在哪里線上支持(資源、工具、測評) 設計意圖與使用建議【動畫吧】 雷鋒的故事。 通過學生喜歡的動畫片的觀看,了解雷鋒故事。【愛錄音】 出示課文圖片,下方設計錄音鍵,學生點擊后可以自由地錄音,可配樂,并能一鍵分享、點評結合。 利用“錄音”功能,便于學生自由朗讀詩歌、及時記錄、學會分享,并促進自評、互評。活動二 “千人糕”是怎樣做出來的線上支持(資源、工具、測評) 設計意圖與使用建議【繪畫吧】 用簡單的圖畫一畫自己最愛吃的一種食物,或最心愛的一個玩具……然后有條理地進行介紹是怎樣做出來的,并錄音。 用繪圖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梳理一個物品的制作過程。活動三 一匹出色的馬線上支持(資源、工具、測評) 設計意圖與使用建議【愛錄音】 出示課文圖片,下方設計錄音鍵,學生點擊后可以自由地錄音,可配樂,并能一鍵分享、點評結合。 利用“錄音”功能,便于學生自由朗讀詩歌、及時記錄、學會分享,并促進自評、互評。活動四 一株紫丁香線上支持(資源、工具、測評) 設計意圖與使用建議【唱吧】 播放歌曲《我愛米蘭》,下方設計錄音鍵,學生點擊后可以自由地播放學唱,可以錄音,并能一鍵分享、點評結合。 利用“播放”“錄音”功能,便于學生學歌、錄歌、學會分享,并促進自評、互評。活動五 我的好朋友線上支持(資源、工具、測評) 設計意圖與使用建議【寫繪吧】 畫一畫自己的好朋友,并說一說,寫一寫。 用繪圖的形式,激發學生說話寫話的興趣。任務二 我也要做春的使者活動一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線上支持(資源、工具、測評) 設計意圖與使用建議【愛錄音】 配插圖,下方設計錄音鍵,學生點擊后可以自由地錄音,可配樂,并能一鍵分享要讓學生練習生活中的例子,讀過的故事,才能真正理解這些諺語要說明的道理。 利用“錄音”功能,便于學生自由朗讀、及時記錄、學會分享,并促進自評、互評。活動二 職業知多少線上支持(資源、工具、測評) 設計意圖與使用建議【調查坊】 根據要求完成調查表。 利用“調查表”,讓學生懂得行業雖然不同,但都是為他人提供服務。活動三:長大以后做什么線上支持(資源、工具、測評) 設計意圖與使用建議【調查坊】 根據要求完成調查表。 一是把話說清楚,注意有理有據;二是把話聽清楚,要邊聽邊思邊問,積極交流。 利用“調查表”,讓學生暢想自己和同學的愿望。(三)單元學生用書使用建議本單元的學生用書是在“在溫暖的春風里”這個大主題下的板塊式學習,適度微調了教材內容,使學習內容之間聯系更緊密,增強了教與學的整體性與趣味性。本單元的課文以“在溫暖的春風里”為主題,有語言簡潔的詩歌,有以對話展開敘述的記敘文,有短小而優美的散文,分別從不同側面反應了“關愛”這一主題。本單元的重點是“讀句子,想象畫面”,課文的課后練習和語文園地中,均對本重點提出了訓練要求。教學時應密切聯系課后練習,著重落實這一能力訓練點,引導學生在讀句子時想象畫面,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推進這一能力的發展,三篇課文不宜平均使力,應循序漸進,由扶到入,有層次地推進。學生用書的使用要關注低年級識字寫字、組詞、短語填空、說話寫話、口語交際等方面的學習,要注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聯系生活情境進行相關的練習,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我們四處尋覓”“我也要做春的使者”是本單元安排的兩個情境任務。在使用學生用書中要注意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角色作用是引導啟發、指導幫助。“我們四處尋覓”這一任務可以通過讀句子、想畫面,感知生活中處處有關愛;“我也要做春的使者”這一任務可通過誦讀積累、生活小調查等形式暢想未來,進行職業規劃,懂得要為他人付出自己的關愛。【單元評測】當一回小小志愿者你聽說過“志愿者”嗎?在你身邊有人做過志愿者嗎?參與志愿工作,既是在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同時也是在傳遞愛心和傳播文明。如果我們也能當一回小小志愿者,該是多么自豪啊!讀故事。親愛的朋友們,我叫李佳芮。雖然我年齡不大,但我已經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做義務講解員一年啦!我熟記兩個展廳五百多件文物近萬字的講解詞,堅持每周末準時到崗,累計講解五十余場、服務了兩千多名游客。看到這里,你們一定很好奇,我這個小小的博物館工作人員是怎么“上班”的呢 想知道的朋友就跟我來吧!周末的一大早,我準時來到博物館。首先要來到博物館講解處,在博物館工作人員處簽字報到。因為要保護文物,博物館都是恒溫設定,所以我在媽媽的幫助下脫掉厚厚的大衣,掛上蜂鳴講解器。這樣,我一天的工作就正式開始了。見到我這么小的講解員,很多游客一開始都忍不住笑起來。不過,當我熟練地開始講解時,大家不但聽得專注,人群里還不時有陣陣贊嘆聲。一群小朋友更是成了我的小粉絲,寸步不離地跟在我身旁。閱讀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小志愿者李佳芮的故事。