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知識點一:彈力彈力的定義: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任何物件產生彈力,一定發生了彈性形變)施力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 受力物體:阻止恢復形變的物體知識點二:彈性形變與塑性形變彈性形變:物體受力時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原來的形狀的特性叫做彈性形變塑性形變:物體變形后不能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特性叫做塑性形變。彈簧的彈性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就不能完全復原。知識點三:彈力三要素彈力大小:彈力的大小跟使它發生形變的力大小相等。總是隨著物體形變程度的變化而變化的。對同一物體而言,發生彈性形變程度越大,產生的彈力越大。彈力方向:始終與物體的形變方向相反,(或者說與物體恢復形變的方向一致、或者說與使它發 生形變的力的方向相反),并且總是與接觸面垂直。拉力:沿繩或彈簧收縮的方向 壓力:垂直于接觸面指向被壓物體支持力:垂直于接觸面指向被支持物體彈力作用點:作用在使它發生形變的物體表面上知識點四: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測力計。彈簧測力計原理:彈簧受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彈簧測力計結構:彈簧、掛構、指針、刻度牌、外殼。彈簧測力計使用:使用前:①觀察它的量程(測量范圍),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過它的量程。②觀察分度值,即認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③檢查它的指針是否指在“0”刻度,測量前應該把指針調節到指“0”的位置上。(2) 測量前,用手輕輕地來回拉動幾 次,避免指 針、彈簧和外殼之間 的摩擦而影響測量的準確性。(3)測量時,要使彈簧測力計內的彈簧軸線方 向跟所測力的方向一致.(4)讀數時,應保持測力計處于靜止狀態。眼睛觀 察指針的視線應與彈簧測力計的刻線齊平.(5)記錄結果包括數字和單位.知識點一:彈力練習題1:在下圖中,A、B兩球相互間一定有彈力作用的圖是( )練習題2:下列關于彈力形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A.將一疊書放在桌面上,我們沒有觀察到桌面有什么變化,因此桌面沒有產生彈力B.風將樹枝吹得彎曲,因此樹枝產生彈力C.磁鐵將一鐵片吸得彎曲,但磁鐵未與鐵片接觸,因此鐵片不產生彈力D.將一塊正方體的橡皮泥捏成一個小兔子形狀,因為橡皮泥的形狀發生改變,所以小兔子有彈力練習題3:下列各力中,不屬于彈力的是( )①磁鐵對小鐵釘的吸引力②用手擠壓橡皮泥,使橡皮泥變形的力③用手使勁地拉彈簧,使彈簧發生形變的力④平放在桌面上靜止的水杯受到桌面對它的向上的力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④ D.①、②、④練習題4:一個足球放在一塊長木板上,如圖所示,木板和足球均發生了彈性形變,關于它們彈力的情況,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木板形變是由于木板產生彈力造成的B.足球產生的彈力作用在木板上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產生的彈力D.足球產生的彈力就是足球對木板的壓力知識點二:彈性形變與塑性形變練習題5:下列現象中,發生了彈性形變的是(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B.餅干一捏變成碎片C.粉筆掉到地上斷成兩截D.排球砸向地面時變癟練習題6:下列物體發生了彈性形變的是( )A.用手捏橡皮泥B.自行車的座板坐久了與新的時候不一樣了C.玩彈弓時不小心把橡皮筯拉斷了D.王強同學鍛煉身體時用力拉的彈簧健身器知識點三:彈力的三要素練習題7:生活中,幾位同學使用彈簧拉力器鍛煉身體每位同學都可以將彈簧拉力器拉開至兩臂伸直,兩臂伸直時(在彈性范圍內),對彈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A.力氣大的同學B.體重大的同學C.手臂長的同學D.因為彈簧拉力器相同,因此幾個同學都一樣大練習題8:小球放置在一豎直放置的彈簧上,請作出小球靜止時受到彈力的示意圖。知識點四:彈簧測力計練習題9:關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及原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應該先調零B.使用彈簧測力計時必須使其沿豎直方向C.使用過程中,彈簧、指針不能與外殼有摩擦D.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練習題10:對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認識與使用中,錯誤的是( )A.它的分度值是0.2NB.測量本張問卷的重力,指針將指在“1.0”的刻度線上C.彈簧測力計顯示的示數其實就是物體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D.測量前,必須把它的指針調到零刻線上練習題11:如圖所示,彈簧秤和細線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計,物重G=1N,則彈簧秤A和B的示數分別為( )A.1N,0 B.0,1N C.2N,1N D.1N,1N練習題12:用一個刻度準確的彈簧測力計,沒有調零就直接去測量大小為2N的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2.1N,若直接用它去測另一個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為4.3N,則被測力的大小為( )A.4.4N B.4.3N C.4.2N D.