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預習篇】 2024年七年級生物下冊4. 4.1 流動的組織——血液 導學案 (學生版 +教師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預習篇】 2024年七年級生物下冊4. 4.1 流動的組織——血液 導學案 (學生版 +教師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年級生物下冊 預習篇
4.1 流動的組織——血液
1.血液循環系統由:心臟(器官)、血管(器官)、血液(結締組織)組成。
2.血液的組成和功能
血漿成分:水(約占90%)、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
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 、血小板
3.血紅蛋白:紅細胞中含有的一種血紅蛋白,因為血紅蛋白中含鐵,所以呈現出紅色。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與氧結合,在含氧低的地方與氧分離。
1.血紅蛋白的特性是(  )
A.易與氧結合也易與氧分離 B.不易與氧結合也不易與氧分離
C.易與氧結合不易與氧分離 D.不易與氧結合易與氧分離
【答案】A
【分析】紅細胞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呈紅色。
【詳解】血紅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含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故選A。
2.如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血涂片,能穿過毛細血管壁,聚集到傷口部位,吞噬病菌的是(  )
A.紅細胞 B.白細胞 C.血小板 D.血細胞
【答案】B
【分析】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圖中:1是紅細胞,2是白細胞,3是血小板,4是血漿。
【詳解】A.紅細胞是數量最多的血細胞,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呈兩面凹圓餅狀,富含血紅蛋白,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也運輸一部分二氧化碳,A錯誤。
B.白細胞是數量最少的血細胞,有細胞核,但比紅細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護功能。可見,能穿過毛細血管壁,聚集到傷口部位,吞噬病菌的是白細胞,B正確。
C.血小板是體積最小的血細胞,在顯微鏡下基本上看不到,無細胞核,形狀不規則,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能釋放與血液凝固有關的物質,C錯誤。
D.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D錯誤。
故選B。
3.下列關于血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血細胞都有細胞核
B.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功能
C.如果體內白細胞數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體有了炎癥
D.血紅蛋白在氧濃度高的地方易與氧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易與氧分離
【答案】A
【分析】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兩部分組成,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詳解】A.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無細胞核,呈兩面凹的圓餅狀;白細胞有多種,有細胞核,比紅細胞大,數量少;血小板比紅細胞和白細胞都小得多,形狀不規則,沒有細胞核,A錯誤。
B.血小板能夠堵塞傷口,其中還含有促進血液凝固的物質,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B正確。
C.白細胞的功能是防御疾病,當人體內出現炎癥時,白細胞的數目就會增多,來吞噬一些危害人體健康的病菌,C正確。
D.紅細胞里有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與氧容易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與氧容易分離,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D正確。
故選A。
4.某種遺傳病患者體內的紅細胞呈鐮刀狀。這種紅細胞易破裂,會導致患者出現( )
A.貧血癥狀 B.炎癥反應
C.凝血止血困難 D.尿毒癥
【答案】A
【分析】(1)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于正常范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
(2)炎癥是機體對于刺激的一種防御反應,表現為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
(3)凝血止血困難是指患者由于凝血功能低,止血通常較為困難,止血所花費的時間更長。
(4)慢性腎衰竭是指各種腎臟病導致腎臟功能漸進性不可逆性減退,直至功能喪失所出現的一系列癥狀和代謝紊亂所組成的臨床綜合征,簡稱慢性腎衰。慢性腎衰的終末期即為人們常說的尿毒癥。
