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選擇性必修一知識梳理地球運動1.地球自轉方向:自西向東(側視圖):北逆南順(俯視圖)2.地球自轉周期時間旋轉角度意義恒星日23時56分4秒360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太陽日24小時360°59'晝夜更替周期3.地球自轉速度(1)角速度:除南北兩極點外,任何地點的自轉角速度都相等,約為15°h。(2)線速度:隨緯度增大而減小。4.影響地球自轉線速度的因素因素影響關系緯度緯度相同,線速度相同緯度越低,線速度越大負相關海拔海拔越高,線速度越大正相關5.晨昏線判斷方法:自西向東由晝進入夜為昏線,②自西向東由夜進入晝為晨線,6.特殊時區:世界時為0°經線地方時或零時區的區時或者中時區的區時。7.求時差的技巧一“同減異加”①經度差:兩地同在東(西)經度,取兩數之差:一地在東經度,另一地在西經度,取兩數之和。②時區差:兩地同在東(西)時區,取兩數之差:一地在東時區,另一地在西時區,取兩數之和。8.求時間的技巧一“東加西減”先畫出表示全球所有經線(或時區)的數軸,標出已知經線(或時區)及其地方時(或區時),再標出所求經線(或時區),計算出兩地經度差(或時區差)后,再將其轉化為地方時差(或區時差)。如下圖所示。西減地方時差東加地方時差180°90°W0990E180%11111111111111西十二區西六區0東六區東十二區西減時區差東加時區差9.與行程(運動)有關的時間計算例如:若有一架飛機某日某時從A地起飛,經過m小時到達B地,求飛機降落到B地的時間。可以用兩種公式計算:(1)降落到B地的時間=起飛時A地的時間士時差十行程時間(m)。(2)降落到B地的時間=起飛時A地的時間+行程時間(m)土時差。10.明確日期范圍的確定方法:180°經線的地方時是幾點,進入新的一天的區域所占時間就是幾小時:反過來,全球進入新的一天的區域所占時間是幾小時,180°經線的地方時就是幾點。11.晨昏線的判斷方法夜進入晝→晨線6時→晨線(1)自轉法:順地球自轉方向(2)時間法:赤道上地方時晝進入夜→昏線18時→昏線12.公轉速度:遠日點為7月初,速度最慢:近日點為1月初,速度最快。13.晝夜長短的計算方法①晝長=晝弧所跨經度數除以15°的商。②夜長=夜弧所跨經度數除以15°的商。③晝長=(12一日出地方時)×2=(日落地方時一12)×2=日落地方時一日出地方時。14.日出日落方向直射點位置日出日落赤道正東正西南半球東南西南北半球東北西北15.太陽周日視運動B夏至冬至夏至春秋分冬至B春秋分春秋分B冬至夏至EENE..........AN....夏至春秋分W觀察點A位于北半球,則太觀察點A位于南半球,則太陽觀察點A在赤道上,則太陽觀察點A在極點,則太陽陽運行軌道面均向南傾斜運行軌道面均向北傾斜運行軌道面與地平圈垂直運行軌道面與地平圈平行16.晝夜長短變化夏至日(6月22日前后)--23°26N秋分日(9月23日前后)☆0°春分日(3月21日前后)----23026S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1)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晝長夜短,且越向該半球的高緯度地區白晝時間越長,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的極點周圍出現極晝現象。(2)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哪個半球晝長夜變短,且緯度越高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越大。17.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正午太陽高度角從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向南北兩側遞減。18.有關晝夜長短時間計算的三個規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