(2)遇到不懂的詞語能用多種方法猜一猜。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讀懂了、等詞語的意思。(3)小志愿者李佳芮是怎樣為大家提供服務的呢?先簡要說一說,再畫一畫他的工作流程圖。重慶三峽博物館2.看圖想畫面。這是“志愿者”的標志,看到這個標志,你想到了哪些感人的畫面?和小伙伴說一說,選一個寫下來。3. 角色體驗。有這么多的志愿者為社會默默服務著,想一想,我們能為身邊的人做些什么呢?可以和小伙伴合作,也可以和爸爸媽媽商量,當一回小小志愿者。把你的體驗過程拍成照片,把點點滴滴的感受記錄下來,和大家分享,讓愛傳遞下去。設計說明1.考查指向(1)培養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學生能在讀其他小志愿者的故事,了解志愿者的意義,并體驗當小志愿者的過程中建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2)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的能力。學生需要從文本閱讀入手,再走進生活,體驗生活,并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本單元學到的知識與技能,才能完成這項任務。(3)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學生在體驗小小志愿者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具備基本的口語交際能力,傾聽他人的需求,表達自己的意愿,交流彼此之間的想法和感受。2.涉及的課程內容(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3)能閱讀淺近的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4)熱心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3.答題要求(1)閱讀短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能用不同方法猜測詞語的意思;能簡單繪制工作流程圖。(2)能根據“志愿者”的標志,聯想生活中感人的畫面,選一個說一說,寫下來。(3)當一回小小志愿者。把你的體驗過程拍成照片,把點點滴滴的感受記錄下來,和大家分享。4.情境設計理由本單元是圍繞“在溫暖的春風里”為總的任務情境,將識字寫字、課文閱讀口語交際、練習寫話等統整在“春滿人間”這一主題情境中,學生通過讀句子,想象畫面,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能力和想象能力,逐漸學會關愛他人。教學重點是“讀句子,想象畫面”,首次提出了“試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本情境的設計是基于以上的單元情境和教學重點,通過“當小志愿者”這個與單元主題相匹配的生活情境,將教學重點與學生生活勾連起來,在讀一讀故事、猜一猜意思、畫一畫流程、說一說畫面、做一做志愿者等學習活動中,培養孩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在閱讀與生活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傾聽與表達能力等,提升學生綜合素養。5.考查水平及題目難度預估題目所考查的能力目標具有綜合性,由淺入深,需要學生有基本的閱讀理解能力,有上網瀏覽、資料閱讀的信息素養,有參與生活實踐,根據他人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的能力,還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動手實踐能力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需要學生有主動交流的意識,能傾聽并了解他人的需求,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6.不同水平學生作答及評分標準題目 一級水平 二級水平 三級水平第一題 閱讀短文,能完整地朗讀;能猜測1個詞語的意思;能繪制工作流程圖的其中一部分。 閱讀短文,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能用不同方法猜測2個詞語的意思;能繪制工作流程圖。 閱讀短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能用不同方法猜測2個以上詞語的意思;能抓住關鍵信息繪制工作流程圖。第二題 能根據“志愿者”的標志, 聯想生活中感人的畫面說一說。 能根據“志愿者”的標志, 聯想生活中感人的畫面,選一個說一說,寫一兩句話。 能根據“志愿者”的標志,聯想生活 中感人的畫面,選一個說一說,寫幾句通順的話。第三題 當一回小小志愿者,把體驗過程拍成照片,和大家分享。 當一回小小志愿者,把體驗過程拍成照片,用一兩句話把感受記錄下來。 