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二輪復習學案必修一 第三課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二輪復習學案必修一 第三課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二輪復習學案 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課標解讀】
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黨和人民長期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論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的根本方向,堅定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
【體系構建】
【核心知識速記】
第一框 偉大的改革開放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
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2、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及各階段核心問題
3、改革開放的意義(四個改變、三個偉大飛躍、重要法寶、必由之路、兩個關鍵一招)
(1)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改變“四個面貌”、迎來3個“偉大飛躍”)
(2)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重要法寶、必由之路、關鍵一招)
(3)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第二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
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黨的理論創新及其地位
鄧小平理論---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科學發展觀——成功在新的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容 重要性(地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是實現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足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 (行動指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關系與要求
關系: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要求:我們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考點梳理】
一、改革開放的進程
1、開啟改革開放
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2、改革開放的進程
改革 農村改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以推行,鄉鎮企業迅速發展
企業改革 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中國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企業改革邁出重要步伐
開放 關鍵步伐 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設立,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邁出關鍵步伐
格局形成 1984年,開放了大連、青島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設立海南省,并把海南開辟為經濟特區。1990年,開發開放上海浦東。至此,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
3、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
(1)標志:以1992年鄧小平南方講話和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為標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2)內容
開放 ①2001年,我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達到新的水平②2013年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
改革 ①1993年召開的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就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部署,以后改革重點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展開②2003年召開的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部署③2013年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改革開放的意義
1、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改變“四個面貌”、迎來3個“偉大飛躍”)
2、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重要法寶、必由之路、關鍵一招)
3、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1、中國取得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地位、關系、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容 重要性(地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是實現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足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 (行動指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要求: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成果
時間 主題 主要內容 成就/地位
鄧小平理論 十一屆三中全會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 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十三屆四中全會 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 成功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 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
科學發展觀 十六大 實現什么樣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 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 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十八大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習題演練】
1.2023年4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將長久不變,永遠不會自己關上開放的大門。一切愿意與我們合作共贏的國家,我們都愿意與他們相向而行,推動世界經濟共同繁榮發展。由此可見,我國的對外開放( )
①得到各國認同
②進入新階段
③為世界提供發展機遇
④是一項基本國策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詳解】①:得到各國認同與現實不符,①錯誤。②:鄧小平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的召開標志著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②錯誤。③:一切愿意與我們合作共贏的國家,我們都愿意與他們相向而行,推動世界經濟共同繁榮發展。可見我國為世界提供發展機遇,③正確。④: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將長久不變,永遠不會自己關上開放的大門。可見這是一項基本國策,④正確。
故本題選D。
2.改革開放40多年來,入圍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數量不斷增加,1997年中國(大陸)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創新高達到145家,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企業中的地位變化見證了中國發展奇跡。這表明改革開放( )
①是推動當代中國發展的根本動力
②是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③極大改變了中國企業和中國的面貌
④是中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決定性因素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詳解】①: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社會基本矛盾,而非改革開放,①排除。②③: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見證了中國發展奇跡,說明改革開放是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極大改變了中國企業和中國的面貌,②③正確。④:改革開放是我國各個領域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而非決定性因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④排除。
故本題選C。
3.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充分說明,改革開放( )
A.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B.實現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C.經歷了由點到面的全方位推進過程 D.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D【詳解】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排除A。B:改革開放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國正在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該選項的說法不符合事實,B錯誤。C:該選項強調的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地域和領域不斷擴大,材料不涉及,排除C。D: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充分說明,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D正確。
故本題選D。
4.遼寧是抗日戰爭起始地、解放戰爭轉折地、新中國國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國工業奠基地、雷鋒精神發祥地,與黨的民族復興偉業同頻共振,孕育和傳承的紅色基因融入遼寧人民的血脈,書寫了輝煌與榮光。上述成就的取得在于遼寧( )
①始終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
②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前進方向
③致力于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④人民具有中華民族勇敢堅毅和忠誠擔當的品質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詳解】①: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遼寧與黨的民族復興偉業同頻共振,書寫輝煌,體現出遼寧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①符合題意。②:1982年創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題干中強調的時間階段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剛成立后等,這并未涉及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②排除。③:1956年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確立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材料強調的是黨的領導和人民的力量。該選項不是設問原因,③排除。④:紅色基因融入遼寧人民的血脈,書寫輝煌與榮光,強調革命的勝利、社會的發展依靠的是人民的力量,中華民族勇敢堅毅和忠誠擔當的品質,④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B。
5.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依靠人民群眾創造了偉大奇跡,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這表明( )
①改革開放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②改革開放必須突破制度約束,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③人民群眾是改革開放的實踐者、參與者和貢獻者
