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春天的色彩 年級 一年級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對大自然的觀察、記憶、體驗,尋找到春天特有的色彩。過程與方法目標:用色彩表達內心對春天獨特的感受,學會從宏觀到微觀的表現手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讓孩子觀察自然,感受自然,親近自然,培養孩子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第 一 課 時 教具準備 課件、水粉顏料、調色盤、毛筆、水罐、油畫棒、空白繪本。教學重點 體驗感受春天美麗的色彩,培養孩子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教學難點 掌握水粉在畫紙上濕畫涂抹的特性,畫出對春天色彩特有的感受。完成從抽象到具象,從宏觀色彩到微觀事物的具體表達。教 學 內 容 及 教 學 過 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導入定標 1、自主學習師:小朋友,看見你們每個人臉上的微笑,讓我想起了剛剛離去的春天,甜甜的,美美的,暖暖的。告訴我,你們喜歡春天嗎?為什么?師:老師想把春天永遠留住。你們喜歡什么顏色? 師隨著孩子的介紹,在畫紙上用水粉濕濕地涂抹示范。板書:春天的色彩.想不想像老師一樣把你喜歡的春天顏色畫在畫紙上?涂的時候可以是一種,也可以是幾種顏色,在畫之前,先來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樣表達的?他們畫出春天的感覺了嗎?(課件展示學生作品)二、探索新知2、合作交流用水粉色在畫紙上大筆涂抹自己喜愛的春天的顏色,要求能夠體現春天明媚清新的感覺。作業完成后請學生介紹自己畫的是什么?要求:1. 用水粉色在畫紙上大筆涂抹自己喜愛的春天的顏色,單色、多色都可以。2. 要體現出春天明媚輕快的感覺。觀賞一些學生作品,學生進行實踐繪畫。 學生思考回答 陽光明媚 萬物復蘇生: 藍色,天空是藍藍的…… 學生欣賞感受繪畫創作中,教師巡視指導。 直接由紅、藍、綠、黃這四種春天特有的色彩導入,給低年級的學生一個直觀的感受,為春天的色彩教學埋下了伏筆。通過孩子們的回答,示范涂抹各種春天的色彩,既直觀又自然。解決了教學中的難點。 水彩水性的演示能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到顏色的混合產生的不同質感欣賞學生的作品,學生容易接受,符合低年級學生特點。作品的呈現為第一次作業起到啟示作用。第 二 課 時教學重點 體驗感受春天美麗的色彩,培養孩子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教學難點 掌握水粉在畫紙上濕畫涂抹的特性,畫出對春天色彩特有的感受。完成從抽象到具象,從宏觀色彩到微觀事物的具體表達。教 學 內 容 及 教 學 過 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3、總結提煉感受春天 師:這些美麗的色彩會讓我們產生很多聯想,因為它們就來自大自然。大自然是一位了不起的畫家,它用神奇的畫筆把春天最美的景色都畫在了它的畫卷中,你們想看嗎?(課件) 作品分析欣賞學生作品(課件),師生共同討論,喜歡哪張?為什么喜歡?體會不同材料、不同的表現手法帶來的感受。三、實踐創作 發揮想象,在第一次的作業上添畫與之色彩相對應的景物,完善作品。要求:)發揮想象,在第一次的作業上添畫春天景物。)要比第一次作業顏色更豐富。4、展示與評價1.)介紹自己的作品給我們大家帶來更多關于春天的感受。2.)同學互評3.)教師總結:A本課在教的環節中,通過對大自然美的感受,以及對畫家和孩子作品的分析與體驗,鼓勵孩子能大膽自由地表述出內心的情感。評價多以鼓勵為主。B本課的作業點評有兩次。第一次是用自己喜歡的水粉色畫出春天的色彩,此時是教師進行個別點評,指出作業中需要改進的地方,有無畫出春天清新明媚的感覺,孩子選用的顏色不作評論。 5、課后拓展春天到底是什么顏色,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不同的定義我相信,當它來臨的時候,一定也是最美的時候。 生:姹紫嫣紅,春光明媚,美麗,五彩繽紛,花團錦簇……圖1:《春回大地》重點體驗水粉色濕畫法帶來的潤潤的感覺。圖2:《春光明媚》體驗撕紙拼貼的不同感受。圖3:《春》欣賞水彩筆畫的春景。圖4:《春景》感受水彩畫那透明清新的感覺。 學生創作學生分別用來介紹自己的作品教師挑選一些學生作品,進行同學之間的點評 此環節的設計,凸顯了美術視覺性,在美術學習中積累視覺和其他感官的經驗,發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用擬人化的語言吸引學生,強調了學科間的整合。難點的突破。學生直觀地從虛幻的色彩中找到了與之相對應的真實的物體,又通過學生作業,學到了怎樣從宏觀的色彩到微觀的實景表現方法,為最后作業的順利完成打下了基礎。培養學生欣賞評述的能力作業展示做到尊重每個孩子,面向每個孩子,讓每個孩子都有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的機會,目的是讓孩子充分體會到畫畫的樂趣。板書設計 春天的色彩 姹紫嫣紅 春光明媚 五彩繽紛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學習,學生感受了春天美麗的色彩,培養了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提高了審美能力。孩子們學到了從微觀到宏觀的表現手法,用畫作表達出他們眼里春天的色彩。教 學 設 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