無法確定練習題13:彈簧測力計分別受到水平向左的F1和水平向右的F2的拉力作用,F1、F2均為3N,彈簧測力計靜止時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6N B.F1、F2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3N D.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0N練習題14:某同學在實驗時,如圖甲所示,測出物體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2.6N,他想知道彈簧測力計是否可以倒過來使用,于是他把彈簧測力計倒過來手拿掛鉤,將同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的吊環上進行實驗如圖乙所示,當物體靜止時,你認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A.一定小于2.6N B.一定等于2.6NC.一定大于2.6N D.不能確定知識點一:彈力練習題1:在下圖中,A、B兩球相互間一定有彈力作用的圖是( B )練習題2:下列關于彈力形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B )A.將一疊書放在桌面上,我們沒有觀察到桌面有什么變化,因此桌面沒有產生彈力B.風將樹枝吹得彎曲,因此樹枝產生彈力C.磁鐵將一鐵片吸得彎曲,但磁鐵未與鐵片接觸,因此鐵片不產生彈力D.將一塊正方體的橡皮泥捏成一個小兔子形狀,因為橡皮泥的形狀發生改變,所以小兔子有彈力練習題3:下列各力中,不屬于彈力的是( B )①磁鐵對小鐵釘的吸引力②用手擠壓橡皮泥,使橡皮泥變形的力③用手使勁地拉彈簧,使彈簧發生形變的力④平放在桌面上靜止的水杯受到桌面對它的向上的力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④ D.①、②、④練習題4:一個足球放在一塊長木板上,如圖所示,木板和足球均發生了彈性形變,關于它們彈力的情況,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 )A.木板形變是由于木板產生彈力造成的B.足球產生的彈力作用在木板上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產生的彈力D.足球產生的彈力就是足球對木板的壓力知識點二:彈性形變與塑性形變練習題5:下列現象中,發生了彈性形變的是( D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B.餅干一捏變成碎片C.粉筆掉到地上斷成兩截D.排球砸向地面時變癟練習題6:下列物體發生了彈性形變的是( D )A.用手捏橡皮泥B.自行車的座板坐久了與新的時候不一樣了C.玩彈弓時不小心把橡皮筯拉斷了D.王強同學鍛煉身體時用力拉的彈簧健身器知識點三:彈力的三要素練習題7:生活中,幾位同學使用彈簧拉力器鍛煉身體每位同學都可以將彈簧拉力器拉開至兩臂伸直,兩臂伸直時(在彈性范圍內),對彈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C )A.力氣大的同學B.體重大的同學C.手臂長的同學D.因為彈簧拉力器相同,因此幾個同學都一樣大練習題8:小球放置在一豎直放置的彈簧上,請作出小球靜止時受到彈力的示意圖。答案:知識點四:彈簧測力計練習題9:關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及原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 )A.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應該先調零B.使用彈簧測力計時必須使其沿豎直方向C.使用過程中,彈簧、指針不能與外殼有摩擦D.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練習題10:對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認識與使用中,錯誤的是( B )A.它的分度值是0.2NB.測量本張問卷的重力,指針將指在“1.0”的刻度線上C.彈簧測力計顯示的示數其實就是物體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D.測量前,必須把它的指針調到零刻線上練習題11:如圖所示,彈簧秤和細線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計,物重G=1N,則彈簧秤A和B的示數分別為( D )A.1N,0 B.0,1N C.2N,1N D.1N,1N練習題12:用一個刻度準確的彈簧測力計,沒有調零就直接去測量大小為2N的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2.1N,若直接用它去測另一個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為4.3N,則被測力的大小為( C )A.4.4N B.4.3N C.4.2N D.無法確定練習題13:彈簧測力計分別受到水平向左的F1和水平向右的F2的拉力作用,F1、F2均為3N,彈簧測力計靜止時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6N B.F1、F2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3N D.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0N練習題14:某同學在實驗時,如圖甲所示,測出物體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2.6N,他想知道彈簧測力計是否可以倒過來使用,于是他把彈簧測力計倒過來手拿掛鉤,將同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的吊環上進行實驗如圖乙所示,當物體靜止時,你認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C )A.一定小于2.6N B.一定等于2.6NC.一定大于2.6N D.不能確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