【詳解】由題文可知,呈鐮刀狀的紅細胞易破裂,體內紅細胞數量會減少,則結合分析可知,這會導致患者出現貧血癥狀,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5.下面關于血液功能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 B.供應能量
C.運送營養物質和廢物 D.防御保護功能
【答案】B
【分析】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細胞由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組成。血液的功能:運輸功能;防御和保護功能。
【詳解】血液由血漿、血細胞兩部分組成。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液的主要功能是運輸功能、防御功能和調節體溫的功能。血漿的主要功能是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紅細胞數目最多,形態為雙面凹的圓餅狀,無細胞核,主要的功能是運送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細胞比紅細胞大,有細胞核,吞食病菌,對人體有防御和保護作用;血小板個體最小,形狀不規則,無細胞核,有凝血和止血過的作用。可見,血液沒有“供應能量”的作用,故B錯誤,ACD正確。
故選B。
6.關于紅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①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②紅細胞呈兩面中央凹陷的圓餅狀③紅細胞里無血紅蛋白④紅細胞里有血紅蛋白⑤紅細胞是紅色⑥成熟的紅細胞有細胞核( )
A.①②③⑥ B.②③⑤⑥ C.④⑤⑥ D.①②④⑤
【答案】D
【分析】血細胞中數量最多的就是紅細胞,紅細胞呈兩面凹的圓盤狀,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這樣會有更多空間運輸血紅蛋白和氧,因此它的壽命不會很長,一般只生存120天左右,紅細胞呈現紅色是因為紅細胞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含鐵,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含氧低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血紅蛋白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
【詳解】結合分析可知,
①⑥哺乳動物的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①正確,⑥錯誤;
②紅細胞呈兩面中央凹陷的圓餅狀,②正確;
③④紅細胞里富含血紅蛋白,③錯誤,④正確;
⑤紅細胞呈現紅色,是因為紅細胞富含血紅蛋白,⑤正確;
綜上所述,關于紅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①②④⑤,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7.如下圖,將等量的新鮮動物血液分別注入A、B、C、D四支試管中。其中A、B試管中不加任何物質,C、D試管中加入抗凝劑并輕輕搖動幾次,靜置一段時間后,其中正確的圖示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新鮮血液中加入抗凝劑后會出現分層現象,常用這種方法來研究血液的組成,血液包括血漿和血細胞,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詳解】AB.AB試管中不加任何物質,靜置一段時間后,血液出現凝固現象,周圍淡黃色的透明液體是血清,凝結的部分為血塊,因此AB兩試管應該為血清和血塊,AB錯誤。
CD.CD試管中加入抗凝劑,靜置一段時間后,血液出現分層現象,上層是血漿,下層是血細胞,C錯誤,D正確。
故選D。
8.紅細胞壽命大約為120天,而白細胞壽命長短不一,大部分白細胞的壽命只有幾天。以下關于大部分白細胞壽命短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
A.白細胞個體大 B.白細胞吞噬病菌后自己也隨之死亡
C.白細胞比紅細胞多了細胞核 D.白細胞沒有血紅蛋白
【答案】B
【分析】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構成,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詳解】A.白細胞體積最大,有細胞核,數量最少,但不是白細胞壽命最短的原因,A不符合題意。
B.白細胞能夠變形運動,吞噬病菌,然后隨之死亡,是白細胞壽命短的原因,B符合題意。
C.白細胞有細胞核,紅細胞沒有細胞核,這不是白細胞壽命短的原因,C不符合題意。
D.紅細胞里有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叫血紅蛋白,紅細胞之所以呈紅色,就是因為含有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與氧容易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與氧容易分離,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但是白細胞無血紅蛋白,不是其壽命短的原因,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9.如圖為人體中血液的成分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②的數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體有了炎癥
B.②是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
C.①是紅細胞,具有防御和保護作用
D.①②③中只有②沒有細胞核
【答案】A