④改革開放是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詳解】①③: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依靠人民群眾創造了偉大奇跡,表明改革開放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人民群眾是改革開放的實踐者、參與者和貢獻者,①③符合題意。②:改革開放要突破舊的機制體制的約束,解放和發展生產力,②排除。④: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④觀點錯誤。
故本題選B。
6.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啟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是最根本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這條道路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夠走得穩、走得好。”這說明( )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創造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體現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物質力量
A【詳解】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這條道路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是創造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A入選。B:材料體現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沒有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作用,B不選。C: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C錯誤。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D不選。
故本題選A。
7.2023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5周年。毫無疑問,過去45年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和影響是巨大的,中國人民在富起來、強起來的征途上邁出了決定性的步伐。改革開放( )
①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②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③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的生產關系
④是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詳解】①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①②符合題意。③: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生產關系,③說法錯誤。④: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A。
8.習近平總書記在作黨的二十大報告時指出:“黨的百年奮斗成功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貫穿其中的一個基本點就是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可見( )
①走自己的路,是中國共產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
②獨立自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
③對于一個政黨和國家來說,只有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掌握命運
④自信自立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詳解】①③:“黨的百年奮斗成功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貫穿其中的一個基本點就是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可見,走自己的路,是中國共產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也說明對于一個政黨和國家來說,只有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掌握命運,①③正確。②: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②錯誤。④:俄國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制度的偉大跨越,④與題意不符。
故本題選B。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堅持自信自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之一。百余年黨史就是一部自信自立、探索和推進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恢宏史詩。
新時代,大踏步向前。新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新時代十年,“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干革命,改天換地。自夢想起航中國革命原點,到南昌起義一聲槍響,從井岡山上紅旗漫卷,到萬里長征九死一生,再到抵御外侮、解放全國……28年艱苦卓絕,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實現現代化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 搞建設,自力更生。1953年,毛澤東同志初步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戰略構想;胸中有丘壑,鑿石堆山河。這一時期,“為現代化建設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改革開放,趕上時代。1978年的滾滾春雷,“開啟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新長征。”鄧小平同志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概念。這一時期,“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我們完全有理由自信自立。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知識予以闡釋。
①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造了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的偉大成就,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制度保證和物質條件,展現了自信自立的奮斗底色;②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基于中國國情、中國現實的重大理論創新,是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行動指南,凸顯了自信自立的理論品格;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不僅遵循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一般規律,更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展現自信自立的時代形象。
【分析】背景材料: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
考查知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知識
考查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
學科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
【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題型、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
明確本題考查的知識范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設問指向是闡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我們完全有理由自信自立。本題屬于說明類試題,考查知識范圍大,但通過分析,具體可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知識來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干革命,28 年艱苦卓絕,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實現現代化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搞建設,“為現代化建設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改革開放、趕上時代,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質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等→可聯系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造了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的偉大成就,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制度保證和物質條件。
關鍵詞②:干革命,改天換地自夢想起航中國革命原點;搞建設,自力更生,1953年,毛澤東同志初步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戰略構想;改革開放、趕上時代1978年的滾滾春雷,“開啟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新長征。”鄧小平同志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概念等→可聯系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基于中國國情、中國現實的重大理論創新,是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行動指南。
關鍵詞③:干革命,改天換地;搞建設,自力更生;改革開放,趕上時代;新時代,大踏步向前→可聯系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不僅遵循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一般規律,更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要求與材料信息、課本知識的結合。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改革開放是中國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40年前,中央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次會議,打開了國門,做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開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習近平主席指出,現在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深化改革開放,要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結合材料,分析說明“改革開放永無止境”的原因。
①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
②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著力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二輪復習學案 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課標解讀】
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黨和人民長期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論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的根本方向,堅定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
【體系構建】
【核心知識速記】
第一框 偉大的改革開放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
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2、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及各階段核心問題
3、改革開放的意義(四個改變、三個偉大飛躍、重要法寶、必由之路、兩個關鍵一招)
(1)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改變“四個面貌”、迎來3個“偉大飛躍”)
(2)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重要法寶、必由之路、關鍵一招)
(3)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第二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
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黨的理論創新及其地位
