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傳染病及其預防》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傳染病及其預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學八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依據初中生物課程標準,本節應落實的具體內容是:①說明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②列舉常見的寄生蟲病、細菌性傳染病和病毒性傳染病;③傳染病可通過空氣、食物、血液、接觸等多種途徑傳播;④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等措施可以控制傳染病的流行;⑤接種疫苗能夠提高人體對特定傳染病的免疫力;⑥某些傳染病,如新型冠狀肺炎,會對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部分內容的學習,有助于幫助學生學會健康生活,樹立正確對待疾病的態度。本節既是從免疫方面對人體生理結構做了補充,也為后面繼續學習《免疫和計劃免疫》做好了鋪墊,因此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學情分析這個階段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初步了解了一些常見的傳染病,知道傳染病具有傳染性,學生有較多的生活經驗和感性認識,所以在老師的引導下能較容易地發表自己的看法。不過有部分學生會認為傳染病僅僅是由病毒引起的,也不清楚傳染病的流行需要哪幾個環節,對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往往一知半解,甚至忽視其科學性,受錯誤前概念影響較嚴重。但具有一定的觀察和邏輯思維能力,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實驗探究興趣,不過抽象思維能力較弱,所以通過創設具體的情景來幫助學生學習。根據以上分析確定本節的教學目標。核心素養目標1.科學探究:通過分析多種傳染病,說出傳染病的病因,構建傳染病的概念。2.科學思維:通過模擬活動,能夠準確說出傳染病的流行環節以及預防措施,提高觀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3.生命觀念: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4.社會責任:認同傳染病對人類的危害,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確定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通過搜集我國疫情防控措的具體措施,增強學生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舉例說明常見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以及預防措施;【教學難點】區分傳染源與病原體,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和預防措施。教學過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播放全國人民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的視頻,讓學生認識到傳染病給國家、社會和人民帶來了很大的傷害,意識到我們非常有必要學習傳染病及其預防的知識來保護自己和家人,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 2、引入課題:什么是傳染病,傳染病又是如何傳播的?設計意圖:以全國人民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的生活情境著手,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設疑激發學生興趣,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導入新課。認識什么是傳染病1、展示一個關于近視和病毒性結膜炎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思考:這兩者都是傳染病嗎?為什么?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可以很容易的說出近視是由于眼球發生病變不能傳染,病毒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可引起其他人患病,屬于傳染病,由此感知傳染病具有傳染性的特點。(如:新冠肺炎可以由動物傳染給人,也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具有傳染性,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大規模的傳播,具有流行性),接著提出問題:傳染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嗎?設計意圖:利用很多同學認為傳染病僅僅是由病毒引起的這一錯誤的認知,制造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積極探究的欲望。2、學生活動①:對課本“想一想,議一議”表格中的疾病展開討論,說出這些疾病的發病原因都是什么 哪些是傳染病?哪些不是?通過比較傳染病與非傳染病致病原因的不同,歸納得出:傳染病是由病毒、細菌和寄生蟲等病原體引起的。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討論交流活動,可以落實傳染病病因這個重點,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培養思維的深刻性。3、學生活動②:進行生生互動(評價與補充),嘗試自己構建出傳染病的完整概念。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1、模擬游戲:第一個人的一個手指上沾有面粉,用手指觸碰另一個人的一個手指,以此類推。引發學生思考:①面粉是如何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②假如面粉代表病原體,嘗試說出病原體是如何傳播的?通過對游戲和兩個問題的分析,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分別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同時借助模擬游戲講解病原體與傳染源的區別,突破難點。設計意圖:模擬游戲的設置可以將抽象的流行過程直觀化,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落實重點。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遷移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2、學生活動③:指導學生對教材中“流感”和“甲肝”的資料進行分析。思考并討論以下問題:①兩種疾病的病原體,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流行環節)分別是什么?②傳染病是滿足一個環節即可流行、還是三個環節缺一不可?③不同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是否相同?補充:近年來由于多種疫苗的接種使用,我國人民患傳染病的概率大幅度下降,為后面學習計劃免疫做鋪墊。歸納傳染病的預防措施過渡:傳染病的流行需要同時具備三個環節,缺一不可,同學們能不能針對這三個環節想出一些預防措施呢? 學生活動④1. 鏈接新冠疫情中各項措施分別對應哪一項措施?總結傳染病預防的三大措施。2. 學生自己提出方法并明確對應的措施。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舉例說出一些常見傳染病的主要預防措施使學生明白,預防傳染病要做到綜合和重點措施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充分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加社會責任感。總結與回顧問:你在本節課上都學到了什么 學生總結:1.傳染病的特點:傳染性和流行性。2.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在人以人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3.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4.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設計意圖:學生自己總結使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印象更深刻。拓展延伸、應用遷移學生活動⑤:指導學生對展示的新冠肺炎相關資料進行分析,思考:新冠肺炎的病原體,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分別是什么?設計意圖:可以使學生更深入的理解新知識,又能提升學生的遷移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課后作業現在我們已經明白了傳染病的流行過程,與其他國家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舊嚴峻相比,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效果顯著,各項工作已恢復正常。從衛生部門負責人、一線的醫護人員以及普通群眾三個角度搜集資料,了解我國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做了哪些具體的預防措施,并將收集的資料加以整理,編寫一期宣傳報,向大家介紹有關“新冠肺炎”的相關知識。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奉獻愛心的社會責任感,也可以在收集資料過程中感受國家的強大,提升民族自豪感。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