【分析】圖中:①是紅細胞,②是白細胞,③是血小板。
【詳解】A.白細胞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護作用。當人體某處發炎時,白細胞會穿透毛細血管壁,聚集在傷口處吞噬病菌。因此,②白細胞的數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體有了炎癥,A正確。
B.③血小板是體積最小的血細胞,在顯微鏡下基本上看不到,無細胞核,形狀不規則,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能釋放與血液凝固有關的物質,B錯誤。
C.②是白細胞,具有防御和保護作用;①紅細胞是數量最多的血細胞,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呈兩面凹圓餅狀,富含血紅蛋白,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也運輸一部分二氧化碳,C錯誤。
D.成熟的紅細胞呈兩面凹的圓餅狀,無細胞核;血小板的個體最小,性狀不規則,無細胞核;白細胞比紅細胞大,有細胞核。因此,①②③中,只有②白細胞具有細胞核,D錯誤。
故選A。
10.觀察豬心并進行灌流實驗,結合如圖,下列分析有誤的是( )
A.[D]是左心室,肌肉壁最厚,為體循環起點
B.[③]、[⑤]內流動脈血,[①][④]內流靜脈血
C.[B][④]間有動脈瓣,[C][B]間有房室瓣
D.若緊扎②,從①向心臟灌水,水經過的結構順序為①AB④
【答案】C
【分析】(1)心臟為人體的血液循環提供動力,心臟主要由心肌組成,心臟壁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心臟有四個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左心室壁最厚。 左右心房之間及左右心室之間被肌肉壁隔開,不相聯通,使得心臟完全分成四腔,動脈血和靜脈血不再混合,提高輸送氧的能力。 心臟的四個腔分別與不同的血管相連。左心房連通肺靜脈、左心室連通主動脈、右心房連通上下腔靜脈、右心室連通肺動脈。概括地說,心室與動脈相連通,心房與靜脈相連通。 左心房接收肺靜脈注入的含氧量高的動脈血,右心房接收上下腔靜脈注入的含氧量少的靜脈血。 故心臟左側的心腔和血管(左心房、左心室、肺靜脈、主動脈),都流含氧豐富的動脈血;心臟右側的心腔和血管(右心房、右心室、上下腔靜脈、肺動脈),都流含量較少的靜脈血。
(2)圖中,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①上腔靜脈、 ②下腔靜脈、③主動脈、④肺動脈、⑤肺靜脈。
【詳解】A.D是左心室,為體循環的起點,輸送血液路線最長,肌肉壁最厚,A正確。
B.根據分析知,心臟的左側流動脈血,右側流靜脈血,故③主動脈和⑤肺靜脈內流動脈血;①上腔靜脈和④肺動脈內都流靜脈血,B正確。
C.A右心房和B右心室間有房室瓣,保證了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B右心室與④肺動脈之間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動脈瓣,C錯誤。
D.根據分析知,若緊扎②下腔靜脈,從①上腔靜脈向心臟灌水,水經過的結構順序為①上腔靜脈→A右心房→B右心室→④肺動脈,D正確。
故選C。
11.如圖是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時的圖像,根據圖像回答問題。(“[]”內填序號,橫線上填名稱)
(1)血液的顏色主要決定于圖中的[ ]
(2)當人被細菌感染而發炎時,圖中[ ] 的數目會顯著增加。
(3)圖中[ ] 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4)能運輸氧氣的細胞是 ;數量最多的是 ;體積最小、形狀不規則的血細胞是 。
(5)[ ] 的主要作用是運載血細胞,以及運輸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
【答案】(1)A紅細胞
(2)C白細胞
(3)D血小板
(4) 紅細胞 紅細胞 血小板
(5)B血漿
【分析】血液的組成包括血漿和血細胞,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據圖分析可知,圖中A的數量最多,是紅細胞;C的個體最大且有細胞核,是白細胞;D個體最小,是血小板;剩下的B是血漿。
【詳解】(1)A紅細胞里有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叫血紅蛋白。血液之所以呈紅色,就是因為紅細胞里含有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與氧容易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與氧容易分離。
(2) 白細胞可以作變形運動,白細胞能穿過毛細血管壁,聚集在感染處,吞噬病菌,防御保護。因此,當人被細菌感染而發炎時,圖中C白細胞的數目會顯著增加。
(3) 血小板形狀不規則,體積最小,無細胞核,功能是促進止血和凝血,因此圖中D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4) 紅細胞中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紅細胞呈兩面凹的圓餅狀,沒有細胞核,是血細胞中數量最多的。體積最小形狀不規則的是血小板,血小板具有促進止血和凝血的作用。因此,能運輸氧氣的細胞是紅細胞,數量最多的是紅細胞,體積最小、形狀不規則的血細胞是血小板。
(5) B血漿是透明的淡黃色液體,其主要成分是水,占91%~92%,其余的是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血漿的主要功能是運載血細胞,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
12.如圖為人體血液循環過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所示動脈、靜脈血管中流動脈血的是主動脈和 。