當一回小小志愿者,把體驗過程拍成照片,用幾句話把點滴感受記錄下來,和大家分享。第二單元 春滿人間【輕輕告訴你】乘著溫暖的春風,我們四處尋覓,哪里需要獻出愛心,“雷鋒”叔叔就出現在哪里。讀讀句子,想想畫面,二十年后的我們,也要做春的“使者”。任務 要求我們四處尋覓 1.認識54個生字,讀準1個多音字,會寫27個字,會寫30個詞語。能用多種方法猜測詞語意思,并說出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 2.讀句子,能聯系生活經歷或生活體驗想象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畫面內容,再現句子所描寫的場景和畫面,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能仿照例句,發揮想象,把自己喜歡的景物寫下來。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一株紫丁香》,默讀《千人糕》,試著有感情地朗讀《一匹出色的馬》。 4.能根據提示,寫寫自己的一個好朋友。我也要做春的使者 1.能把自己長大后想干什么說清楚,簡單說明理由;聽明白同學的心愿;積累關愛他人的諺語。懂得與家人相親相愛、珍愛勞動成果、關心幫助他人。【快樂學習吧】任務一 我們四處尋覓1.“雷鋒故事”分享會。(1)觀看CNTV動畫片《雷鋒的故事》。(2)我來講一講雷鋒故事。自己能得幾顆星?涂一涂。口齒清楚☆口齒清楚,聲音響亮☆☆口齒清楚,聲音響亮,講述完整☆☆☆※小鑰匙※選好要講的故事,可以多聽幾遍,記住大概內容。可以先講給大人聽一聽。2.雷鋒叔叔在哪里?(1)邊讀邊想象詩歌中描寫的畫面:結合之前了解的雷鋒故事,用簡潔的話說一說你從詩歌中看到了哪些畫面?看看自己能得幾顆星?涂一涂。能說一句完整的話。☆能說清楚“誰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說清楚“誰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再加上一兩處描述的語言。☆☆☆(2)你會聯系生活或生活經驗推測“蒙蒙”“泥濘”“年邁”“晶瑩”的意思嗎?(3)邊想象畫面,邊朗讀這些詩句,你會有新的感受哦!3.尋找身邊的“雷鋒”。(1)找一找:到生活中尋找為他人獻出愛心的好心人,或者場景。(2)把美好的畫面拍下來,或者畫下來,再寫上一兩句話吧!4.“千人糕”是怎樣做出來的?默讀課文,根據爸爸和孩子的對話,借助“千人糕”制作的過程圖,說說米糕是經過哪些勞動才做成的。如果能自己動手畫一畫就更棒啦!5.我最心愛的“它”是怎樣做出來的?(1)選一選:“它”是什么?(打“√”選擇一項)我最愛吃的一種食物( ) 我最心愛的一個玩具( )我最喜歡的一件衣服( ) 我最心愛的一個文具 ( )我喜歡的其他一個物品( )(2)小調查:“它”是怎樣做出來的?(打“√”選擇一項)現場調查( ) 上網搜索( )向大人請教( ) 其他方式( )畫一畫:“它”是這樣做出來的!(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小鑰匙※先調查了解自己喜愛的物品經過哪些人的勞動才做出來的,再用簡單的思維導圖畫一畫,然后有條理地進行介紹,在全班作展示、交流。我找到了美麗的春天。照樣子,說一說。田野蔥蔥綠綠的像一片柔軟的綠毯天上的云雪白雪白的好像一群小綿羊大樹又粗又壯好像我也能說。尋找春天的美景拍下來或畫下來,照樣子說一說,把自己喜歡的春景寫下來。5.寫寫我的好朋友。(1)說一說:照樣子說說自己的好朋友:他是誰?長什么樣子?你們經常在一起做什么?誰 長什么樣子 我們經常做的事張池 *他掉了一顆門牙。 *他的臉圓圓的,笑起來有個小酒窩。 *我們天天一起上學,一起回家。 *我們經常一起打乒乓球。(2)寫一寫:把說的內容寫下來。(3)畫一畫:在旁邊把你和好朋友在一起互幫互助的畫面畫下來。※小鑰匙※照樣子說一說自己的好朋友,要好好回憶一下你和好朋友在一起互相幫助的快樂情境哦!任務二 我也要做春的使者1.小調查:職業知多少“職業知多少”調查表調查對象(打“√”) 職業 服務對象 對工作的態度 我的想法爸爸( )媽媽( )親戚( )陌生人( )※小鑰匙※你知道爸爸媽媽或其他親戚分別是做什么工作的嗎?你還知道哪些職業呢?她們是為誰服務的?在大人的指導下,一起完成調查表。2.小調查:我們的愿望“我們的愿望”調查表調查對象 愿望 為什么選擇這個職業 服務的對象 (自己設計一個想問的問題) 我的想法我同學1同學2同學3※小鑰匙※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問問自己,再采訪3個同學,你們長大后想做什么?為什么?要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更要認真聽同學說的內容,對感興趣的內容要多問一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2單元作業設計 .docx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2單元大單元教學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