鄧小平理論---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科學發展觀——成功在新的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容 重要性(地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是實現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足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 (行動指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關系與要求
關系: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要求:我們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考點梳理】
一、改革開放的進程
1、開啟改革開放
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2、改革開放的進程
改革 農村改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以推行,鄉鎮企業迅速發展
企業改革 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中國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企業改革邁出重要步伐
開放 關鍵步伐 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設立,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邁出關鍵步伐
格局形成 1984年,開放了大連、青島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設立海南省,并把海南開辟為經濟特區。1990年,開發開放上海浦東。至此,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
3、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
(1)標志:以1992年鄧小平南方講話和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為標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2)內容
開放 ①2001年,我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達到新的水平②2013年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
改革 ①1993年召開的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就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部署,以后改革重點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展開②2003年召開的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部署③2013年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改革開放的意義
1、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改變“四個面貌”、迎來3個“偉大飛躍”)
2、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重要法寶、必由之路、關鍵一招)
3、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1、中國取得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地位、關系、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容 重要性(地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是實現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足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 (行動指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要求: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成果
時間 主題 主要內容 成就/地位
鄧小平理論 十一屆三中全會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 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十三屆四中全會 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 成功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 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
科學發展觀 十六大 實現什么樣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 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 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十八大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習題演練】
1.2023年4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將長久不變,永遠不會自己關上開放的大門。一切愿意與我們合作共贏的國家,我們都愿意與他們相向而行,推動世界經濟共同繁榮發展。由此可見,我國的對外開放( )
①得到各國認同
②進入新階段
③為世界提供發展機遇
④是一項基本國策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改革開放40多年來,入圍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數量不斷增加,1997年中國(大陸)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創新高達到145家,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企業中的地位變化見證了中國發展奇跡。這表明改革開放( )
①是推動當代中國發展的根本動力
②是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③極大改變了中國企業和中國的面貌
④是中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決定性因素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充分說明,改革開放( )
A.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B.實現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C.經歷了由點到面的全方位推進過程 D.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4.遼寧是抗日戰爭起始地、解放戰爭轉折地、新中國國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國工業奠基地、雷鋒精神發祥地,與黨的民族復興偉業同頻共振,孕育和傳承的紅色基因融入遼寧人民的血脈,書寫了輝煌與榮光。上述成就的取得在于遼寧( )
①始終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
②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前進方向
③致力于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④人民具有中華民族勇敢堅毅和忠誠擔當的品質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依靠人民群眾創造了偉大奇跡,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這表明( )
①改革開放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②改革開放必須突破制度約束,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③人民群眾是改革開放的實踐者、參與者和貢獻者
④改革開放是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啟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是最根本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這條道路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夠走得穩、走得好。”這說明( )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創造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體現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物質力量
7.2023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5周年。毫無疑問,過去45年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和影響是巨大的,中國人民在富起來、強起來的征途上邁出了決定性的步伐。改革開放( )
①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②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③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的生產關系
④是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習近平總書記在作黨的二十大報告時指出:“黨的百年奮斗成功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貫穿其中的一個基本點就是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可見( )
①走自己的路,是中國共產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
②獨立自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
③對于一個政黨和國家來說,只有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掌握命運
④自信自立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堅持自信自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之一。百余年黨史就是一部自信自立、探索和推進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恢宏史詩。
新時代,大踏步向前。新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新時代十年,“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干革命,改天換地。自夢想起航中國革命原點,到南昌起義一聲槍響,從井岡山上紅旗漫卷,到萬里長征九死一生,再到抵御外侮、解放全國……28年艱苦卓絕,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實現現代化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 搞建設,自力更生。1953年,毛澤東同志初步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戰略構想;胸中有丘壑,鑿石堆山河。這一時期,“為現代化建設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改革開放,趕上時代。1978年的滾滾春雷,“開啟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新長征。”鄧小平同志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概念。這一時期,“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我們完全有理由自信自立。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知識予以闡釋。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改革開放是中國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40年前,中央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次會議,打開了國門,做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開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習近平主席指出,現在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深化改革開放,要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結合材料,分析說明“改革開放永無止境”的原因。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视频| 成都市| 桑日县| 奉化市| 丰台区| 茌平县| 阆中市| 水城县| 固镇县| 灵武市| 乐安县| 庆云县| 称多县| 凤城市| 清远市| 布拖县| 平谷区| 突泉县| 呼玛县| 武汉市| 理塘县| 宜黄县| 龙游县| 本溪市| 昌平区| 聂拉木县| 威海市| 海安县| 辉南县| 兴宁市| 漠河县| 乳源| 遂溪县| 赞皇县| 蓝田县| 兴仁县| 六枝特区| 岳池县| 柳州市| 临泉县| 永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