(2)若由靜脈注射藥物,則藥物經過心臟各腔的先后順序是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3)②所代表的氣體是 ,它進入組織細胞后,在線粒體中分解有機物,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4)若E處代表的是小腸絨毛處毛細血管,經過此處后,血液變為 血。
(5)A和C之間,B和D之間都有 ,防止血液倒流。
【答案】(1)肺靜脈
(2)A→C→B→D
(3)氧氣
(4)靜脈
(5)房室瓣
【分析】(1)心臟有四個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間有瓣膜,稱為房室瓣,朝向心室開,保證了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動脈、右心室和肺動脈之間有動脈瓣,朝動脈開,保證了血液只能從心室流向動脈,防止血液倒流。
(2)肺循環的路線是: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靜脈血變成含氧豐富的動脈血。
(3)體循環的路線是: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身體各部分的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血液由含氧豐富的動脈血變成含氧少的靜脈血。
(4)圖中,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氣。
【詳解】(1)分析圖示可知:血液流經身體各部分的組織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時,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將運來的營養物質和氧氣供給細胞利用,將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帶走;這樣,血液就由動脈血變成了靜脈血;血液流經肺部毛細血管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氣進入血液,這樣,血液由靜脈血變成了動脈血;因此與心臟相連的四條血管中流動脈血的有主動脈、肺靜脈。
(2)若靜脈注射藥物,藥物經上腔靜脈或下腔靜脈→A右心房→C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B左心房→D左心室→主動脈→……→組織細胞,因此“藥物經血液循環到達組織細胞”,經過心臟各腔的先后順序是A→C→B→D。
(3)分析圖示中的箭頭可知,②代表的氣體是氧氣,通過紅細胞運輸,氧氣進入組織細胞后,在線粒體處參與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組織細胞生命活動的需要。
(4)小腸是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因此血液流經小腸內的毛細血管后,營養物質會明顯增多;同時,血液中的氧氣被組成小腸的細胞利用,因此血液從小腸流出后是含營養物質豐富的靜脈血。
(5)心房和心室之間有朝向心室的房室瓣,房室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故A和C之間,B和D之間都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
13.人在正常情況下,血細胞的數量、比例、形態及血紅蛋白的含量,均保持相對穩定,患病則常引起血細胞數量的變化。如下表為甲、乙、丙、丁四位成年女性的血常規化驗結果,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紅細胞(個/升) 白細胞(個/升) 血小板(個/升) 正常參考值: 紅細胞約3.5×1012~5.0×109個/升 白細胞約4.0×109~10×109個/升 血小板約1.0×1011~3.0×1011個/升
甲 4.6×1012 13.8×109 1.1×1011
乙 3.2×1012 6.1×109 2.3×1011
丙 4.1×1012 8.0×109 1.5×1011
丁 3.8×1012 8.5×109 0.9×1011
(1)表中三種血細胞化驗結果均正常的人是 。
(2)受傷后血液不易凝固的人是 ,可能患急性炎癥的人是 。
(3)常常頭暈、精神不振、眼瞼和口唇蒼白的人是 ,她平時應注意多吃含 較多的食物。
【答案】(1)丙
(2) 丁 甲
(3) 乙 鐵和蛋白質
【分析】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漿的功能是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血漿的水分有調節體溫的作用;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紅細胞是數量最多的血細胞,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富含血紅蛋白,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也運輸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細胞是數量最少的血細胞,有細胞核,但比紅細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護功能。血小板是體積最小的血細胞,無細胞核,形狀不規則,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詳解】(1)比較表中三種血細胞化驗結果和“正常參考值”可知,各項數據均正常的人是丙。
(2)血小板是體積最小的血細胞,在顯微鏡下基本上看不到,無細胞核,形狀不規則,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白細胞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護作用。當人體某處發炎時,白細胞會穿透毛細血管壁,聚集在傷口處吞噬病菌。因此,如果體內的白細胞數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體有了炎癥。所以,受傷后血液不易凝固的人是丁(血小板低于正常值),可能患急性炎癥的人是甲(白細胞高于正常值)。
(3)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過少或血紅蛋白的含量過低都叫貧血。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一種成分,人體缺鐵會使血紅蛋白的合成發生障礙,從而使人體內血紅蛋白的含量過低,導致貧血,出現頭暈、乏力等貧血癥狀。因此,患貧血的病人,需要在食物中增加的營養成份是鐵和蛋白質。所以,常常頭暈、精神不振、眼瞼和口唇蒼白的人是乙(紅細胞低于正常值),她平時應注意多吃含鐵和含蛋白質較多的食物。
14.血液是反映人體健康狀況的“晴雨表”,通過對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體的許多生理狀況。下面是某同學做的兩個血液實驗,請據此回答問題。([ ]內填序號,橫線上填相應的結構名稱)
實驗一:取雞的新鮮血液10毫升放入裝有少量抗凝劑(5%的檸檬酸鈉溶液)的試管中,靜置一段時間,出現分層現象。如圖一所示。
實驗二:取一片人的血細胞涂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圖二是顯微鏡下的物像示意圖。

(1)圖一中淡黃色半透明的液體[A]是 ,其主要功能是運載 運輸養料和廢物。
(2)圖一中B處細胞主要包括 。
(3)從平原到高海拔地區,最初幾天,圖二中[ ] 的數量會增多,
(4)當人體被細菌感染而發炎時,圖二中[ ] 的數目會顯著增加。
(5)圖二中[ ] 是最小的血細胞,形狀不規則, (填“有”或“沒有”)細胞核。
【答案】(1) 血漿 血細胞
(2)白細胞和血小板
(3)①紅細胞
(4)②白細胞
(5) ③ 沒有
【分析】圖一中,A血漿,B白細胞和血小板,C紅細胞;圖二中,①紅細胞,②白細胞,③血小板,④血漿。
【詳解】(1)將血液放入裝有抗凝劑的試管靜置一段時間后,出現分層現象,上面的部分是A血漿,呈淡黃色,半透明;血漿的成分包括90%的水、血漿蛋白、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的等,其主要功能是運載血細胞和運輸養料和廢物。
(2)血液分層后,上層A血漿和下層C紅細胞,中間一層白色的物質,主要是白細胞和血小板。
(3)平原上的人到了高原地區,身體會做相應的調節,血液中的紅細胞數量的含量會增加,這樣,參與運輸氧的紅細胞的數量增多,可以運輸更多的氧,來滿足人體對氧氣的需要。因此,從平原到高海拔地區,最初幾天,圖二中①紅細胞的數量會增多。
(4)白細胞能夠作變形運動,當細菌侵入人體后,白細胞能穿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并將細菌吞噬,因此白細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體出現炎癥時,圖二中②白細胞會增多。
(5)圖二中③血小板,個體最小、形狀不規則,沒有細胞核,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年級生物下冊 預習篇
4.1 流動的組織——血液
1.血液循環系統由:心臟(器官)、血管(器官)、血液(結締組織)組成。
2.血液的組成和功能
血漿成分:水(約占90%)、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
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 、血小板
3.血紅蛋白:紅細胞中含有的一種血紅蛋白,因為血紅蛋白中含鐵,所以呈現出紅色。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與氧結合,在含氧低的地方與氧分離。
1.血紅蛋白的特性是(  )
A.易與氧結合也易與氧分離 B.不易與氧結合也不易與氧分離
C.易與氧結合不易與氧分離 D.不易與氧結合易與氧分離
2.如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血涂片,能穿過毛細血管壁,聚集到傷口部位,吞噬病菌的是(  )
A.紅細胞 B.白細胞 C.血小板 D.血細胞
3.下列關于血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血細胞都有細胞核
B.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功能
C.如果體內白細胞數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體有了炎癥
D.血紅蛋白在氧濃度高的地方易與氧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易與氧分離
4.某種遺傳病患者體內的紅細胞呈鐮刀狀。這種紅細胞易破裂,會導致患者出現( )
A.貧血癥狀 B.炎癥反應
C.凝血止血困難 D.尿毒癥
5.下面關于血液功能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 B.供應能量
C.運送營養物質和廢物 D.防御保護功能
6.關于紅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①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②紅細胞呈兩面中央凹陷的圓餅狀③紅細胞里無血紅蛋白④紅細胞里有血紅蛋白⑤紅細胞是紅色⑥成熟的紅細胞有細胞核( )
A.①②③⑥ B.②③⑤⑥ C.④⑤⑥ D.①②④⑤
7.如下圖,將等量的新鮮動物血液分別注入A、B、C、D四支試管中。其中A、B試管中不加任何物質,C、D試管中加入抗凝劑并輕輕搖動幾次,靜置一段時間后,其中正確的圖示是( )
A. B.
C. D.
8.紅細胞壽命大約為120天,而白細胞壽命長短不一,大部分白細胞的壽命只有幾天。以下關于大部分白細胞壽命短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
A.白細胞個體大 B.白細胞吞噬病菌后自己也隨之死亡
C.白細胞比紅細胞多了細胞核 D.白細胞沒有血紅蛋白
9.如圖為人體中血液的成分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②的數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體有了炎癥
B.②是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
C.①是紅細胞,具有防御和保護作用
D.①②③中只有②沒有細胞核
10.觀察豬心并進行灌流實驗,結合如圖,下列分析有誤的是( )
A.[D]是左心室,肌肉壁最厚,為體循環起點
B.[③]、[⑤]內流動脈血,[①][④]內流靜脈血
C.[B][④]間有動脈瓣,[C][B]間有房室瓣
D.若緊扎②,從①向心臟灌水,水經過的結構順序為①AB④
11.如圖是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時的圖像,根據圖像回答問題。(“[]”內填序號,橫線上填名稱)
(1)血液的顏色主要決定于圖中的[ ]
(2)當人被細菌感染而發炎時,圖中[ ] 的數目會顯著增加。
(3)圖中[ ] 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4)能運輸氧氣的細胞是 ;數量最多的是 ;體積最小、形狀不規則的血細胞是 。
(5)[ ] 的主要作用是運載血細胞,以及運輸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
12.如圖為人體血液循環過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所示動脈、靜脈血管中流動脈血的是主動脈和 。
(2)若由靜脈注射藥物,則藥物經過心臟各腔的先后順序是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3)②所代表的氣體是 ,它進入組織細胞后,在線粒體中分解有機物,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4)若E處代表的是小腸絨毛處毛細血管,經過此處后,血液變為 血。
(5)A和C之間,B和D之間都有 ,防止血液倒流。
13.人在正常情況下,血細胞的數量、比例、形態及血紅蛋白的含量,均保持相對穩定,患病則常引起血細胞數量的變化。如下表為甲、乙、丙、丁四位成年女性的血常規化驗結果,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紅細胞(個/升) 白細胞(個/升) 血小板(個/升) 正常參考值: 紅細胞約3.5×1012~5.0×109個/升 白細胞約4.0×109~10×109個/升 血小板約1.0×1011~3.0×1011個/升
甲 4.6×1012 13.8×109 1.1×1011
乙 3.2×1012 6.1×109 2.3×1011
丙 4.1×1012 8.0×109 1.5×1011
丁 3.8×1012 8.5×109 0.9×1011
(1)表中三種血細胞化驗結果均正常的人是 。
(2)受傷后血液不易凝固的人是 ,可能患急性炎癥的人是 。
(3)常常頭暈、精神不振、眼瞼和口唇蒼白的人是 ,她平時應注意多吃含 較多的食物。
14.血液是反映人體健康狀況的“晴雨表”,通過對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體的許多生理狀況。下面是某同學做的兩個血液實驗,請據此回答問題。([ ]內填序號,橫線上填相應的結構名稱)
實驗一:取雞的新鮮血液10毫升放入裝有少量抗凝劑(5%的檸檬酸鈉溶液)的試管中,靜置一段時間,出現分層現象。如圖一所示。
實驗二:取一片人的血細胞涂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圖二是顯微鏡下的物像示意圖。

(1)圖一中淡黃色半透明的液體[A]是 ,其主要功能是運載 運輸養料和廢物。
(2)圖一中B處細胞主要包括 。
(3)從平原到高海拔地區,最初幾天,圖二中[ ] 的數量會增多,
(4)當人體被細菌感染而發炎時,圖二中[ ] 的數目會顯著增加。
(5)圖二中[ ] 是最小的血細胞,形狀不規則, (填“有”或“沒有”)細胞核。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志丹县| 株洲市| 壤塘县| 望奎县| 新宾| 寻乌县| 大城县| 泰宁县| 竹山县| 安阳市| 施甸县| 和平区| 土默特左旗| 蒙城县| 汕尾市| 通榆县| 高尔夫| 桦甸市| 二连浩特市| 邛崃市| 嘉祥县| 特克斯县| 横峰县| 鸡泽县| 澄迈县| 乐都县| 武义县| 中卫市| 富锦市| 巨野县| 泾源县| 聂拉木县| 广西| 津南区| 镇安县| 黄石市| 平遥县| 营山县| 临猗县| 海伦市| 田阳县|